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刷到一條消息,泰國政壇發生了大地震。憲法法院下令暫停總理佩通坦行使職權,這位年僅39歲的女總理,上任不到一年就遭遇了政治生涯的最大危機。
而這一切,竟源于一通被泄露的電話。
事情要從上個月說起。媒體突然曝光了佩通坦與柬埔寨前領導人洪森的通話錄音。
電話中,她親昵地稱洪森為“叔叔”,請求對方幫忙緩解泰柬邊境緊張局勢。
更爆炸性的是,她將泰國陸軍東北部司令本辛稱為“瘋子”和“政府的對手”,還直言軍方是“麻煩制造者”。
這段17分鐘的私人通話被公開后,立即在泰國政壇投下炸彈。
軍方高層震怒,民族主義情緒瞬間被點燃。
執政聯盟第二大黨“自豪泰黨”迅速宣布退出政府,起草不信任動議,指控佩通坦“威脅國家安全”。
火上澆油的是柬埔寨方面的反應。
洪森在6月27日專門跑到柬泰邊境,開啟了一場長達四小時的直播發布會。他情緒激動地指責:“他信父女背叛我、背叛泰國!”聲稱錄音是因為之前就遭他信家族“背刺”,這次特意用手機自動錄音功能留證。
他否認主動泄露錄音,但承認將錄音轉發給了柬埔寨高層約80人,“或許是其中有人對佩通坦的言論感到憤怒才曝光”。
這場外交風波迅速演變為國內政治危機。6月19日,36名參議員聯名向憲法法院提交請愿書,指控佩通坦違反憲法和道德規范。今天,憲法法院作出裁決——暫停她的總理職權。
佩通坦的身份背景讓這場危機更加復雜。作為前總理他信的小女兒,她背負著家族的政治宿命。
2024年8月,前任總理賽塔被憲法法院裁定違憲解職后,年僅38歲的佩通坦當選總理,成為泰國史上第二位女總理和最年輕的總理。
他信家族已經出了四位泰國總理,前三位全都被各種方式趕下臺,似乎難逃政治魔咒。
面對危機,佩通坦的危機公關顯得力不從心。她在記者會上含淚道歉,解釋稱使用親屬稱謂是泰國政治傳統,對軍方的批評只是“談判技巧”。
但民眾并不買賬——最新民調顯示她的支持率暴跌至9.2%,創下歷史新低。
6月28日,曼谷街頭出現她執政以來最大規模的反政府抗議。約6000名抗議者聚集在勝利紀念碑要求她辭職,其中大多是過去反對他信的“黃衫軍”成員。
抗議領袖放話稱,如果佩通坦拒絕遵守停職令,“抗議活動將會升級”。
佩通坦似乎有所準備。在停職決定公布前,她已向泰王提交新內閣名單,安排自己兼任文化部長。這一精心設計被解讀為“留后手”——即使總理職務被暫停,她仍可以部長身份出席內閣會議,保持政治影響力。
這次危機表面看是外交風波,實則暴露了泰國政治的結構性矛盾。
佩通坦代表的為泰黨與軍方-保守勢力的角力從未停止。軍方長期把控邊境事務,而佩通坦繞過軍方直接與洪森溝通,觸動了最敏感的神經。
陸軍總司令帕納上將在通話泄露前就曾“戰場抗命”,單方面關閉泰柬邊境22個檢查站,暴露了軍政矛盾的公開化。
泰國政治的“民主-威權”循環再度顯現。自1932年建立君主立憲制以來,泰國已經歷過13次成功政變和無數次政治危機。每一次文人政府與軍方的沖突,都可能成為新一輪循環的起點。
佩通坦在危機中曾引用父親他信的名言:“政治就像騎自行車,必須不斷前進才能保持平衡。”如今,她的政治自行車正行駛在最崎嶇的路段。
經濟層面也在付出代價。政治不確定性已導致泰國投資者信心指數連續下滑,金融市場動蕩不安。分析機構警告,泰國經濟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出現“技術性衰退”。
他信家族的命運懸于一線。就在佩通坦停職的同一天,她的父親他信因涉嫌“冒犯君主罪”出庭受審。
他信曾于2015年接受韓國媒體采訪時發表爭議言論,如今舊案重提。
洪森甚至在直播中翻舊賬,稱去年探望他信時發現他“裝病”,“合影時故意戴上頸托偽裝”。這些指控無疑給這個政治世家蒙上更深的陰影。
憲法法院的停職令只是開始。根據程序,法院可能退回申請要求補充資料、受理申請進入審理程序或不受理申請。
若最終判定違憲,佩通坦將徹底失去總理職位;若證明清白,她仍可復職。但無論結果如何,這場危機已重創其政治威信。
泰國政治這出大戲,從不缺少戲劇性轉折。
一位年輕女總理、一段泄露的通話、一場四小時的跨國直播、一次憲法法院的裁決——這些元素交織成泰國政壇的最新風暴。
當佩通坦含淚道歉時,人們看到的不僅是一位政治新星的隕落,更是這個國家民主制度在軍方、王室與民選政府三角關系中的艱難求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