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4年,塔利班終于得償所愿。俄羅斯外交部宣布,已接受了塔利班政府任命的阿富汗新任大使國書。這一舉動意義非凡,相當于俄羅斯事實上承認了塔利班政權。那么,俄羅斯這么做的初衷是什么?爭取到俄羅斯后,塔利班的下一個目標又會是誰?
7月3日阿富汗外交部長與俄羅斯駐阿富汗大使在喀布爾會晤
7月3日,俄羅斯駐阿富汗大使德米特里·日爾諾夫與阿富汗外交部長穆塔基,在喀布爾舉行會面。事后俄方通過社交平臺通報,已接收阿富汗新任大使的國書,并稱莫斯科看好與塔利班政權的合作潛力,未來將在能源、交通以及反恐、打擊毒品方面加強合作。
我們都知道,自2021年8月美軍撤離,塔利班主政阿富汗之后,一直致力于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可,沒少東奔西顧。如今終于在俄羅斯這里有了收獲,無疑是個大好消息。阿富汗外交部長穆塔基立即表示,這是一個“勇敢的決定”,將“為其他國家樹立榜樣”。
俄羅斯這個決定看似突然,實則已經鋪墊了許久。去年7月,普京首次公開將塔利班稱為“反恐盟友”。這一說法不僅弱化了塔利班的“恐怖組織”標簽,還將其納入俄羅斯的潛在合作伙伴范疇。
普京稱塔利班是“反恐盟友”
果不其然,今年4月俄羅斯最高法院正式將塔利班從恐怖組織名單中刪除。從法律程序上,為后續政治承認掃清障礙。一周之后,俄羅斯又將阿富汗駐莫斯科外交機構等級,提升至大使級,并接納塔利班指派的臨時代辦。再到大使任命與國書遞交,終于走完了全部程序。
俄羅斯之所以步步為營,也有自己的盤算。
一方面,眼下中東局勢動蕩,敘利亞、伊朗接連出現變故,俄羅斯的南部安全面臨巨大壓力。而一個穩定的,至少是非敵對的阿富汗,可有效防范極端勢力滲透,保障俄羅斯南部腹地安全。
大家必定有印象,去年3月莫斯科音樂廳遭遇恐襲,致130人死亡,是普京執政以來,最嚴重的恐怖襲擊事件。幕后策劃者就是阿富汗境內的恐怖主義勢力,他們通過互聯網招募殺手、遠程控制,策劃了這次恐襲。他們還在2022年襲擊過俄羅斯駐喀布爾大使館。因此,在安全反恐方面,俄羅斯是需要塔利班的,而塔利班也需要獲得國際認可,雙方一拍即合。
阿富汗想把自己打造成中亞中轉站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影響力。阿富汗素有“亞洲命運的十字轉門”之稱,是連接中亞、南亞、西亞以及中東地區的重要樞紐,正是因為這一地理位置,才成為帝國必爭之地。而美軍撤離之后,阿富汗出現“權力真空”。俄羅斯果斷出手,搶占先機,強化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
此外,之前塔利班還提出一個想法,就是將阿富汗打造為“東南亞天然氣樞紐”,俄羅斯更是大喜,第一時間在喀布爾設立貿易代表處,成為首個建立經貿機制的域外大國。
俄烏沖突后,俄羅斯對歐天然氣出口銳減,雖然2024年歐洲依然是俄氣第二大買家,但烏克蘭管道關閉導致俄每年損失50億美元收入。若阿富汗這個計劃能落地,未來俄氣便可繞過西方制裁,向南亞甚至東南亞輸送。不僅俄能源出口多了一條路,同時還通過經濟手段,將中亞整合起來,堪稱“以小搏大”的典范。
莫斯科這一舉動,必定會引發國際爭議,但對于俄羅斯而言,這也無關大雅,畢竟西方扣得帽子已經夠多了,再多一頂也無所謂。倒是俄羅斯這樣一來,可能會引發連鎖效應,外界都在估摸下一個承認塔利班的國家是誰。
2023年12月2日塔利班大使向中國外交部遞國書副本
坦白來說,中國和阿富汗塔利班的互動也不少。中國是塔利班上臺后首個任命駐阿大使的國家,也接受了塔利班新任駐華大使遞交國書,但中方并未松口,只強調此為正常外交安排。但隨著俄羅斯率先亮明立場,之后不排除中方也會有行動。不過中方向來看重實質,最終是否承認塔利班,還要取決于喀布爾能否實現中方的核心利益訴求,成為中國西部穩定的“防火墻”而非“風險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