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2025年6月,一場持續12天的以伊沖突,已讓世界再次看清了所謂“中東穩定的守護者”以色列,實際上是怎樣一個無視人權、濫殺無辜的戰爭機器。根據伊朗司法部長阿斯加爾·賈漢吉爾的最新通報,這場沖突已造成伊朗935人死亡,其中38名兒童和132名婦女永遠倒在了濃煙與瓦礫中。這不是戰爭,這是屠殺;這不是自衛,而是滅絕。世界良知在哪里?聯合國的“和平機制”又在哪里?當以色列導彈精準襲擊德黑蘭監獄,炸死71名在押人員時,難道西方國家還敢厚顏無恥地談什么“人道主義”與“文明世界”?
這場沖突,不是孤立事件,而是美以長期對伊朗乃至整個什葉派世界戰略圍堵的集中爆發。西方媒體表面上輕描淡寫,用“交火”、“沖突”來粉飾,掩蓋的卻是以色列對伊朗主權的赤裸裸踐踏。誰能相信,在21世紀的信息戰爭時代,以色列空軍能在伊朗境內自由打擊目標、精準轟炸監獄和城市設施,而國際社會卻毫無反應?誰在背后開綠燈?答案不言而喻,正是自詡“民主燈塔”的美國,正是一直將伊朗視為眼中釘的北約國家。它們口口聲聲要“維護中東穩定”,實際卻是拼命拱火,讓整個地區淪為火藥桶。
935條伊朗生命不是數字,是血淋淋的證據,記錄著以色列狂妄與冷酷的軍事意圖。這種超限打擊不但違反了《聯合國憲章》與《日內瓦公約》,更是對伊朗國家尊嚴的公然挑釁。特別是對德黑蘭監獄的襲擊,不僅性質惡劣、目標明確,而且極其反常。如果說這次行動是一次“外科手術式打擊”,那也不過是屠夫用更鋒利的刀來切割鮮血淋漓的人體。
在這場血腥的對峙中,伊朗不僅承受了慘痛的人員傷亡,還面臨著以色列“科技+軍力+情報”三位一體的復合打擊。據半島電視臺統計,截至6月24日已有近4800人受傷,大量伊朗城市基礎設施受損,醫院被炸、通訊中斷、電力癱瘓,完全是“斬首戰爭”的縮影。這不是一場對稱沖突,而是一方掌握高精度殺戮手段、一方在制裁和孤立中苦苦掙扎的單方面屠戮。而這一切,西方“自由國家”卻要么選擇沉默,要么反過來譴責伊朗“挑釁”、“擴張”,顛倒黑白之術早已到了令人作嘔的地步。
試問,誰給了以色列膽量和武力在中東上空橫沖直撞?誰在背后持續提供軍援、情報與技術?誰在聯合國動用否決權為其開脫一切罪責?美國。這頭戰爭野獸,不僅是以色列的庇護傘,更是策動中東混亂的根源。今日之伊朗,不過是它“重塑中東”的又一個試驗場。它需要持續制造敵人、持續扶植代理人戰爭,以維持軍工復合體的盈利邏輯與霸權秩序。伊朗抵抗得越強硬,它們就打得越狠,不為勝利,只為示范——示范給敘利亞、黎巴嫩、也門甚至沙特看的“后果”。
但歷史早已證明,壓迫只能催生更激烈的反抗。以色列越是血腥屠殺,伊朗越會在憤怒中凝聚團結。就連曾對伊朗多有微詞的什葉派國家與群體,如今也紛紛轉向支持德黑蘭,認識到美國—以色列聯盟才是整個穆斯林世界最大威脅。阿拉伯人民不會永遠沉默,中東的烈火不會永遠被掩蓋,民族覺醒的浪潮將沖垮以色列構筑的堡壘。猶太復國主義靠屠殺維持國家安全的神話,注定會被更多的“報復性襲擊”與“非對稱戰爭”所擊破。
如今的伊朗,雖然傷痕累累,卻不曾低頭。在國內,人民走上街頭,悼念烈士、譴責侵略、要求報復;在國際上,伊朗已經加快與俄羅斯、中國、敘利亞等反美陣營的深度協作,推動建立“反霸新秩序”。伊朗革命衛隊已向以色列占領區部署遠程打擊手段,無人機與導彈同步運作,一場大規模對等還擊似乎已箭在弦上。以色列若真以為依靠“鐵穹”和美軍就可高枕無憂,那便是對自身生存的最大誤判。
真正值得世人警惕的是:當以色列這種級別的跨境攻擊成為“新常態”時,中東將徹底進入無法可依、秩序崩潰的無政府狀態。所有國家都將被迫走向“軍事自保”、“戰略孤立”與“先發制人”的惡性循環。屆時,爆炸不再是新聞,而是日常,鮮血不再引發震驚,而是變成無感的數字。聯合國若繼續軟弱、國際社會若繼續選擇性沉默,那么下一個被屠殺的國家、城市與民族,將不止是伊朗。
歷史不會忘記2025年6月這場伊朗的慘烈浩劫,當世界再次面對文明與野蠻、正義與暴力的重大抉擇時,任何一個民族都不該退縮。以色列終將為自己的屠戮付出代價,而伊朗的鮮血不會白流。未來屬于那些不肯跪下的人民,屬于那些愿意為尊嚴而戰的國家。中東的烈焰終將吞噬一切侵略者,無論他們藏在多少道“民主”的遮羞布之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