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維系自身霸權,美國對中國展開全方位圍堵,出動F-22戰機襲擊中國民用無人飛艇,借機加碼對華為制裁;在菲律賓增建軍事基地,并施壓日本部署中程導彈。美國的挑釁行徑不斷升級,中美博弈再度陷入緊張態勢。
但事實表明,美國的衰落已成必然。美國前總統卡特在采訪中指出,中美實力差距正加速縮小,甚至美國可能被中國超越。根本原因在于:美國持續耗費巨資發動戰爭,中國則專注基礎設施建設與發展。卡特的評價切中要害,美國通過戰爭崛起,在全球煽動沖突以攫取利益,依靠霸權積累財富;而當美國深陷戰爭泥潭時,中國正爭分奪秒推進現代化建設。
那么,美國是否真會如卡特預言,因窮兵黷武被中國超越并喪失霸權?回溯美國200余年歷史,戰爭始終是其發展的核心邏輯。獨立戰爭期間,美國不僅擊敗英國殖民者,更對印第安人展開系統性屠殺,通過種族滅絕完成領土擴張。吞并墨西哥230萬平方公里土地后,美國將矛頭轉向世界霸權。二戰中,美國憑借軍火貿易和先進武器主導戰后秩序,此后更在全球不斷挑起戰火。
在這一血腥擴張史中,一個深刻影響美國命運的"怪物"逐漸成形——軍工復合體。這個由軍方、軍火商、政客與智庫構成的利益集團,在二戰后異化為綁架國家的失控力量,推動美國走向衰落。小布什執政后,美國為遏制中國崛起發動反恐戰爭,卻因"9·11"事件意外改變戰略方向,最終陷入持久戰泥潭。
軍工復合體本質上是盤踞美國的巨大利益集團。反恐戰爭為其帶來巨額利潤:2001至2021年間,美國軍工企業從國會獲得2.2萬億美元撥款,僅2019財年五大巨頭就瓜分國防部近1/3預算。為維持利潤增長,該集團不斷煽動新的戰爭。
這個利益集團已深度操控美國政治生態:通過政治獻金扶持代理人,影響外交與軍事決策;操縱輿論壓制和平聲音,即便有政客試圖推動裁軍,也會在軍工集團裹挾下妥協。如今,軍工復合體已滲透美國決策各環節,成為國家發展的沉重枷鎖。
當美國深陷戰爭漩渦時,中國正實現歷史性跨越。"9·11"事件成為中美命運的分水嶺,小布什政府原將中國視為主要戰略對手,但反恐戰爭使其無暇東顧。2001年12月中國加入WTO后,經濟駛入快車道。海灣戰爭展示的軍事科技差距,更促使中國堅定發展高科技產業的決心。
"要致富先修路"的發展理念推動中國成為基建強國。完善的基礎設施不僅打破地域發展壁壘,更為經濟騰飛奠定基礎。強大的基建能力更助力中國拓展全球影響力:"一帶一路"倡議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替代性發展方案,卡塔爾世界杯場館等海外工程則彰顯中國基建的國際競爭力。
卡特的論斷正在應驗,美國因戰爭消耗國力,中國借基建積蓄力量。面對中國的和平崛起,美國表現出戰略焦慮。但歷史潮流不可逆轉,霸權主義終將衰落,合作共贏才是時代主題。正如阿拉斯加會談時中方代表所言:"你們沒有資格從實力的角度與中國對話。"這個判斷,必將隨著時代發展愈發清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