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的遼沈戰役,我黨從一開始就明確了目標,要先扛住一切壓力攻克錦州,然后再往回打,對國外的蔣軍“關門打狗”,從而獲取整場戰役的勝利。
后來局勢的發展,也的確如中央規劃好的那樣進行,全力進攻錦州、頂住了國民黨侯鏡如兵團和廖耀湘兵團的對攻。
切斷出入關的陸路后,主力迅速撲向廖耀湘兵團,將這支機動部隊予以殲滅,其余幾座孤立的大城市也迅速被拿下,關外一戰而定。總體十分順暢,但其中還是出了一點小意外。
東北地區若想退走不僅只有錦州這一條路,還可以從海上跑,本來東野是派了部隊進攻營口,可因為情況發生變化,導致出現了紕漏。
而這個漏洞不僅給東野自身造成了傷亡,還在幾個月后給三野帶來很大麻煩。
一、本有預案,臨時生變
對于營口的重要性,兩黨都非常清楚,廖耀湘在接到命令西救錦州時,就有過先出兵占據營口以備撤退的想法,奈何蔣介石讓他全力西進,沒有批準。
而東野這邊結束了錦州戰事后,也計劃讓12縱及幾個獨立師迅速搶占營口。
考慮到12縱相距較遠,東野司令部就命令參謀處長蘇靜帶著總部的重炮部隊趕往盤山,與遼南獨立2師會合后全力南下。
可在蘇靜率部行軍之際,東總改變了作戰部署,提出要在黑山攔住并殲滅廖耀湘兵團。10月22日,蘇靜接到電報,要求部隊折回至新民、半拉門一帶,側面牽制阻擊廖耀湘兵團。
原先接到奪取營口命令的12縱也有了新任務——負責監視沈陽之敵。
當時東野司令部想的是,東北的敵人無非就三大坨,長春、沈陽、廖耀湘兵團,只要把他們看住,那攻占營口就不是首要任務了,反正敵人都被圍住、跑不到營口。
可這個部署忽略了一點,敵人雖然整體分為三大坨,但此時并非全部在一起,有一個落單的52軍已跟大部隊分開且占據了營口。
正是這個被“遺漏”的52軍,給東野以及后來的三野都造成大麻煩。
說起來也有意思,最開始52軍其實是被當成“炮灰”的。錦州易手后,蔣介石多次催促廖耀湘兵團西進,同時命52軍進至新民來保護廖兵團的后方。
這個安排讓52軍成為“孤軍”,一旦東野決定向東進攻,52軍必然會是優先目標。接到命令的52軍個個面如死灰,覺得自己在劫難逃了。
而就在此時,劉玉章打聽到消息,說杜聿明建議派出部隊穩固營口以備不測,蔣介石同意了。劉玉章瞬間意識到這是機會,他不向杜或蔣申請,而且回沈陽對東北“剿總”總司令衛立煌陳情。
衛本就不想繼續打,麾下要自謀生路,他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拿到“剿總”命令后,劉玉章很高興地轉道,10月24日該部進駐營口。
這個時間節點,東野主力還在對付著廖兵團,根本抽不開身。毛主席對此大為光火,致電批評東總:
“你們事先不完全估計到敵人以營口為退路之一,在我們數電指出后,又忽視對營口的重視,致52軍占領營口,是一個不小的失著。”
東總也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尚未全殲廖兵團就下令12縱南下補救,奈何12縱在公主嶺一帶,鐵路無法通車,實在鞭長莫及。所以直到10月28日廖耀湘部被打散后,東野7、8、9縱及獨2師才緊急趕往營口,可惜,這時有點遲了。
二、彪悍軍長,多次反擊
52軍曾在新開嶺戰役中領教過東野的厲害,當時其主力師25師面對東野4縱,兩天時間就被全殲、師長李正誼被俘。眼下聽聞東野一下出動3個縱隊以上來攻,瞬間慌作一團。
不過52軍軍長劉玉章是個狠角色,他知道眼下最重要的是時間,必須爭取到軍艦趕來的時間。而恐懼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唯有一戰方得生機。
于是他先用一番分析暫時穩定住軍心,隨后緊急部署,決定伺機打幾個反擊,用勝利來提升士氣。
說起來也是東野大意,以為國民黨軍主力已被解決,盤踞在營口的敵人不足為懼,因此為了趕時間,先頭部隊都沒有攜帶重武器。且各自沖得很亂,形成了脫節。
最先趕到的是9縱的一個團,在營口市郊大高坎附近發現了52軍的警戒部隊。而對方發現我軍后就迅速后撤,裝作害怕的樣子,東野不疑有他、迅速攆上。沒想到這是誘餌,沖到村北石橋時伏兵突然殺出,我方部隊被一分為二,損失慘重。
后續趕來的東野部隊仍未提高警惕,讓一個團直插到前石橋子與營口間之的傅家洼子、金家屯、侯家油房一帶,想要斷掉石橋之敵的退路。沒想到劉玉章早有準備,進攻的這個團折損過半。
緊接著我軍一部抵達秦家窩棚、大白子廟、韓家學房附近時,因麻痹大意,未前出警戒也未及時構筑陣地,被52軍打了偷襲,一個團部被端。
不久東野9縱25師長途跋涉趕到,又被國民黨軍鉆了空子,甚至52軍25師攻破了9縱25師的師部。這次雙25師對決,解放軍竟然失敗了,也是罕見。
幾次戰斗下來,我軍意識到這是個比較難纏的對手,遂暫時后退,等重武器到位后再做安排。
而這時國民黨的海軍也到了,劉玉章沒有戀戰,安排麾下迅速撤退,這讓該部成為蔣介石派到東北的十幾個軍中逃出來的唯一一個成建制的軍。若是東野12縱當時堅決南下,或許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三、多筑堡壘,再次逃出
蔣介石得知還有個“種子”出來后,內心頗為激動,立馬補齊人員裝備,讓52軍去防守上海月浦、楊行一帶。
劉玉章抵達后迅速利用墳包、樹林等一切可利用之物修筑工事,子母堡眾多,令人防不勝防。
解放軍向上海發起進攻時,劉玉章的部隊多次利用暗道從后方殺出,給三野29軍吃了很多苦頭。葉飛一看情況不對,連忙調28軍也過來。合兩軍之力,敵陣地總算被突破,但我方傷亡也高達9千以上。
并且在最后關頭,劉玉章看出危險,就讓21軍接防陣地,他本人率52軍再度逃脫,是少量成建制逃到臺灣的部隊之一。
當時東野肯定也沒想到,一時的紕漏,后來造成的隱患無窮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