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李夢瑤
從黨員教育的 “鑄魂賦能” 到社區治理的 “精耕細作”,再到新興領域的 “破圈融合”,2025年以來,濟南市歷城區全福街道正以黨建為筆,在城市基層治理畫卷上書寫 “紅色引領、幸福滿格” 的生動實踐。
筑牢黨建 “硬底盤”
鍛造先鋒隊伍 “強引擎”
“過去學理論像‘啃書本’,現在通過‘幸福學苑’的實務課程,能直接把政策用到解難題上。” 一位社區黨員的感慨,折射出全福街道黨員教育的轉型成效。
街道構建 “3+3+3” 大教育格局,以 “幸福學苑” 為載體,實施需求調研、分類培訓、課程開發 “三項工程”,打造“全鏈條培育黨員隊伍、全方位勾勒能力圖譜、全覆蓋抓好分類教育”三大特色,形成基層黨建、社區工作、基層治理三類實務課程體系,累計開展 “筆尖上的較量” 等實戰培訓 6 期,破解 “學用脫節” 問題,推動黨員教育與人才培養雙向賦能。
與此同時,街道“三級聯學” 機制讓理論學習走深走實。街道黨工委 “帶頭學” 定方向、基層黨組織 “聚焦學” 抓落實、網格微格 “結合學” 接地氣,通過 “線上 + 線下”“督導 + 檢查” 模式,推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入腦入心。以歷城區 “履職能力提升年” 為契機,分季度開展 “抓學習、強調研、促整改” 行動,從公文寫作到輿情處置,全方位提升干部 “硬核” 本領。
激活社區 “微細胞”
構建精細治理 “生態圈”
近日,在全福街道 “先鋒上講臺” 系列教學現場,一場別開生面的經驗分享會正如火如荼進行。南全福社區書記手持一疊厚厚的民情記錄本,向臺下年輕社工娓娓道來。
讓懂政策的人講政策、有經驗的人談經驗、會方法的人教方法,“先鋒上講臺”系列教學12期在培育社區干部,推動基層治理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此外,街道制定《社區 “兩委” 三年成長規劃》,建立后備人才庫;依托 “礪社學堂” 打造南全福、名輝豪庭等 3 個現場教學基地,每季度選派 6 名骨干開展跨社區實訓。
同時組織社區黨組織書記赴高新、槐蔭、歷下、市中等地的先進社區,圍繞社區企業培育、小區黨組織規范化建設等當前基層黨建重點課題開展觀摩研學,通過“實地教學+現場練兵”模式推動社區人才隊伍建設提質增效。
在治理精細化方面,“黨建 + 網格” 機制讓服務觸達 “最后一米”。推行 “一格三問”“三長聽四鄰” 制度,常態化收集民情;盤活社區空間打造 “公益集市”,通過 “紅色議事亭”“百姓評理說事點” 推動物業與社區協同議事。今年以來,累計解決民生實事 47 件,“嵌入式” 服務活動覆蓋居民超萬人次,實現 “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
解鎖新興領域 “新密碼”
畫好黨群共治 “同心圓”
“沒想到街道給我們建了‘泉新泉驛’驛站,累了能歇腳,還能學技能。” 一位外賣騎手的心聲,道出全福街道新興領域黨建的溫度。
街道規范新興領域黨組織 “三會一課”,指導7個黨組織完成換屆,打造榮盛商圈 “助燃紅色動能” 項目,讓黨建既有 “黨味” 又有 “鮮味”。
通過街道機關與新興領域黨組織聯建共建,開展參觀黨史館、觀看《志愿軍》等活動 8 次,奧斯福黨支部書記獲評區 “優秀共產黨員”,中新科農 “我和我的支部” 微視頻引發共鳴。
針對新業態群體,街道建立動態管理臺賬,解決訴求 23 項,打造 “友好商圈” 服務驛站,開展技能培訓、健康義診等暖心服務 20 余次。如今,快遞小哥、商圈商戶主動參與社區巡邏、文明創建,新興領域群體正從 “治理對象” 轉變為 “治理力量”,成為街道建設的 “新合伙人”。
下一步,街道將持續聚焦黨建基礎、城市社區、新興領域三大攻堅方向,通過系列創新實踐,實現由街道黨工委“紅色動能”向人民群眾“幸福勢能”的關鍵躍升,為培育全面過硬街道注入澎湃動力。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