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來買單,你們這些企業不要搶……”近日,重慶市榮昌區區委書記高洪波自掏腰包“帶頭下館子”的視頻走紅網絡。他的個人社交賬號還曬出菜單,兩桌餐費共1100元,由他自己支付,他還配文“帶頭消費、帶動消費、帶領消費”。
連日來,個別地區頗有將禁止違規吃喝擴大為禁止干部職工正常外出吃喝的傾向,不少人“談吃色變”。根據違規吃喝問題的構成要素,認定違規吃喝的關鍵點在于和誰吃、在哪兒吃、誰付錢,高洪波此次自掏腰包,在一家普通餐館以人均不到100元的餐標宴請教師、勞模、創業者等多個領域代表,一定程度上為公職人員的正常生活互動正了名。
另外,高洪波此舉也體現出對經濟民生的關切。一直以來,高洪波以“榮昌老高”的ID活躍于社交平臺,與鹵鵝哥互動、鹵鵝元素融入榮昌馬拉松獎牌設計、節假日免費開放政府車位,再加上此次飯局上“帶頭消費”的言論,不難看出背后的治理邏輯,即以煙火氣打通經濟的毛細血管。
當然,干部的帶頭作用也存在一個并不高的“天花板”。今年1月,高洪波向在場的全區領導干部呼吁,大家要帶頭消費:“春節前去買一套新衣服,周末帶家人下館子。人均餐費60-100元,1萬人一周消費即拉動100萬元內需。”但是,公職人員在全體居民中的占比畢竟是少數,這個群體偶爾的消費提升對整體消費增量影響不大。
更重要的是,居民消費并不取決于一部分人的示范作用。當前消費不振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居民的儲蓄意愿高于消費意愿,與收入預期有關,僅靠領導干部的呼吁和帶動無法完全解決這些深層次、系統性問題。
居民手里有余錢才能放心消費。榮昌近日印發了《2025年惠民生促消費三十條措施》,涵蓋促進居民增收減負、擴圍支持商品消費、打造放心消費環境等8個方面。其中提到,對符合條件的青年發放就業補貼,為脫貧人口、殘疾人等重點群體開發公益性崗位進行兜底安置等。此外,上述“三十條措施”還落實投資于人和消費激勵,為“一老一小”提高醫療服務質效和教育擴優提質等民生服務重點領域,并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推出大宗、小宗商品的消費補貼。應該說,這些看得見的資金和服務投入要比干部口頭呼吁更能打通阻滯消費的深層障礙。
當然,更徹底更全面的消費保障還需要“三十條措施”以外的督促。比如在“保障休息休假權益”一欄多為鼓勵性措施,如何監管帶薪年假權益不被壓減,如何引導企業合理安排工時以推進錯峰休假,中小學的春秋假如何設置活動,僅靠政策條文中的“鼓勵”二字也是不夠的。
高洪波“帶頭消費”的可貴之處在于其身體力行,用公開透明的消費和接地氣的呼吁點燃市場煙火氣。但也必須看到,提振消費不是領導請客吃飯和發表振奮人心的講話那么簡單,而是一項需要綜合施策的系統性工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