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泰山又一次讓支持者們揪心:明明兩球在握,卻最后只拿到一分。實事求是講,這種局面下丟分,不只是技戰術問題,更反映出整個隊伍在壓力下的應對能力和職業態度。
回頭看比賽背景,其實并不復雜。山東泰山本賽季表現起伏,但面對積分榜排名靠后的河南隊,按理說無論是紙面實力還是過往交手記錄,主動權都應在自己手中。上半場的領先,讓球迷一度看到了“起勢的希望。可惜,優勢并未轉化為勝勢,下半場的被動讓所有人心里都“咯噔一下。尤其是補時階段的紅牌,更像是對整體狀態的一記警鐘。
我想說的是,這樣的過程值得反思。先問自己一句:泰山隊的問題到底出在哪?有時候,陣容老化、攻防轉換慢,確實是客觀存在。但問題遠不止于此。對比一下現在中超那些新銳球隊,哪一個不是在給年輕人機會,讓全隊始終保持沖勁?而泰山隊,似乎還在依賴那些經驗豐富但體能下滑的老將。喜愛歸喜愛,現實卻是,職業足球講究“用最合適的人做最需要的事,光靠情懷撐不住長遠。
還有一點必須承認,面對主場作戰、士氣高漲的對手,比賽難度確實擺在那里。但難度不是借口,比賽的主動權應該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一個成熟的球隊,不應該在領先后變得保守、縮手縮腳,結果反而讓對方抓到機會。說到底,優勢再大,如果心態和執行力跟不上,很容易“煮熟的鴨子飛了。這不是偶然,而是隊伍整體狀態和內部磨合的必然反映。
對于球員個體,尤其是外援,拼勁和態度值得肯定。他們遠離家鄉來中國踢球,既是職業選擇也是情感投入。可如果團隊整體不給力,個人努力就難以轉化成團隊成果。這話聽著有點扎心,但確實如此。防線的松懈、協作的缺失,不是靠一個人能補得上的。職業聯賽的規律就是如此——誰都指望不上誰“單騎救主。
站在評論員的角度,我更愿意支持那些在逆境中敢于調整、敢于試錯的教練和球員。規矩不能亂,職業足球的底線是尊重比賽、尊重對手、更要對得起球迷。山東泰山不能再靠過往的成績自我安慰,只有真正把每一場球當成新的起點,才有可能走出低谷。反之,每次丟分都歸結于運氣或裁判,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
最后還是想提醒所有關心泰山隊的人:足球歸根結底比的是體系、比的是態度。任何時候都別讓“優勢在手變成“集體無解。三分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職業舞臺上沒有誰能隨便贏球。靠的是腳踏實地,一分一分拼出來。理性看待勝負,守住公平和尊重,才是中國足球該有的樣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