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美國不敢炸三峽大壩?不夸張的說,只要美國人想活著,就不敢對三峽大壩下手,美國不敢動三峽大壩不是因為他們心慈手軟,而是因為代價太大、風險太高,他們根本承擔不起!
1992年,黃萬里先生表示:三峽大壩即便建成,早晚會被炸掉!
黃萬里是誰?中國著名水利工程學家,那是中國水利工程界的“大?!?,即便是國外一些專家,聽聞黃萬里先生的名號,也是一萬個打從心眼里的敬佩。
可沒想到,就是這樣一位學貫中西、名揚內外的專家竟然對三峽大壩的修建從一開始就持反對意見,甚至,當中國工程師們完成這一“世界奇跡”之后,黃萬里先生卻又再次語出驚人。
那么真的如黃萬里老先生所說,三峽大壩的修建,到最后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嗎?
毫無疑問,三峽大壩是世界上“十大奇跡”之一,建造完成初期,舉世聞名,一眾西方國家更是震驚得張大了嘴巴,目瞪口呆。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站和清潔能源生產基地,中國在建造之前,就經過了深思熟慮,也考慮到了諸多難題以及其建造背后的巨大“破壞性”,但中國還是義無反顧的修建了,這是為何?
原因或許很簡單,修建三峽大壩工程,利大于弊!
其實早在1919年時,孫中山先生就曾在《實業計劃》一文中提出了建造三峽大壩的偉大“構想”。
但當時正處于民國時期,國家動蕩不安,這一計劃礙于時代背景,最終并未實施,而這一擱置,就是很多年。
直到新中國成立后,修建三峽大壩這一偉大構想才再一次被正式提上了日程,以孫中山先生提出的寶貴思想和理論基礎作為實踐的前提,在黨和國家的大力支持下,三峽大壩終于決定動工了。
然而,在三峽大壩修建之前,卻遭到了一人的嚴厲駁斥,此人便是中國著名水利專家黃萬里,黃萬里先生一生致力于水利工程,可能走過的路比一些人吃過的飯都多。
大家都牟足了勁兒想要修建三峽大壩,黃萬里先生的做法卻“南轅北轍”,對此,黃萬里先生給出了自己反對的理由,是處于以下幾個方面:
經濟方面的考量,當時新中國剛經歷改革開放不是很久,國家經濟發展雖然提上了日程,但修建三峽大壩耗時耗錢耗力。
環境與生態方面的擔憂,黃萬里先生表示修建三峽大壩可能會導致水庫泥漿堵塞重慶港,對未來20年的發展沒有好處。
同時,黃萬里先生也給出了自己的觀點與想法,認為中國一旦建設三峽大壩,且建設成功之后,就會成為美國嚴厲打擊的對象,美國極有可能做出決定炸毀三峽大壩。
對此,黃萬里先生也給出了一個替代方案,先行修建虎跳峽水電站,再考慮三峽大壩的建議,然而,這一替代方案被舍棄,這是為何?
黃萬里先生雖然做出了分析,但他并未進行實地考察,一切言論都建立在理論之上,并無任何實踐,因此被眾人視為“杞人憂天”,且分析的過于“片面”。
2006年,三峽大壩修建完成,這一龐大的工程歷時12年,三峽大壩總投資954.6億人民幣,安裝32臺單機容量70萬千瓦的水電機組。
三峽大壩的修建,解決了諸多的問題,20世紀,長江流域多次發生特大洪水,這一自然災害帶來的后果是什么?
房屋被淹沒、沖毀、倒塌,數萬名群眾流離失所、無家可歸;農田被徹底淹沒,群眾顆粒無收,一年的努力付諸東流,食不果腹。
雖然當地政府在發生特大自然災害之后立刻做出行動,但人為的力量相較于大自然的“狂怒”,顯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三峽大壩修建完成之后,這些問題迎刃而解,當地群眾不用再整日整夜提心吊膽過日子。
與此同時,三峽大壩還能為能源稀缺的地區進行運輸電力,讓各個地區平衡發展,如今三峽大壩建成多年,在國際社會上的表現十分驚人。
當初黃萬里先生提出美國早晚要炸毀三峽大壩,如今,美國為什么遲遲不敢行動?
看看中國如今的發展,還是當年那個備受欺負的國家嗎?誰若是敢對三峽大壩出手,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是否能夠承受的住中國的反擊。
黃萬里先生的擔心不無道理,但那是因為當時中國的綜合國力、國際地位都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可今非昔比,中國早已經不是當初的中國。
信息來源:共和國足跡——1994年:高峽出平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官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