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布2025年9月3日抗戰勝利紀念日舉行閱兵式邀請國軍抗戰老兵以后,大陸網絡上又興起了一股子炒作國軍抗戰熱,看手機小視頻上,不是這里紀念國軍抗戰,就是那里紀念國軍抗戰。
追著打鬼子打的還沒有紀念,被鬼子追著打的有什么好紀念的?被吹捧的那些國軍,是被鬼子追到大西南的,網絡上那些被吹噓的國軍抗戰,哪一場戰役是國軍主動發起的?而太行山上的八路軍,是從沒有鬼子的地方,主動到有鬼子的地方打仗的。
抗戰進行到相持階段后,裝備精良的400萬國軍在2000多公里長的戰線上,與15萬日軍對峙,不主動發起收復失地的戰役,而是躲在大西南修養,任由鬼子在華北山東掃蕩八路。八路軍不到10萬的主力部隊加上地方武裝滿打滿算不到50萬人,卻要與40多萬的侵華日軍和35萬偽軍作戰。抗戰八年,國軍是從東南沿海退到大西南沒有能打回來,而八路軍是從陜西渡河到了山西河北和山東等地,就堅持在這里與日軍作戰而沒有退卻,誰積極抗戰誰消極抗戰,還能分得清楚吧,不是死的人多就功勞大。
10年前,也就是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時候,大陸方面在2014年9月1日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戰英烈名單中,國軍將領91人,而臺方面在2014年12月公布的以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為主題的“勇士國魂”名單中,268人中只有八路軍將領左權一個人,臺方面還刻意強調說不抹殺大陸方面人的抗日功績,才把左權一個人放到名單中,這還是兩岸關系相對較好的馬時代。至于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臺灣方面會不會增加大陸方面的抗戰烈士人數,你說呢?
左權能出現在臺灣方面在公布抗戰名單中,最大的理由應該是他們承認左權的軍銜比較高,而1937年改編后,八路軍只有3個師的番號,八路軍的將領多是官降三級甚至四級后走向抗日戰場的,即便這樣,在改編后的12個團中,有2名團長犧牲在了抗日戰場上,八年抗戰中,大陸方面的軍隊中總共有34名團級干部和635名營級干部犧牲成為烈士。
比如因為小說而出名的棗莊地區鐵道游擊隊,在小說中把這支隊伍寫成團級單位,實際歷史中是營級單位,第一任隊長洪振海就是犧牲在主動出擊與鬼子作戰的戰場上,這樣的干部在敵后戰場上犧牲了很多,像洪振海這樣的烈士很少有人提起,更不會被臺灣方面承認,如果洪振海能活到1955年授銜,大概率應該是少將。
在50年代建國初,共和國就把國軍犧牲的烈士分了類,凡是參加過長城抗戰的都被追為烈士,自1937年后參加過抗戰但沒有參加過內戰的,也都被追認為烈士,活著的人也享受相應的待遇,在1953年公布的抗日烈士名單中,就有趙登禹、張自忠、佟麟閣等人。改革開放后,1986年在影視作品中,就不把國軍將領臉譜化了,也算正式從政治上全面承認國軍的抗戰功績,正式的中學歷史教科書中,也把國軍的正面戰場歷史增加了很多篇幅。2005年紀念抗戰勝利時還給國軍后代發了紀念章,包括在內戰中被打死的張靈甫的后人。
相比于臺灣方面在2014年才承認大陸的1名烈士,臺灣方面做得太差勁,從系統性到個人,在對待抗戰歷史上,臺灣方面都沒有正確的歷史觀。比如活的歲數比較大的郝伯村,他在國軍中地位較高,他一直在抱怨說大陸方面對待國軍的抗戰的態度,在2015年的時候還拒絕到大陸參加紀念活動,理由是不滿大陸的歷史態度。而他到了滇西抗戰紀念館的時候,細心聽了解說后,才說出了這么一番話:如果大陸真的這么肯定國軍抗戰,應該為大陸方面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