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最近的白玉蘭可是熱門話題,畢竟這么多明星聚在一塊兒,難免被比較。
但頒獎當晚關注度最高的,莫過于劉亦菲那把空著的椅子。
說來也搞笑,臨上場了劉亦菲卻溜了,而且據說還是在得知自己沒有獲獎后走的,獨留《玫瑰的故事》劇組,幾個主演在紅毯上大眼瞪小眼,也是怪尷尬。
最后逼得連主辦方都下場暗諷,直指劉亦菲不遵守規則。
“神仙姐姐”耍大牌這場面,還真是活久見,也不知道是輸不起?還是不愿陪跑鼓掌?
總之這面子是丟完了...
名利場上的空椅子
今年白玉蘭最佳女主角的聚光燈,最終打在了宋佳身上。
不得不說,確實是實至名歸,畢竟那扮相就跟看見了年輕版的張桂梅也差不多,而且能演的活靈活現,也是真本事。
但頒獎典禮當晚,熱度最高的可不是宋佳,而是劉亦菲。
畢竟,劉亦菲那把空著的椅子,可太搶戲了。
白玉蘭典禮當天,組委會專門發了聲明告知提名者會全員出席,甚至連新華社都下場宣傳了。
可誰知道劉亦菲卻溜了?而且據說妝造什么都做好了,結果在臨上場前得知自己沒獲獎,扭頭走了。
獨留《玫瑰的故事》劇組其他主創人員,站在紅毯上大眼瞪小眼,更搞笑的是他們手里還拿著那朵代表著主角的黃玫瑰。
這場面,也是怪詭異的。
而且離譜的是,前一天劉亦菲的后援會,還滿世界宣傳著劉亦菲為白玉蘭推掉了LV的商業活動,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勢。
這怎么一轉眼,到了最關鍵時刻,人就憑空消失了?
這騷操作,直接把直播間的觀眾、還有蹲守現場的媒體,都給整懵了。
是真性情,還是輸不起
然而,粉絲們倒是忠誠第一時間沖出來“護駕”,理由五花八門。
流傳最廣的說法是,姐姐有傲骨,提前知道了內定結果,不愿去現場陪跑,給主辦方當“背景板”。
聽上去倒也符合她“神仙姐姐”一貫的隨性人設。
可這套說辭,怎么就那么不對味呢,就因為沒有獲獎就可以離席?
而且敲定出席一定是提前確定過的,這可倒好,就因為沒獲獎直接把所有人都擺了一道,同劇組的人也是怪懵逼的,現場等了那么久的粉絲也是白白跑了一趟。
果不其然,這個“洗白”很快就遭到了網友的無情拷問:同樣提名的楊紫,雖然獲獎希望同樣渺茫,卻依舊盛裝出席,全程笑意盈盈。
宋佳獲獎時,她毫不吝嗇地送上掌聲,一點不耐煩地表情都沒有。
這么一對比,劉亦菲的缺席確實顯得格外刺眼,那份“傲骨”也更像是“輸不起”。
眼看輿論越來越大,粉絲又開始洗了,理由是他們表示劉亦菲不是故意不去,是因為上海暴雨,堵在積水路段,禮服隨車被泡了,所以只能取消行程。
但這個跛腳的理由,多少有些離譜了,坐的是車,又不是蹚水走路去的紅毯,怎么別人都沒濕,就劉亦菲的禮服被泡水了。
再說了,明星在趕往活動現場前,都是在酒店內做好妝造再乘車到現場的,禮服泡水的幾率基本為零。
正越洗越黑的時候,白玉蘭主辦方下場了,一句“尊重規則,方獲同行尊重”簡直是把劉亦菲給釘恥辱柱上了,更是讓這場缺席風波,蒙上了一層尷尬的陰影。
這還不算完,提獎名單公布后,才更是尷尬...
外籍藝人在中國撈金,還給所有人擺了一道
仔細看提名名單可以發現,所有提名者的名字都干干凈凈,唯獨劉亦菲的名字后面,跟著兩個小小的字:美國。
別小看這兩個字,就這區區兩個字,可是一道隱形的分水嶺。
回看白玉蘭往屆獲獎歷史,從2007年第十三屆開始,無論是視帝還是視后,統統都是中國國籍。
這并不是白紙黑字的規定,而是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而且,這也不是劉亦菲第一次遇到這堵墻。
去年金鷹獎,她同樣因為國籍問題,在第二輪評選中就被悄無聲息地移出了名單。
所以,當白玉蘭的提名名單公布后,尤其是還標上了美國兩個字時,結局或許就已經寫好了。
當然,作品好壞并不能從國籍上判斷出來,可是當拋開國籍談作品本身的時候,似乎也不是很可觀...
不得不說,劉亦菲的《玫瑰的故事》熱度確實驚人,但熱度不等于厚度。
熱度之外,它的內核似乎根本就不存在。
在許多網友看來,它更像是一部制作精良的“爽劇”,一部給都市男女下班后放松消遣的言情碎片合集。
它探討愛情,可是卻極少觸及生活本質,帶來的感悟更是少得可憐。
一個在脫離了社會好幾年的女性,在回歸工作后,竟然可以直接在精英階層的圈子里打轉,這不是把觀眾當傻子嗎?
反觀今年的視后,宋佳在《山花爛漫時》里扮演的張桂梅校長。
那是一個完全扔掉美貌,把自己揉進塵土里的角色。
宋佳的演繹,讓觀眾看到的不是一個演員,而是一個在貧瘠大山里,用生命點燃希望的真實的人。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這句臺詞,比黃亦玫所有的愛情宣言加起來,都更具振聾發聵的力量。
所以當白玉蘭的天平,傾向于后者的時候,這不是應該的嗎。
畢竟,頂級獎項,終究要嘉獎那些能與時代同頻共振,能給社會帶來深刻思考的作品。
是風波也是警醒
劉亦菲的這次“缺席”,不僅給娛樂圈兒提了個醒,也清晰地照出了當下影視圈的真實生態。
那個單憑一張漂亮的臉蛋、一份“不食人間煙火”的人設,就能在名利場上暢通無阻的時代,真的要過去了。
觀眾的審美在提高,評委的標準變得更苛刻。
獎項的意義,從來不只是給某個人戴上一頂王冠,更是為了告訴所有人,風正在往哪個方向吹。
它鼓勵的,是真正的有溫度的好作品,而流量只能帶來一時的喧囂。
說到底,劉亦菲去或不去,似乎都改變不了獎杯的歸屬。
但這么做,到底是有些不地道,還是說有了個“神仙姐姐”的名頭,就真當自己是神了?
還是悠著點吧,不說別人,起碼對得起為你“洗白”的粉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