畢業季來臨,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北外附中)的學生這樣形容自己的學校:
“附中很小,小到可以裝進我們心里;附中很大,大到可以裝下我們整個青春。”
在北外附中,每個學生都有專屬的“高光時刻”。從第一次磕磕絆絆學習小語種的單詞,到自信地和外國友人談笑風生;從緊張地躲在角落看別人演講,到站上舞臺的光芒四射;從對異國文化充滿好奇,到在櫻花節、西語日活動中成為文化小使者......他們,用多語種打開世界,用國際活動拓寬視野,用每一次展示突破自我。
作為海淀區多語教育的標桿,北外附中從2017年起,推出“1+3”多語言人才培養項目,2018年開始從初一年級開設德語/西班牙語/日語+英語復語班,實現了初高中貫通培養。近兩年,北外附中“1+3”項目班的學生成績斐然,高考最高分更是突破了673分,眾多學子被國內外頂尖學府錄取。
在這里,優質師資是孩子成長的堅強后盾。老師們不僅傳授知識,更善于發掘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像朋友一樣陪伴他們成長。從基礎課程到拓展研究,精心設計的課程體系為孩子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同時培養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助力孩子在未來的升學和國際競爭中占據先機。
01
“i”人的逆襲
優質師資這樣發掘學生閃光點
今年百日誓師大會上,那位站在聚光燈下的學生代表,說自己是曾在初一課堂上不敢舉手發言的“i人”。如今,她面對千人會場侃侃而談,目光沉靜,聲音清朗。
她叫蔡樂盈,北外附中2025屆“1+3”項目班畢業生,德語考出了141的高分,已被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學院錄取。
在這所充滿機遇的校園里,蔡樂盈同學完成了成長的蛻變:從唇槍舌戰的辯論賽到嚴謹專業的模擬法庭,她的表達能力得到提升;從精彩紛呈的學科周到競爭激烈的外研社杯,她發現了自己的無限潛能。她說:“當登臺展現成為一種常態,那些曾讓我雙腿發顫的聚光燈,如今已化作照亮自信的舞臺。”
作為一所多語貫通培養特色學校,以及北京市第一所同時開設5門小語作為必修課的公辦學校,“大膽說話,勇敢表達”是北外附中教給學生們受益一生的能力。
在北外附中,每一個人都是被關注的“重點”。
蔡樂盈同學提起自己的老師時,滿是感激之情。她的語文基礎較薄弱,鄭老師會利用空閑時間與她聯系并答疑。王老師發掘她做事認真踏實的優點,推薦其進入了學生會。每次大考后,老師都會學生們一對一進行問題分析與心理疏導,像朋友般守護著大家的心理健康。北外附中的老師總能發掘到每個學生的閃光點,每一匹良馬都因伯樂的善用,而成為了千里馬。
北外附中有著高素質且穩定的多語教師隊伍,優秀的區學科骨干教師擔任“1+3”班英語課程;俄、日、德、西四個語種的老師均為北外、北師大、首師大、北語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學歷。
此外,還有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北師大、首師大、中國教科院、海淀教師進修學校和海淀教科院等機構的專家,定期以講座、研討會、聽評課等多種方式對教師課程開發和教研進行指導。學校還特別成立了項目組,負責對課程實施的全過程進行細致的診斷、及時的反饋和有效的調控,從而確保課標落地,教學目標和學習任務的順利達成。學校優質師資力量的持續投入,為學生的知識建構、能力培養和全面發展提供了的保障。
02
“感謝學校的課程體系
為我們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
同是2025屆“1+3”項目班的畢業生賈頤晨、王海明兩位同學,今年已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赴俄留學資格。
兩位同學回想起自己的學習生涯,他們都認為俄語是一門“快樂學習”的學科,在課堂上可以盡情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在愉快的氛圍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既能收獲知識,又能愉悅心情。他說:“感謝學校精心設計的課程體系,為我們的語言基礎打下了堅實的框架。”
據了解,北外附中“1+3”項目班在教育實踐中,深入考慮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與發展方向,精心設計了“基礎+拓展+研究”的多語課程結構。基礎課程作為基石,確保學生掌握國家核心課程知識;拓展類課程則面向不同學生群體開設各類選修課程,如語言類、外交類選修課,多語閱讀等;研究類課程面向部分學生,在知識的難度和廣度上有了更高的水準,如大學先修課、競賽課程、對外交流、學科實踐等,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對國內外文化、習俗的了解,從而增強文化自信,提升國際視野。
學校構建的“成長”課程體系,根據課程領域,將其分為道德修養、人文社會、科學技術、藝術健康和國際理解五大領域。五大課程領域將原有的學科課程進行整合,打通學科之間的壁壘,著力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通過跨學科的教學整合,打破了傳統的學科界限,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責任擔當、創新精神,實現全面而均衡的發展。
以櫻花課程為例,每年春季學期,學校都會以櫻花為主題開展系列活動,融合日語、語文、地理、生物、音樂等學科,學生們進行自主探究、參與合作、表達分享,大大提升了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同學的審美情趣,并為其搭建廣闊的展示平臺,提供最大的創新空間。
03
“1+3”多語貫通項目班
培養復語型國際人才的創新實踐
2024屆“1+3”班的周煜杰同學,在北外附中學習了六年的西班牙語。每每想起這六年時光,他總說是挑戰與樂趣并存的。
周煜杰同學說:“初次接觸時,參與校園西語文化節,參觀塞萬提斯學院、北外校園都一點一點地拉近了我和西語的距離。在一次次克服挑戰的過程中,我的西語能力有著十分可觀的精進;在一次次有趣的西語活動中,如北外夏令營、西語日等,我的學習生活也增添了許多色彩。”最終,他以西語131分的優異成績,考入了北京語言大學。
2025屆“1+3”班蔡心怡同學,在北外附中學習了六年的日語,今年的高考日語140分。
蔡心怡同學說:“附中六年的學習,不只為我高考成績添上了亮麗的一筆,更賦予我寬廣的視野,讓我有勇氣去探索未知的天地。”
在北外附中“1+3”班的學生身上,不難看出這些孩子普遍眼界更寬、思維更活、能力更強。學生通過豐富的國際交流活動,真正實現了“與世界對話”。他們不僅能說一口流利的外語,更懂得理解不同文化,學會自信表達、團隊合作,成為既有中國根基、又有國際視野的新時代少年。這些寶貴的成長痕跡,遠比書本知識更能讓孩子贏得未來。
學校充分挖掘社會資源,與周邊高校語言學院、科研院所以及日語、德語、西班牙語、俄語和阿拉伯語五個語種相關的使館、語言文化中心、國家組織或機構建立聯系,加強教師教研指導,豐富學生學習實踐內容,不斷拓展學生多語種綜合實踐場域,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在真實的語境中學習和運用語言。
2017年,經北京市教委和海淀區教委批準,北外附中率先開設“1+3”多語貫通項目,開創了復語型國際人才培養的新模式。依托高校優質學術資源,學校在多語種教育領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俄語和日語課程雙雙獲評“北京市普通高中特色課程”,并榮獲”北京市基礎教育課程建設先進單位”稱號,彰顯了其在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的示范引領作用。
歷經八年深耕,已有五批“1+3”班學生圓滿畢業,高考最高分突破673分。近兩年俄語高考成績亮眼,多名考生分數突破140分,平均分高達129分;今年高考中,德語、日語和俄語分別獲得了141、140和132的最好成績!
畢業生們紛紛升入北京外國語大學、外交學院、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國內頂尖學府。莫斯科國立鮑曼技術大學、東京大學、博洛尼亞大學等世界知名學府的錄取單上,也赫然寫著北外附中學子的名字。且每年均有學生通過公派渠道赴俄羅斯深造,充分見證了北外附中在人才培養上的豐碩成果。
編輯 | 京教君
內容來源 | 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中學
微信又改版啦
為了讓「京城教育圈」出現在您的時間線
星標一下★為了更好的我們
歡迎 | 掃碼加入
京教圈學習交流群
走之前記得點個“心心”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