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觀新聞》等媒體7月1日的報道:近日韓國首爾及首都圈地區正面臨大量“愛情蟲”出沒的情況,這些小家伙攪得當地居民和游客不得安寧,相關話題也迅速引發熱議。
看到這里,可能很多朋友都會納悶什么是“愛情蟲”,這名字很多人應該都是第一次聽說,其實這種蟲子的學名長鉗襀毛蚊(Plecia longiforceps) ,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雙翅目毛蚊科襀毛蚊屬。但雖然它們屬于毛蚊屬,卻并不是蚊子,不會吸人或動物的血,因此也不用怕它,其傳播疾病的可能性也較小。
愛情蟲的身體主要為黑色,翅膀透明且帶有褐色的翅脈。體型小巧,成蟲體長僅5至6毫米 ,不仔細看,很容易被忽略。之所以被賦予“愛情蟲”這個浪漫的名字,是因為它們在飛行時交尾,雌雄會緊緊連在一起,仿佛一對永不分離的情侶,在空中翩翩起舞。
這種昆蟲偏愛潮濕且高溫的環境,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迎來繁殖高峰期。在此期間,它們大量涌現,密密麻麻地出現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幼蟲時期,它們以腐爛的草和污泥為食,在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中扮演著“清道夫”的角色,幫助分解有機物質,促進生態平衡,對環境有益。
盡管“愛情蟲”無毒,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直接威脅,但它們成群飛行的習性實在令人困擾。首爾的大街小巷、公園、商場外等公共場所,到處都是它們的身影。它們還特別“熱情”,頻繁停留在人體及衣物上,讓人渾身不自在。許多市民出門如同“打仗”,不斷揮手驅趕,卻怎么也趕不完。
社交媒體上,民眾紛紛吐槽,有人崩潰表示每天都像在拍恐怖片,還有藝人在唱歌時也被它們“包圍”,嚴重影響活動進行。
據首爾市害蟲研究所調查,“愛情蟲”在“令人恐懼和不適的昆蟲”排名中位居第三。首爾市政府已接獲超過9000件相關投訴,數量是去年的兩倍?!皭矍橄x”爆發主要是因為它們超強的繁殖力和充足的食物來源。適宜的氣候條件下,雌蟲能大量產卵,短時間內種群數量呈爆發式增長;城市中各類有機垃圾、污水坑洼等為幼蟲提供了豐富食物,進一步助長其繁衍。
為解決這一問題,首爾市積極行動,在多處熱點地區設置誘捕燈與漂浮式陷阱。誘捕燈利用昆蟲的趨光性,在夜間吸引“愛情蟲”,將其捕獲;漂浮式陷阱則設置在水面,針對在水邊活動繁殖的成蟲,效果顯著。相關部門還加強城市清潔,及時清理垃圾、污水,減少其滋生地。預計“愛情蟲”的群聚現象將在7月上旬逐漸減退。
在我國,很少有人會把長鉗襀毛蚊說成是愛情蟲,它也并非罕見物種,其分布范圍較廣。從南方的海南我國的北部以及東北地區都有它們的蹤跡。在海南,溫暖濕潤的氣候為其創造了良好生存環境,它們在當地生態系統中默默發揮作用。
為防止“愛情蟲”這類昆蟲泛濫,我們可以從多方面入手。環境治理至關重要,定期清理積水、垃圾,保持環境干燥清潔,減少其繁殖場所;家庭可安裝紗窗、紗門,物理隔離阻擋它們進入室內;戶外活動時,穿長袖長褲,使用含有避蚊胺、驅蚊酯等成分的驅蚊產品。對于大面積蟲害,可采用生物防治,如引入其天敵,或使用環保型殺蟲劑,但要注意對環境的影響。
韓國首都圈“愛情蟲”爆發事件,為我們敲響警鐘,提醒我們關注城市生態平衡與昆蟲防治。在全球化背景下,物種傳播速度加快,只有提前做好預防和應對措施,才能更好維護城市環境與居民生活質量。
消息來源:《上觀新聞》7月1日報道《韓國首爾愛情蟲爆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