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杯臨近,中國男足新名單一落地,關于換帥、陣容調整和“老將離開的話題又被推上風口浪尖。實事求是講,這些年國足風雨飄搖,球迷的耐心和信心都被反復考驗。可站在今天看,這次大名單背后的“變與不變,其實藏著不少中國足球的老問題,也有幾分當下環境的無奈。
說回本次名單,時間點選在世界杯出局之后,多少帶著點“不得不變的意味。老將缺席,新面孔上位,教練組也有了大幅度調整。有人說“這是新氣象,也有人惋惜那些功勛球員不再被召喚。可細想下來,中國足球的換血,真是今年才有的事嗎?這幾年,主帥來來去去,球員上上下下,幾乎每屆大賽前后都要來一次“痛下決心。但“陣容大換血四個字,背后到底有多少成分是主動求變,又有多少是時勢所迫?這些問題,每次都被討論,每次又沒能真正說清楚。
我個人感受最深的,其實是“規矩不能亂這句話。足球是講究體系的運動,靠一兩個人的更替,很難根本解決問題。光看名單,誰進誰出,是不是年輕,是不是歸化,說到底只是表象。真正決定一支國家隊底色的,是教練的用人邏輯、管理團隊的協作氛圍,以及背后那套長效選拔、淘汰、激勵的體系。不是說傳奇球員離開就一定是進步,也不是新鮮面孔就天然能帶來希望。中國足球曾經吃過“只看成績只換人的虧,喜愛歸喜愛,規矩還是不能亂。特別是教練組的變化,外籍主帥帶中方助手,這里面有太多利益和文化的博弈,遠非簡單“換個人就能解決。
再說球員名單。誰都知道,挑選國家隊球員,是個“眾口難調的活兒。無論是主力守門員還是鋒線、后防,每個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理想十一人。但現實往往殘酷——有的人狀態起伏大,有的人受傷,有的人和主帥理念不合,有的人純粹是處在周期調換的邊緣。其實,這不是國足獨有的煩惱,放眼世界強隊,陣容調整也是常態。區別在于,很多成熟足球體系里,大名單之外的球員依然能在聯賽、青訓等平臺良性流轉,不至于一落選就“人走茶涼。中國足球目前這點,仍然差得很遠。
說到底,既然選了新教練、換了新陣容,就應該給他們時間和空間。新帥首次帶隊作戰,未必要馬上“見分曉,但至少要有自己的章法,不能讓外界看不懂。球迷的期待值得尊重,但國家隊的運行邏輯不能變成誰喊聲大就聽誰的“民意工程。年輕球員能不能扛起大旗,老將會不會再歸隊,這些都該交給體系和比賽結果去檢驗,而不是靠一時的情緒起伏來決定。
最后還想提醒一句,足球是競技,更是職業,是國家的門面。每一次換血、每一次名單調整,都不該變成“誰進誰出的口水仗,更不該讓規矩和秩序為情緒讓路。中國足球之路很長,成績起落要接受,體系建設不能松懈。希望這一次的變化,能多一點理性、少一點喧囂,把握好分寸,別讓換血跑偏成走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