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的陳文博在超市水果區小心翼翼地挑選著榴蓮,剛拿起一個,就被突然出現的女兒陳慧敏一把奪過。
"爸,你一個月就那點退休金,還買這么貴的東西,你配嗎?"
聲明:內容源于網絡,若侵聯系刪除
周圍的顧客紛紛側目,陳文博的臉瞬間漲得通紅。
他默默放下手中的購物籃,轉身就走。
那一刻,沒人知道這個看似普通的老人心里已經下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決定...
陳文博回到家,坐在沙發上發呆。剛才在超市的那一幕像電影一樣在腦海里反復播放。女兒那句"你配嗎"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他心里。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本篇故事為虛構內容,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三個月前,他想買個按摩椅,女兒說:"爸,你都這把年紀了,還折騰什么?那錢不如給小宇買點學習用品。"
兩個月前,他想和老同事去趟三亞,女兒直接拒絕:"旅游費夠我們家用兩個月的,你就別瞎花了。"
上個月,他只是想換個智能手機,女兒又說:"你一個老頭子,用那么好的手機干嘛?能打電話就行了。"
現在連買個榴蓮都不行了。
陳文博是退休前的高中語文老師,在這個三線城市的重點中學教了四十年書。退休金確實不算高,每個月12000塊錢,但在當地也算中等偏上的水平了。
可這些年來,這筆錢幾乎都被女兒一家花得差不多。
女兒陳慧敏結婚后就沒再工作過,說是要在家帶孩子。孩子都12歲了,她還是全職主婦。女婿王建國在一家小公司上班,收入時高時低,經常說公司效益不好,工資發不出來。
于是,女兒一家三口的生活開銷,孩子的學費、補習費、生活費,幾乎全部由陳文博承擔。
每個月12000的退休金,陳文博要給女兒8000塊錢。剩下的4000塊,要支付自己的生活費、水電煤氣、買藥看病,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手機鈴聲響起,是女兒打來的。
"爸,這個月的錢怎么還沒給我?今天都15號了。"陳慧敏的語氣有些不耐煩。
"我正準備給你轉呢。"陳文博說。
"那趕緊的,小宇的補習費還沒交呢。對了,他想報個編程班,一年要兩萬塊,你看著辦吧。"
陳文博愣了愣:"兩萬?這也太貴了吧?"
"爸,現在是什么時代了?別的孩子都在學編程,我們小宇不能落后啊。再說了,你一個人花不了多少錢,這點錢對你來說算什么?"
"可是我..."陳文博想說什么,但女兒已經掛了電話。
他看著手機屏幕上顯示的通話結束,心里涌起一陣說不出的苦澀。
在女兒眼里,他這個當父親的,似乎就是個提款機。只要她需要錢,他就應該無條件地給。從來沒人問過他想要什么,需要什么。
陳文博起身去廚房給自己泡了杯茶。茶葉還是三年前買的,便宜的綠茶,現在都有些發霉了,但他舍不得扔。
他想起年輕時的自己,那時候剛參加工作,雖然工資不高,但每個月都會給自己買點喜歡的東西。一本好書,一盒好茶,或者和朋友一起吃頓好飯。
那時候的生活雖然清貧,但很充實,很有盼頭。
現在呢?67歲了,每天的生活就是煮面條、看電視、等女兒要錢。
晚上,陳文博接到了老同事劉教授的電話。
"老陳,下個月我們幾個老同事想組織個聚會,去桂林玩幾天,你去不去?"
"我..."陳文博有些猶豫。
"怎么了?身體不舒服?"
"不是,就是..."陳文博不知道怎么說。他總不能說自己沒錢吧。
"老陳,我們都退休這么多年了,該享受享受了。錢賺再多,到時候人沒了,不是白賺了嗎?"
劉教授的話讓陳文博心里一動。是啊,自己都67歲了,還能活幾年?這些年為了女兒,自己什么都沒享受過,值得嗎?
"我考慮考慮再給你回復。"陳文博說。
掛了電話,陳文博坐在陽臺上,看著外面的夜景。
這個城市他生活了一輩子,退休后卻覺得越來越陌生。不是城市變了,是他變了。變得小心翼翼,變得患得患失,變得連買個榴蓮都要被女兒質疑"你配嗎"。
他想起了去世兩年的老伴兒。如果老伴兒還在,會是什么樣子?
老伴兒生前就說過女兒太依賴家里了,應該讓她們自力更生。但那時候陳文博覺得女兒不容易,一個女人帶孩子,能幫就幫一把。
現在想想,老伴兒說得對。自己的善良,可能變成了縱容。
02
第二天一早,陳慧敏就帶著兒子王小宇來了。
"爺爺!"王小宇撲進陳文博懷里,這是陳文博最開心的時刻。
"小宇,想爺爺了嗎?"
"想了!爺爺,我媽說你要給我報編程班,是真的嗎?"小宇眼睛亮亮的。
陳文博看了看女兒,點點頭:"是的,只要小宇想學。"
"爸,你看小宇多懂事。不像有些老人,整天想著自己享受,也不為后代考慮。"陳慧敏的話明顯是在暗示昨天超市的事。
陳文博沒說話,去廚房給孫子削蘋果。
在廚房里,他聽到女兒在客廳打電話:
"是啊,我爸那點退休金,除了給我們,他也花不了幾個錢。昨天還想買榴蓮呢,我直接給他懟回去了。老人家就應該節儉一點,把錢花在有用的地方..."
陳文博手里的水果刀停住了。
原來在女兒眼里,給她錢是"有用的地方",自己想吃個榴蓮就是浪費。
他深吸一口氣,繼續削蘋果。蘋果皮被削得很長,連成一條線,就像他現在的心情,綿長而苦澀。
下午,陳慧敏母子走后,陳文博坐在電腦前,打開了銀行APP。
賬戶余額:43600元。
這是他這些年省吃儉用攢下的全部積蓄。按照女兒的花錢速度,撐不了幾個月。
他又想起了劉教授的邀請。桂林之行大概需要5000塊錢,對他來說不是小數目,但也不是拿不出來。
陳文博猶豫了很久,最終還是撥通了劉教授的電話。
"老劉,桂林的事我考慮好了,我去。"
"太好了!老陳,我們都退休這么多年了,是該好好玩玩了。"
掛了電話,陳文博心里涌起一種久違的興奮感。
但這種興奮感很快就被焦慮取代。如果女兒知道他要花5000塊錢去旅游,會怎么說?肯定又是一頓數落。
他想起女兒剛才在客廳的那通電話,心里的委屈越來越重。
為什么自己花自己的錢,還要看女兒的臉色?
03
傍晚,王建國來接老婆孩子。
"爸,聽慧敏說小宇的編程班費用您答應了?真是太感謝了。"王建國笑得很燦爛。
"應該的。"陳文博客氣地說。
"爸,您真是我們的大恩人。我們這種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太大了。幸好有您幫襯著。"
陳文博點點頭,沒說話。
"對了爸,我聽說隔壁老張把房子賣了,拿錢去享受去了。您可千萬別學他啊,錢還是要留著,咱們一家人都靠您呢。"王建國說得很認真。
陳文博心里一緊。原來女婿也在擔心自己會"亂花錢"。
在他們眼里,自己就應該把錢全部給他們,自己不能有任何享受的想法。
"我知道。"陳文博勉強笑了笑。
等女兒一家走后,陳文博坐在客廳里,看著空蕩蕩的房子,心里涌起一陣深深的孤獨感。
這個家,平時只有他一個人。女兒只有要錢的時候才會來,孫子也只是順帶著來看看他。
他突然想起年輕時的夢想。那時候他想,等退休了,要好好讀書,好好旅游,好好享受生活。
現在呢?夢想早就被現實磨平了。
晚上,陳文博失眠了。
他在床上翻來覆去,腦子里全是這些年的委屈和不甘。
憑什么自己辛苦一輩子賺的錢,要全部給女兒花?憑什么自己想買個榴蓮都要被質疑"你配嗎"?
他想起了老伴兒生前說過的話:"老陳,你對慧敏太好了,這樣下去不是幫她,是害她。"
當時他還反駁:"女兒不容易,我們能幫就幫一把。"
現在想想,老伴兒是對的。自己的無原則幫助,讓女兒變得理所當然,讓她忘記了感恩,忘記了父親也是個有需求的人。
天快亮的時候,陳文博終于下定了決心。
他要改變現狀。
不是為了報復女兒,而是為了自己剩下的這些年,能過得有尊嚴一點。
04
第二天早上,陳文博給女兒打了電話。
"慧敏,我有件事要告訴你。"
"什么事?錢的事嗎?我正要給你說呢,小宇的鋼琴老師說他很有天賦,建議報個專業班,一年兩萬八..."
"慧敏,從下個月開始,我不能再給你們錢了。"
電話那頭突然安靜了。
"爸,你說什么?"陳慧敏的聲音帶著不敢置信。
"我說,從下個月開始,我不給你們錢了。你們應該自力更生了。"
"爸!你開什么玩笑?我們一家三口的開銷怎么辦?小宇的學費怎么辦?"
"那是你們的事。我已經幫你們這么多年了,該停了。"
"爸,你是不是老糊涂了?我是你女兒,小宇是你孫子,你不幫我們幫誰?"
"我幫我自己。"陳文博的語氣很平靜,但很堅決。
"你幫你自己?你一個老頭子能花幾個錢?你是想學隔壁老張,把錢都花光了再來拖累我們嗎?"
陳文博聽到這里,心徹底涼了。
在女兒眼里,他想給自己花點錢,就是"拖累"她們。
"慧敏,我不想跟你爭論。這件事我已經決定了。"
"爸!你不能這樣!我們一家三口怎么生活?你讓我們喝西北風嗎?"
"你老公不是有工作嗎?你也可以出去工作。"
"我工作?我都多少年沒工作了?現在誰要我?再說了,小宇還需要人照顧呢!"
"小宇都12歲了,不需要人照顧了。"
電話那頭傳來陳慧敏的哭聲:"爸,你怎么能這么狠心?我是你唯一的女兒啊!"
陳文博閉上眼睛,心里也很痛苦,但他知道,如果現在心軟了,以后就再也沒有機會改變了。
"慧敏,這不是狠心,這是必須的。你們已經30多歲了,該獨立了。"
"爸!你等著!我馬上過來!你是不是被什么人騙了?還是身體出什么問題了?你不能做這么糊涂的決定!"
說完,陳慧敏掛了電話。
陳文博坐在沙發上,手還有些發抖。剛才的那通電話,可能是他這輩子做過的最艱難的事。
但他知道,這是對的。
半小時后,陳慧敏沖進了陳文博的家,眼睛紅紅的,王建國跟在后面。
"爸!你到底怎么回事?好好的為什么不給我們錢了?"
陳文博平靜地看著女兒:"我剛才在電話里說得很清楚了。"
"不行!我不同意!"陳慧敏像個孩子一樣大哭,"爸,我們沒有你不行啊!你讓我們一家三口怎么辦?"
王建國也在一旁勸說:"爸,您別跟慧敏置氣。我知道昨天超市的事她說話重了點,但她也是為了這個家著想啊。"
"為了這個家著想?"陳文博笑了,那笑容里帶著苦澀,"為了你們的家著想,從來沒有人為我這個家著想過。"
"爸,這個家不就是我們的家嗎?"陳慧敏瞪大眼睛。
"不是。"陳文博搖頭,"這些年我才明白,你們只是把我當成了提款機。"
"爸!你怎么能這么說?我是你女兒!"
"正因為你是我女兒,我才要讓你學會獨立。"
陳慧敏突然沖到陳文博面前,跪下了:"爸!我求求你了!沒有你的幫助,我們真的活不下去!"
看到女兒跪在自己面前,陳文博的心像被刀割了一樣痛。但他強忍著,沒有心軟。
"慧敏,你起來。哭和跪都改變不了我的決定。"
王建國見狀,眼珠一轉,說道:"爸,那您的銀行卡給我們保管吧,免得您年紀大了,萬一被騙了怎么辦?"
陳文博冷冷地看著女婿:"我的錢,我自己會保管。"
"可是爸,您一個人生活,真的不需要這么多錢啊。您把錢給我們,我們會好好孝敬您的。"王建國還在試圖說服他。
就在這時,陳文博的手機響了,是銀行打來的。
他接通電話,對方說:"陳先生,您昨天申請的業務已經辦好了,您什么時候方便過來一趟?"
陳慧敏和王建國同時愣住了,面面相覷。
"什么業務?"陳慧敏緊張地問。
陳文博掛了電話,看著女兒和女婿震驚的表情,突然覺得有種說不出的解脫感。
"你們想知道什么業務嗎?"他慢慢地說,"那我現在就告訴你們真相吧..."
陳慧敏和王建國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們意識到,事情遠比他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
"什么真相?爸,你到底在搞什么?"陳慧敏的聲音有些顫抖。
陳文博緩緩坐下,看著女兒和女婿驚慌失措的樣子,心里五味雜陳。
"慧敏,你知道我這些年除了退休金,還有什么收入嗎?"
"還有什么收入?你不是就一份退休金嗎?"
陳文博搖搖頭:"你們從來沒有真正關心過我的生活,所以你們不知道。"
他走到書房,拿出一個文件袋,倒出里面的文件。
"這是我和出版社簽的合同。這些年我一直在寫教學資料和教輔書,每年的版稅收入大概有15萬左右。"
陳慧敏和王建國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那些合同。
"還有這個,"陳文博又拿出另一份文件,"這是我投資基金的收益單。這些年我用版稅收入買了一些穩健的基金,現在總價值大概有80萬。"
王建國的臉色變得更加蒼白:"爸...您...您一直都有這些錢?"
"是的。而且,"陳文博的語氣變得更加平靜,"我剛才接到的銀行電話,是關于我申請提前取出定期存款的事。"
"定期存款?"陳慧敏的聲音像是從喉嚨里擠出來的。
"120萬。這是我工作四十年的積蓄,加上你們母親的保險金。"
房間里安靜得可怕,只聽得到三個人的呼吸聲。
陳慧敏突然撲過去抓住文件:"爸!你怎么能瞞著我們?這些錢...這些錢..."
"這些錢怎么了?"陳文博平靜地問,"這些錢是我的,我有權決定怎么花。"
"可是...可是我們是一家人啊!"陳慧敏哭得更厲害了。
"一家人?"陳文博的眼神變得犀利,"慧敏,你告訴我,這些年你們把我當一家人了嗎?"
"我們當然把您當一家人了!"王建國急忙說道。
"是嗎?"陳文博冷笑,"一家人會質問我買個榴蓮'你配嗎'?一家人會擔心我'亂花錢'?一家人會只在要錢的時候才聯系我?"
陳慧敏被問得啞口無言。
"慧敏,我問你,除了要錢,你上次主動關心我是什么時候?你知道我最近在看什么書嗎?你知道我的血壓怎么樣嗎?你知道我想去哪里旅游嗎?"
每一個問題都像一把刀,刺在陳慧敏心里。她發現,自己竟然一個都答不上來。
05
王建國見勢不妙,立刻換了一副嘴臉:"爸,都是我們不好,我們以后一定改。您看,既然您有這么多錢,那我們一家人就更應該好好相處了。"
陳文博看著女婿,眼里滿是失望:"建國,你現在的想法是不是我既然有錢,你們就更有理由依賴我了?"
王建國的臉一紅,被說中了心思。
"我告訴你們,"陳文博的語氣變得堅決,"正因為我有這些錢,我才更要讓你們獨立。"
"為什么?"陳慧敏不理解。
"因為我不想看著我的女兒變成一個只會伸手要錢的米蟲。我不想看著我的孫子長大后也變成這樣。"
陳文博的話像雷一樣打在陳慧敏心里。
"慧敏,你知道你現在是什么樣子嗎?40歲的人了,除了要錢,什么都不會。你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嗎?你有自己的朋友圈嗎?你有自己的人生規劃嗎?"
陳慧敏被問得啞口無言,眼淚順著臉頰往下流。
"這些年我一直以為我是在幫你,現在才發現,我是在害你。我讓你失去了獨立生活的能力,失去了自我奮斗的精神。"
王建國見陳慧敏被說得啞口無言,趕緊接話:"爸,您說得對。我們確實應該獨立。但是您看,我們現在突然斷了經濟來源,確實很困難啊。"
"困難是用來克服的。"陳文博說,"我年輕的時候,工資只有幾十塊錢,照樣把你們母親娶回家,照樣把慧敏養大。"
"可是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物價這么高..."
"物價高,你們的能力也應該比以前強。慧敏大學畢業,你也是本科生,難道找不到工作嗎?"
陳慧敏抬起頭,眼里滿是恐慌:"爸,我真的很多年沒工作了,現在出去誰要我啊?"
"那就從低一點的工作開始做。總比坐在家里伸手要錢強。"
"可是小宇怎么辦?"
"小宇已經12歲了,下午放學后可以自己回家。再說了,有那么多錢給他報補習班,不如你們夫妻倆都去工作,給他更好的榜樣。"
陳文博的話雖然嚴厲,但句句在理。
06
王建國見硬的不行,開始裝可憐:"爸,您不知道我們的難處。我在公司里地位不高,工資確實不穩定。有時候幾個月都發不出工資..."
"那就換工作。"陳文博毫不客氣地說,"你都30多歲的人了,不能總是等著別人給你安排。"
"換工作哪有那么容易?現在就業這么困難..."
"困難是借口。"陳文博打斷他,"我認識的老張,65歲了還在給人當保安。老李退休后去當了社區志愿者。你們年輕力壯的,怎么就不能找到工作?"
陳慧敏見父親態度堅決,開始使出撒嬌的招數:"爸爸,我知道錯了。我以后一定改,一定對您好。您就再幫幫我們吧,就最后一次..."
看著女兒梨花帶雨的樣子,陳文博心里也很痛苦。但他知道,如果現在心軟了,以后就永遠沒有機會了。
"慧敏,你已經說過很多次'最后一次'了。小宇上幼兒園的時候,你說最后一次。小宇上小學的時候,你又說最后一次。現在小宇都快上初中了,你還在說最后一次。"
陳慧敏被說得無言以對。
"而且,"陳文博繼續說道,"我發現你們根本沒把我當人看。在你們眼里,我就是個會走路的銀行卡。我高興不高興,我想要什么,你們從來不關心。"
"爸,我們怎么會不關心您呢?"
"是嗎?那我問你,我上次生病是什么時候?你知道嗎?"
陳慧敏愣住了,她真的不知道。
"兩個月前,我發燒39度,在家躺了三天。給你打電話,你說忙著給小宇輔導作業,沒空來看我。"
陳慧敏的臉一下子紅了。
"還有,去年我過生日,你們記得嗎?"
又是一陣沉默。
"我一個人在家做了一桌菜,等你們來,等到晚上十點,菜都涼了。給你們打電話,你們說小宇有同學聚會,脫不開身。"
陳文博的每一句話都像鞭子一樣抽在陳慧敏心上。
"慧敏,你告訴我,我在你們心里到底是什么?"
陳慧敏低著頭,說不出話來。她發現,這些年來,她確實只是把父親當成了提款機。
就在氣氛降到冰點的時候,陳文博的手機又響了。
他接起電話,對方說:"陳老師,您的旅游團報名費用我們已經收到了。明天上午十點請到我們公司來領取行程單和注意事項。"
掛了電話,陳文博看到女兒和女婿都在盯著他。
"爸,您報了旅游團?"陳慧敏的聲音有些顫抖。
"是的。我和幾個老同事要去桂林,玩一個星期。"
"要花多少錢?"王建國急切地問。
"5000塊。"
"5000塊!"陳慧敏尖叫起來,"爸!您怎么能花這么多錢去旅游?這些錢夠我們家用多久啊!"
陳文博平靜地看著女兒:"這就是我要告訴你們的。從現在開始,我要為自己而活。"
"為自己而活?"
"是的。我67歲了,還能活幾年?以前的那些年,我都在為你們而活。現在,我想為自己活一次。"
陳文博走到窗邊,看著外面的陽光:"我想去看看桂林的山水,想去嘗嘗各地的美食,想去見見多年不見的老朋友。我想買我喜歡的書,買我想要的東西。"
他轉身看著女兒:"我想有尊嚴地度過我的晚年,而不是每花一分錢都要看你們的臉色。"
陳慧敏和王建國面面相覷,他們從來沒想過父親會有這樣的想法。
"可是爸,我們怎么辦?"陳慧敏的聲音里帶著絕望。
"你們怎么辦?你們自己想辦法。"陳文博的語氣很堅決,"慧敏,你可以出去找工作。建國,你可以找一份更穩定的工作,或者做點小生意。你們都是有手有腳的成年人,沒理由活不下去。"
"可是我們沒有啟動資金..."
"啟動資金?"陳文博笑了,"這些年我給你們的錢,加起來至少有50萬。如果你們有點理財意識,現在應該有不少積蓄了。"
陳慧敏和王建國的臉更紅了。這些年他們確實沒有任何儲蓄意識,花錢大手大腳,從來沒想過要攢錢。
"爸,我們真的沒有積蓄..."
"那就從零開始。"陳文博毫不客氣地說,"別人能白手起家,你們為什么不能?"
07
王建國見實在說服不了陳文博,開始耍起了無賴:"爸,您不能這樣不負責任。小宇是您的孫子,您難道不管他了嗎?"
提到孫子,陳文博的表情稍微軟化了一些,但語氣依然堅決:"我當然愛小宇,但正因為愛他,我才不能讓他從小就看到父母啃老的樣子。"
"什么叫啃老?我們是您的親人!"
"親人也不應該是依附關系。"陳文博說,"我希望小宇長大后,是一個獨立自強的人,而不是像你們一樣只會依賴長輩。"
王建國還想說什么,陳文博擺擺手:"你們不用再說了。我已經決定了,從下個月開始,我不會再給你們一分錢。"
"那您那些錢準備怎么花?"陳慧敏問道。
"這個你們不用管。"陳文博說,"不過我可以告訴你們,我已經聯系了幾家慈善機構,準備把大部分錢捐出去。"
"什么?!"陳慧敏和王建國同時尖叫起來。
"您要把錢捐給外人?"王建國不敢置信地問。
"與其讓你們繼續啃老,不如讓這些錢發揮更大的價值。"陳文博說得很平靜,但每個字都像雷一樣擊中了女兒和女婿的心。
"爸!您不能這樣!"陳慧敏徹底崩潰了,"那些錢是我們的!是小宇的!您沒有權利捐給別人!"
陳文博看著女兒,眼里滿是失望:"慧敏,你聽聽你在說什么。那些錢是我辛苦一輩子賺的,什么時候變成你們的了?"
"您是我爸爸!您的錢以后不就是我們的嗎?"
"誰告訴你的?"陳文博冷冷地問,"我的錢我想給誰就給誰,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陳慧敏被父親的話擊垮了,癱坐在沙發上,眼淚如雨下。
看到女兒這個樣子,陳文博心里也很痛苦,但他知道這是必須經歷的過程。
"慧敏,我知道你現在很難接受,但這對你們是好事。"
"好事?"陳慧敏抬起頭,眼里滿是憤怒,"您讓我們一家三口喝西北風,這是好事?"
"不會喝西北風的。"陳文博耐心地說,"你們都有手有腳,都受過教育,完全可以靠自己的能力生活。"
"說得輕松!"王建國也爆發了,"爸,您在體制內工作了一輩子,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殘酷。我們這個年紀出去找工作,誰要我們?"
"那就證明給我看,證明你們不是廢物。"陳文博的話雖然刺耳,但很實在。
"爸,您怎么能這樣說我們?"陳慧敏哭得更厲害了。
"因為這些年你們的表現,讓我不得不這樣想。"陳文博嘆了口氣,"慧敏,你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多么為你驕傲。你那時候多有朝氣,多有理想。現在呢?除了伸手要錢,你還會什么?"
陳慧敏被父親的話刺痛了,但她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還有建國,"陳文博看向女婿,"你追慧敏的時候,信誓旦旦地說要給她幸福。結果呢?結婚這么多年,你讓她過上幸福的生活了嗎?"
王建國的臉漲得通紅,說不出話來。
"你們兩個人,一個不工作,一個工作不穩定,靠啃老過日子,還覺得理所當然。你們想過沒有,如果我死了,你們怎么辦?"
這句話讓屋里的氣氛降到了冰點。
陳慧敏和王建國都沒想過這個問題,或者說,他們不愿意想這個問題。
"慧敏,我今年67歲了,按照平均壽命,我還能活10-15年。這10-15年,我不想再過這種被你們綁架的生活。"
陳文博的話句句扎心,但句句在理。
沉默了很久,陳慧敏突然問道:"爸,如果我們真的自力更生了,您還會認我們這個女兒女婿嗎?"
這個問題讓陳文博心里一暖。這是女兒第一次考慮他的感受。
"慧敏,我當然希望和你們保持良好的關系。但是,必須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
"什么叫相互尊重?"
"就是說,你們不能再把我當提款機,我也不會再無條件地供養你們。我們可以像正常的父女、翁婿關系一樣相處。"
陳慧敏似乎明白了什么:"您的意思是,我們要先證明自己可以獨立生活?"
"對。"陳文博點頭,"當你們能夠靠自己的能力生活的時候,我們再談其他的。"
王建國在一旁問道:"那小宇的教育費用呢?"
"小宇的教育費用你們自己負責。"陳文博說,"不過,如果你們真的遇到困難,比如小宇生病了,或者有什么緊急情況,我可以幫忙。但是日常的生活費、學費、補習費,你們自己解決。"
這算是陳文博的一個讓步,但底線依然很明確。
"還有,"陳文博繼續說道,"我希望你們能夠定期來看我,不是為了要錢,而是為了看看我這個老人。我也會關心你們的生活,但不會再經濟上依賴。"
陳慧敏和王建國面面相覷,這個要求聽起來不過分,但對于習慣了啃老的他們來說,卻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爸,您能給我們一點時間適應嗎?"陳慧敏問道。
"當然可以。"陳文博點頭,"從今天開始到下個月,你們有一個月的時間準備。這一個月里,我還會按照以前的標準給你們錢,但從下個月開始,就徹底斷了。"
這算是陳文博的最后仁慈了。
王建國見事情已成定局,開始盤算起來:"那我們得趕緊找工作了。慧敏,你看看有什么工作適合你的。"
"我...我真的很多年沒工作了,不知道能做什么。"陳慧敏有些迷茫。
"可以從簡單的工作開始做。"陳文博說,"比如到超市當收銀員,到餐廳當服務員,或者做做銷售。只要肯做,總能找到工作的。"
"可是那些工作工資都很低..."
"低也比沒有強。"陳文博說,"而且,工作不分貴賤。只要是靠自己的勞動賺錢,都是值得尊敬的。"
陳慧敏點點頭,雖然心里還是很不情愿,但她知道父親的決心已定。
"建國,你也要認真考慮一下自己的工作問題。"陳文博對女婿說,"如果現在的工作真的不穩定,就換一個。或者考慮自己創業,做點小生意。"
"創業需要本錢啊..."
"本錢可以慢慢攢。"陳文博說,"你們倆如果都工作的話,一個月攢個幾千塊錢應該沒問題。攢個一年兩年,總能有點啟動資金。"
王建國雖然心里不太情愿,但也知道這是唯一的出路了。
"那小宇的補習班怎么辦?"陳慧敏問道。
"量力而行。"陳文博說,"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就先停掉一些。小宇這孩子很聰明,主要靠他自己努力。"
"可是現在的孩子都在上補習班,不上的話會落后的..."
"慧敏,你想想你小時候,我們給你報過什么補習班嗎?你不是照樣考上了大學?"
陳慧敏被父親的話說得啞口無言。確實,她小時候家里條件不好,根本沒錢報補習班,但她依然考上了不錯的大學。
"教育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和孩子的自覺性,不是花錢報班。"陳文博說,"你們與其把錢花在補習班上,不如給小宇做個好榜樣,讓他看到父母努力工作的樣子。"
這句話讓陳慧敏和王建國都陷入了沉思。
看到女兒和女婿似乎開始接受現實,陳文博的語氣稍微溫和了一些:
"慧敏,建國,我知道這個轉變對你們來說很困難。但是,這是必須的。"
"爸,我們理解您的想法,但是我們真的害怕..."陳慧敏誠實地說道。
"害怕什么?"
"害怕我們做不好,害怕讓小宇受苦..."
"每個人都會害怕,這很正常。"陳文博說,"但是,不能因為害怕就不去嘗試。你們現在才30多歲,正是人生的黃金年齡,完全可以重新開始。"
在陳文博孜孜不倦的教誨下,女兒和女婿終于開始行動起來了,見狀陳文博心里也燃起了一絲希望。
就在女兒和女婿準備離開的時候,陳文博叫住了他們:
"慧敏,建國,還有一件事我要告訴你們。"
兩人回頭看著他。
"雖然我不會再在經濟上支持你們,但我依然愛你們。"陳文博的眼里有些濕潤,"你們是我的女兒和女婿,小宇是我的孫子,這些關系永遠不會改變。"
陳慧敏的眼淚又流下來了,但這次不是憤怒或者絕望,而是感動。
"爸,對不起,我們這些年確實太過分了。"她走過去抱住了父親。
"沒關系,只要你們能夠重新振作起來就好。"陳文博拍拍女兒的后背。
"爸,我們一定會努力的。"王建國也說道,"我們會證明給您看,我們不是廢物。"
"我相信你們。"陳文博點頭,"你們都是聰明人,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夠闖出一片天地。"
在女兒一家離開后,陳文博坐在客廳里,心情五味雜陳。
做出這個決定確實很痛苦,但他知道這是對的。不僅對他自己,對女兒一家也是好的。
他拿起手機,給劉教授打了個電話:
"老劉,桂林之行我已經報名了。什么時候出發?"
"太好了!下周三出發,玩一個星期。老陳,你這次終于想開了。"
"是啊,終于想開了。"陳文博看著窗外的陽光,心里涌起一種久違的輕松感。
他又給出版社打了個電話,詢問新的教輔書寫作計劃。
"陳老師,我們正好有一個新項目,您有興趣參與嗎?稿費比以前的項目更高一些。"
"當然有興趣。"
掛了電話,陳文博感覺自己重新找回了生活的目標和意義。
這些年來,他的生活除了給女兒錢,就是在家等死。現在,他要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
三個月后,陳文博從桂林旅游回來,整個人看起來精神煥發。
這次旅行讓他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他和老同事們一起游山玩水,一起品嘗美食,一起回憶往昔,心情非常愉悅。
回到家,他發現女兒給他留了一張紙條:
"爸,我找到工作了,在一家培訓機構當老師。雖然工資不高,但我很喜歡這份工作。建國也在一家物流公司找到了穩定的工作。我們現在雖然過得緊巴巴的,但心里很踏實。謝謝您給我們這個機會重新開始。我們會證明給您看,我們可以靠自己的能力生活。小宇也很懂事,說要好好學習,將來不讓爺爺操心。我們這個周末來看您,不是為了要錢,而是想您了。愛您的女兒慧敏。"
看完紙條,陳文博的眼睛濕潤了。
這是這么多年來,女兒第一次給他寫信,第一次說"愛您"。
他拿起手機,給女兒打了個電話:
"慧敏,我看到你的紙條了。"
"爸!您回來了!旅游怎么樣?"女兒的聲音里滿是關心。
"很好,很開心。你們找到工作了?"
"是的,雖然開始很難,但我們慢慢適應了。爸,您說得對,靠自己的能力生活確實比啃老要踏實得多。"
"我為你們驕傲。"陳文博真心地說道。
"爸,這個周末我們一家三口來看您,我想給您做頓好吃的。"
"好,我等你們。"
掛了電話,陳文博心里涌起一種前所未有的滿足感。
這才是他想要的家庭關系:相互關愛,相互尊重,而不是單方面的依賴。
#6月·每日幸運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