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武則天無疑是最耀眼的那顆星。她以女子之身打破封建桎梏,登上權力巔峰,建立武周政權,成為千古唯一的女皇帝。然而,這位傳奇女皇的死因,卻如同一團迷霧,千年來引得無數人猜測。
直到近年來,隨著歷史研究的深入,武則天的死因才逐漸被揭開,而真相卻讓史學家都感嘆 “羞于啟齒”,怪不得史官不敢正面記載!
武則天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她十四歲入宮,被唐太宗李世民冊封為五品才人,賜號 “武媚”。在宮中度過漫長的十二年,卻始終未能得到唐太宗的特別寵愛。直到唐太宗病重期間,她與前來侍疾的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
唐太宗去世后,武則天依例進入長安感業寺為尼,但她與李治的感情并未因此中斷。永徽元年(650 年)五月,李治在為祭奠李世民周年忌日而入感業寺進香時,又與武則天相遇。兩人互訴思念之情,之后,武則天被李治接入宮中,開啟了她傳奇的政治生涯。
武則天回宮后迅速獲得李治的寵愛,不久便生下兒子李弘。憑借著自己的智慧與手段,她在后宮爭斗中脫穎而出,扳倒王皇后和蕭淑妃,被冊立為皇后。顯慶五年(660 年),李治因病不能處理國家大事,于是讓武則天處理朝政。
從此,武則天開始逐漸掌握朝政大權。李治去世后,武則天先后廢掉自己的兩個兒子唐中宗李顯和唐睿宗李旦,于公元 690 年正式稱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
然而,再強大的帝王也無法抵擋歲月的侵蝕。神龍元年(705 年),武則天已經八十二歲高齡,長期的政治斗爭和繁重的政務,讓她的身體每況愈下。這一年,發生了著名的 “神龍政變”。
宰相張柬之、崔玄暐等人發動兵變,率領禁軍入宮,誅殺了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迫使武則天退位,擁立太子李顯復位,恢復唐朝國號。
從權力巔峰跌落的武則天,身心遭受了巨大的打擊。據《舊唐書》《新唐書》等權威史料記載,武則天退位后,遷居上陽宮。失去了往日的威嚴和權力,她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曾經圍繞在她身邊的宮女、宦官減少,侍奉的規格也大不如前。這種巨大的落差,對于一生強勢、掌控一切的武則天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更重要的是,武則天的健康狀況急轉直下。她原本就患有多種疾病,如風濕、心腦血管疾病等。在失去權力后,精神上的抑郁和焦慮,使得這些疾病更加嚴重。
據醫學專家對史料的分析,武則天很可能是因為長期的精神壓力和身體疾病,導致身體機能迅速衰退,最終走向死亡。而這種因失去權力導致精神崩潰、身體垮掉的死因,在當時的社會觀念下,對于一位曾經叱咤風云的皇帝來說,確實是難以啟齒的。
在封建時代,皇帝被視為 “天子”,是至高無上的存在,他們的死因往往會被美化或掩蓋。武則天作為女皇帝,本就打破了傳統的封建秩序,她的死因如果被如實記載,無疑會引起更多的爭議和討論。因此,史官們在撰寫史書時,對于武則天的死因往往避重就輕,只是簡單記載她因病去世,而不敢正面描述背后的真相。
武則天的一生,從一個小小的才人,一步步成為掌控天下的女皇帝,她的政治才能和魄力令人驚嘆。然而,她的死因卻充滿了悲劇色彩。這位傳奇女皇的故事,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她的輝煌與榮耀,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權力斗爭的殘酷和人生的無常。
參考資料:
《舊唐書》
《新唐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