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球目光聚焦馬斯克組黨鬧劇與特朗普關稅困局時,高加索地區正上演著更具火藥味的劇情 —— 阿塞拜疆與俄羅斯這對昔日伙伴,正滑向關系破裂的邊緣。
01
葉卡捷琳堡的連環殺人案調查,成了點燃矛盾的火星。
此前,俄羅斯警方逮捕六名阿塞拜疆裔公民,其中兩人蹊蹺死亡 —— 俄方稱 “心臟病發作”,阿方卻指控 “種族虐待致死”。
這場羅生門尚未厘清,巴庫街頭就上演了戲劇性反擊: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記者被反剪雙手押解,畫面中血跡斑斑的場景通過社交媒體炸開,恰似向莫斯科甩出的宣戰書。
雙方外交機器隨即進入戰時狀態:俄外交部召見阿大使的指責聲未落,阿塞拜疆議會便取消莫斯科訪問行程,連俄副總理的訪阿計劃也被緊急叫停。這種 “外交互刪” 的激烈程度,遠超普通糾紛,暴露了冰山之下的深層積怨。
02
真正的裂痕早在去年圣誕節就已顯現。阿塞拜疆航空客機在飛往車 臣途中離奇墜毀哈薩克斯坦,阿方指控飛機遭俄防空導彈擊中,機組迫降請求被拒。
盡管普京最終道歉,但 “導彈疑云” 如同陰影籠罩著兩國關系。當今年紅場閱兵時,阿利耶夫總統以 “另有要事” 婉拒出席,這種無聲的抗議,比任何外交辭令都更具殺傷力。
03
贊格祖爾走廊的博弈則是更復雜的暗線。這條穿越亞美尼亞的通道,被阿塞拜疆視為連接飛地納希切萬與土耳其的 “生命線”,卻被俄羅斯視作勢力范圍的紅線。
當土耳其在阿塞拜疆修建軍事基地的消息傳出,北約力量滲透高加索的擔憂,讓莫斯科如芒在背。這種戰略焦慮,在俄烏沖突的背景下更顯尖銳 —— 俄羅斯困于烏克蘭戰場,給了阿塞拜疆 “趁勢說不” 的底氣。
04
這場變局活脫脫是地緣政治的現實寓言:曾被俄羅斯 “中立” 默許拿下納卡的阿塞拜疆,如今敢對莫斯科亮劍;昔日盟友亞美尼亞隔岸觀火,格魯吉亞則在俄西之間走鋼絲。當澤連斯基第一時間向阿利耶夫表達 “明確支持” 時,這場高加索危機已悄然成為俄烏沖突的延伸戰場。
從巴庫油田到納卡戰場,從里海空域到走廊爭端,俄阿關系的驟變印證著永恒的真理:在利益的天平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籌碼。當俄羅斯在烏克蘭陷入消耗戰時,高加索這顆 “遺忘的棋子” 突然背刺,或許正是對 “勢力范圍” 舊思維的一種諷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