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韓利明 上海報道
“家里兩個孩子接連中招,老大還沒好利索,老二也被傳染了”“寶寶痛得連奶都不肯喝”“最近幼兒園出現了好幾例皰疹性咽峽炎,我們娃也被傳染了,痛到哇哇哭,好不容易睡著又疼到哭醒”……連日來,不少寶媽在社交平臺傾訴孩子感染皰疹性咽峽炎的經歷。
7月1日,中國疾控中心官微也發布文章指出,隨著夏季氣溫的攀升,門診來了不少因發燒、嗓子疼痛就診的小朋友,很多孩子甚至疼得連水都難以下咽。經醫生診斷,皰疹性咽峽炎是主要“元兇”。
不過也有不少家長陷入困惑,孩子罹患的到底是皰疹性咽峽炎還是手足口病?“6月25日夜里開始低燒,帶去醫院檢查說是病毒感染,開了藥回家吃。到幼兒園后,老師說隔壁班有小朋友皰疹性咽峽炎,讓我多觀察。兩天后孩子咳嗽加重,30日上午突然高燒到39°,到醫院后發現嘴里、手上起泡泡,今天全身起紅疹,感覺像是手足口病,但醫生給的診斷是皰疹性咽峽炎。”
對此,中國疾控中心也指出,雖然皰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均由腸道病毒引發,且都伴有發熱出疹癥狀,但二者存在明顯差異。皰疹性咽峽炎患兒大部分高熱,皰疹部位集中在口腔咽峽部,嚴重并發癥和重癥情況較少;而手足口病發熱溫度較緩和,皰疹部位除口腔外,手部、足部、臀部、軀干也會出現,且重癥比例相對較高。
此外,兩種疾病的病原體也有所不同,皰疹性咽峽炎主要由 A 組腸道病毒引起,常見為柯薩奇病毒 A 組的特定型別(2、4、6、10和16型);手足口病的病原體除 A 組腸道病毒外,B 組腸道病毒中的埃可病毒和柯薩奇病毒 B 組也較為常見。
起病急驟,但不必過度緊張
皰疹性咽峽炎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小兒常見傳染病,多發于夏季(5~8月),6歲以下兒童尤為易感。發病初期,患兒多突發高熱,體溫在24至48小時內升至峰值,最高可達39℃-41℃,同時伴有頭痛與劇烈咽部不適。嬰幼兒常因疼痛出現嘔吐、拒食,甚至引發高熱驚厥;年齡稍大兒童及成人則表現為劇烈咽痛、四肢肌肉酸痛、厭食乏力等癥狀。
臨床檢查可見咽部充血,咽峽部出現直徑約1-2mm的灰白色散在皰疹,周圍環繞紅暈。發病2-3日后,皰疹逐漸增大并破潰,形成黃色潰瘍。該疾病傳染性極強,主要通過糞- 口途徑、呼吸道飛沫以及接觸傳播,在幼兒園、早教機構等人員密集場所極易暴發流行,急性期患者與病毒攜帶者均為傳染源。
值得注意的是,皰疹性咽峽炎具有自限性,病程通常為7天左右,多數患兒預后良好。不過,若兒童出現持續高熱(體溫>39℃,或>38.5℃持續超3天)、神經系統異常(出現嗜睡、嘔吐、肢體抖動等)、心衰前表現(呼吸心率加快、四肢發涼等),可能短期內發展為重癥,需立即送醫。
上海百匯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李霞向21世紀經濟報道進一步介紹,“皰疹性咽峽炎是一種主要由腸道病毒引起的良性疾病,有20余種腸道病毒血清型可導致該病,以柯薩奇病毒A型最常見。其臨床表現為發熱和口咽部出現疼痛性丘疹-水皰-潰瘍性口腔黏膜疹。”
“皰疹性咽峽炎通常起病急驟,伴隨高熱(38.9℃-40℃),偶可高達40.6℃,發熱可能伴有抽搐。在不能用語言表達的嬰幼兒中,常見厭食、嘔吐和易激怒/易激惹,可單獨或合并出現。較大兒童還可能訴不適、頭痛、咽痛、吞咽困難和腹痛。”李霞表示,該疾病通常為良性,病程持續時間短暫,大多數患兒給予支持性治療后可完全康復。
“臨床上主要采取對癥治療,同時患兒確診后需注意隔離,避免交叉感染。”中國疾控中心發文指出,對于體溫38.5℃以上患兒,可先采用物理降溫,也可遵照醫囑使用退熱藥物;飯后用淡鹽水或生理鹽水漱口,低齡患兒可以使用棉簽蘸生理鹽水擦拭口腔;同時注意休息且清淡飲食。
“皰疹性咽峽炎雖起病較急、傳染性強,但絕大多數患兒經科學護理與對癥治療后預后良好,家長們不必過度緊張,只需在患病期間悉心做好家庭護理,如密切監測體溫、加強口腔清潔、調整飲食結構等,便能有效緩解孩子不適,助力其早日康復。”中國疾控中心文章顯示。
科學預防與疫苗研發并行
日前,廣東疾控也發出預警,廣東省已進入皰疹性咽峽炎的高發季,6歲以下學齡前兒童易感染,家長需強化預防措施。
在日常防護層面,應嚴格落實勤洗手;對于發病患兒,應居家隔離2周,防止病毒傳播;定期使用含氯消毒劑對玩具、餐具消毒,衣物進行暴曬殺菌;在疾病流行期,盡量減少前往人員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密閉場所。
疫苗預防同樣是關鍵一環。中國新聞網消息也顯示,由于EV71腸道病毒是重癥皰疹性咽峽炎的最主要病原體,故接種疫苗可以減少重癥皰疹性咽峽炎的發生。
目前國內已有多款EV71疫苗獲批上市,不過其適應癥均用于預防EV71 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2015年底,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的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人二倍體細胞)率先上市,適用于6月齡至71月齡的EV71病毒易感人群,是全球首款針對 EV71 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的創新疫苗。
2017年,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的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Vero細胞)獲批上市;科興旗下的益爾來福?于2016年上市,最初適用于6月齡至3歲兒童,2021年將適用年齡范圍擴展至6月齡至71月齡。
李霞解釋,“皰疹性咽峽炎多數由柯薩奇A組病毒引起,癥狀相對溫和。其并發癥很少見,幾乎僅見于由EV71引起的皰疹性咽峽炎。EV71疫苗的主要優勢在于預防重癥病例。接種疫苗后,即使兒童感染了EV71病毒,發展為重癥的概率也會大大降低。但不能預防其他腸道病毒(包括柯薩奇病毒A16型等病毒)感染所致的皰疹性咽峽炎。”
由于引發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類型多樣,研發多價腸道病毒疫苗迫在眉睫。
“根據最新消息,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期批準可開展二價國產疫苗Ⅲ期臨床試驗。該疫苗可預防由腸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薩奇病毒16型(CA16)這兩種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也將對由這兩種主要病原體引發的皰疹性咽峽炎產生良好的預防作用。”李霞進一步指出。
在疫苗研發進展方面,不少藥企正在競速。2024年9月,科興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研制用于預防腸道病毒A71型(EV-A71)和柯薩奇A16型(CV-A16)所致手足口病的二價腸道病毒滅活疫苗Ⅱ期臨床研究盲態數據審核會和揭盲會成功舉行。揭盲初步結果顯示,SINOVAC科興二價腸道病毒滅活疫苗按照0,1月免疫程序接種,在6~71月齡兒童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此外,康泰生物在2024年年報中披露,用于預防腸道病毒EV-A71、CV-A6、CV-A10、CV-A16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的四價腸道病毒滅活疫苗(Vero細胞)處于Ⅰ期臨床試驗階段;用于預防腸道病毒EV-A71、CV-A16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的二價腸道病毒滅活疫苗(Vero細胞)已取得臨床試驗批準通知書。
不過頭豹在2024年初也有分析指出,未來手足口病疫苗行業格局中,一方面,產品迭代更新緩慢,在可預見的期間內暫無重磅產品上市,行業競爭格局將保持穩定。另一方面,受市場成熟度較高、研發周期長、疫苗接種需求放緩等因素影響,企業布局手足口病疫苗行業將會慎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