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榕江洪災(zāi)牽動著萬眾的心,連日來,各地愛心物資陸續(xù)涌入榕江,其中“跪行巨人”胡雷捐了19噸物資,包括1萬斤大米、500箱方便面、500件礦泉水和2000雙手套,共計約5.5萬元。但是網(wǎng)友的反應(yīng)卻有些兩極分化。
圖源:極目新聞
有人感動:“照亮我的那束光,卻比我還苦”“我不如也,慚愧,愿好人平安”;有人嘲諷:“事出反常必有妖,這時就是趁機打廣告,這樣粉絲就更多,帶貨更容易,還方便賣高價。”“先生糊涂啊……”
還有人憤慨:“反人類,先已及人才是人性,宣傳這種人,總感覺背后有些野。”“是想號召我們窮人捐款嗎?”
01 君子立跡不立心,他需要賣慘嗎?
胡雷最早被公眾知曉是在2011年河南新鄉(xiāng)洪災(zāi)期間,當時他爬行到捐贈點,捐贈了2萬元物資,工作人員最初以為他是來乞討的,當?shù)弥莵砭栀洉r,在場所有人都被感動落淚。
2023年,一名受助女孩得知資助自己多年的恩人竟是靠拾荒為生的殘疾人胡雷時,當場掩面痛哭,這段視頻在網(wǎng)絡(luò)上廣泛傳播,“先生屈膝在地,我可仰望一生”等文案,感動了無數(shù)人。
質(zhì)疑胡雷捐款“動機不純”是牽強的,正如《禮記》所言,“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衡量一個人,關(guān)鍵看行動,而不是其他。
從某種意義上說,“偽君子”如果做的都是善事,那他就是“真君子”,而如果一個“正直的人”,天天卻干著傷害別人的事,自然也算不得“君子坦蕩蕩”。
胡雷無需“賣慘”,因為他本就很慘:從小患小兒麻痹癥導致下肢癱瘓,靠拾荒和擺攤為生,平常的衣著打扮,活脫脫像是一名乞丐。但就是這樣的人,卻堅持做公益15年,累計捐款超過100萬元。
他到底是為了什么?
如果說他果真是“無欲無求”,也不見得對,但生活中確實有這樣的人:他們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得到快樂和滿足,當自己的行為被公眾認可時,會羞澀低頭,但心花怒放——這樣的“榮譽感”是無可指責的,不應(yīng)被過度解讀為“善良被污染”。
更何況還有很多的“無名英雄”,他們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是堅持“善有善報”的因果理念——所以,善良是一種信仰,很多人沒有,但不能否認很多人有。
02 網(wǎng)友的質(zhì)疑,本質(zhì)上是慈善信任危機的投射
網(wǎng)友的質(zhì)疑并非杞人憂天或者空穴來風,近來來,公益“翻車”事件頻發(fā)。
就在前不久,擁有百萬粉絲的“道祿和尚”被查,據(jù)悉,其虛構(gòu)救助孕婦棄嬰故事,非法募資超千萬元;而85%善款被挪用購買勞斯萊斯、奢侈品。
再比如明星“詐捐”風波,承諾的物資遲遲未到位;各類“配捐返利”“虛假直播募捐”等騙局屢見不鮮。
如果慈善沒有被嚴格監(jiān)管,善款使用缺乏透明度,哪怕一點風吹草動,也會引發(fā)巨大的反彈。公眾對“慈善”已經(jīng)從不信、反感,最后達到了憤怒,而且這樣的情緒,延伸到了針對所有相關(guān)機構(gòu)。
03 慈善的信任該如何重建?公開透明是唯一出路
慈善的本質(zhì)是“溫柔的革命”:它用道德邏輯修正市場失靈,以共情能量驅(qū)動制度進步。重構(gòu)人們對慈善的信任,秘訣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公開”。
據(jù)報道,某寶平臺“鏈上公益”計劃,通過區(qū)塊鏈實現(xiàn)每筆善款從捐贈到受助人領(lǐng)取的全流程追蹤,捐贈者可像“查快遞一樣”實時查看善款去向;某紅會2020年就建立了可追溯系統(tǒng),捐贈人通過預留手機號實時查看善款使用全程,包括資金變動、受助人反饋等;寧波2024年上線“博愛甬城公益可追溯系統(tǒng)”,雙向追溯捐贈款物來源與去向,公眾可通過官網(wǎng)或微信查詢明細……
如果這些宣傳報道不是“吹牛”的話,至少說明兩個問題:公開善款去向的技術(shù)早已成熟,其技術(shù)應(yīng)用也有成功案例,那么為什么這些技術(shù)成果沒有得到推廣?這是一個需要拷問的問題。
實在沒有技術(shù)支撐,那么“直播”會不會?將物資發(fā)放現(xiàn)場通過網(wǎng)絡(luò)直播,多少也能挽回些信任,為什么這樣的“秀”,又不屑于做了呢?
04 窮人不該是慈善的主力,但是值得尊敬
最后再說說“宣傳他的意義是什么,是讓窮人掏空家底捐款嗎?”這個觀點,我覺得這個觀點很有意思,確實從理論上說,做慈善不應(yīng)該由胡雷這樣的人“當主力”,而且這種“散盡家財”的方式也不值得鼓勵,希望他量力而行。
但這不等于他的善意不值得肯定。
真正應(yīng)該走上臺前的,也許是那些“明星大款”。比如某些明星一只耳環(huán)就抵得上胡雷100次捐贈,如果他(她)們能帶頭捐,那就再好不過,希望這個時候,有些人不要罵他們捐少了——畢竟,“逼捐”的后果就是別人“不敢捐”。
很多時候,我們對窮人的捐贈苛責太多,對富人的吝嗇卻毫無辦法,好不容易有富人慷慨解囊,卻又不敢宣傳,怕被莫名打擊到積極性。這樣下去,善意只會越來越稀缺。
05 寫在最后
記得有一次,胡雷帶著籌集的1萬斤大米前往西藏支援,當?shù)孛裾珠L單膝下跪,緊緊握住胡雷的手,哽咽著表達感謝——那一跪,不是拍戲,也不是作秀,而是一名國家公務(wù)人員對普通人善意的尊重。
其實對很多人來說,哪怕捐得不多,也希望看到這樣一個回應(yīng):“謝謝你,我收到了,也很感動。”而不是冷漠,甚至算計。如果“不透明操作”的同時,態(tài)度還差,甚至做假賬、編瞎話糊弄網(wǎng)友,那就怪不得不停挨罵了。
在這個充滿懷疑的時代,愿我們都能保留一點相信“善”的能力,
別讓那些默默行善的人,最終寒了心;也別讓公益,淪為一場被輿論撕扯的秀。
善良本不該用放大鏡審視,但它可以在陽光下接受檢驗。愿每一個胡雷,都不被辜負;愿每一份善意,都被溫柔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