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月開始國家要搞殯葬改革了,這回政策挺實在的。過去土葬火葬老有爭議,現在政府說啥都行,但得環保。農村城市一起改,重點建公園似的生態墓地,以后下葬方式多了,還能拿補貼。
這次中央文件明確說要推進生態安葬,補貼也到位了。在北京選樹葬能拿五千塊,海葬直接八千。上海生態葬的家庭還能參加集體祭奠,政府出面組織。這些錢不是白拿,得選環保的方式,骨灰撒海里或者埋樹下都不占地方。
農村老墳地不能再亂建了,不能占耕地也不能搞豪華墓。新政策規定統一規劃區域,以前的老墳要慢慢遷,政府還給補搬家費。現在好多村子開始建生態墓園,樹底下埋骨灰盒,牌子做小點就行,不用花哨。
火葬補貼也漲了,基礎火化費用國家給一千到三千。要是再選生態葬,還能多拿錢。浙江一些地方樹葬免費存骨灰,湖北送紀念牌。農村老人有養老保險的去世后,除了正常補助還能疊加火葬補貼,算下來負擔少很多。
之前有的地方蓋"活人墓",現在不讓了。政府派人跟村民聊,說與其建空墓不如多照顧老人。有些風水先生轉行設計生態墓碑,石頭小點但刻名字,既省地兒又不失傳統。
現在北京上海這些城市早開始試點,效果不錯。生態葬地越來越多人選,感覺國家在幫大家省錢的同時也保護環境。農村老人現在擔心的事兒少了,兒子不用再為葬禮發愁,政策直接兜底。
補貼細則每個地方不太一樣,但基本方向都明確。比如林間葬要用地可降解盒子,海葬用特殊容器,材料都是環保認證的。城里人可以選擇把骨灰撒在江河湖海,農村直接埋樹下,長出新樹也算紀念。
最近村里開了會,說老墳遷移會慢慢來,不會硬趕人。有困難的還能申請補助。好多老人聽說能拿錢換環保方式,也就同意了。現在年輕人覺得挺好,傳統習俗可以保留,但得換個辦法。
新政還有個細節,生態墓區會建紀念墻,想祭拜不用非得到墓地。政府開發的小程序能掃墓,上傳照片文字都行。老一輩擔心忘不了親人,但看著年輕人用這些新方式,也慢慢接受了。
現在全國都在建生態安葬點,像公園似的有花有樹。有人擔心沒人管理,其實政府專門招了維護人員。定期修剪植物,清理墓區,比以前散墳雜亂好多了。
農村宗族那邊也有調整,族譜改成電子檔,立碑尺寸受限制。但重要信息都保留著,祭祀儀式照常,就是場地變了。有些村集體種紀念林,每棵樹下放個二維碼,手機掃能看到逝者信息。
總的來說這次改革給的選擇更多了,特別是經濟上減輕了壓力。雖然有些人還是不舍得改傳統,但看補貼這么多,也愿意試試新路子。現在就等七月份正式實施,具體怎么操作再看通知。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