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晚,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頒獎典禮現場,臺上一片燈火輝煌,童瑤穿著黑禮服,從容優雅地走向話筒。
她不是獲獎者,卻成了全場焦點。
作為電視劇單元評委之一,她站在臺前,為“最佳女主角”頒獎。
但真正引發熱議的,不是她的禮服,不是她的發言,而是她的座位。
她——坐在陳寶國旁邊,白玉蘭的評委C位。這個位置,是權威、是肯定,也是爭議的源頭。
胡杏兒都被安排在最邊角的位置,童瑤卻成了中心。
于是,問題來了:她憑什么?
01|出生普通,卻一路靠近“章子怡”
童瑤,1985年出生在云南昆明。
家境普通,父母都是本地干部,既不是藝術世家,也沒什么背景。她的起點不高。
不過從小模樣出挑,初中時參加文藝表演,被老師一眼相中,推薦她報考藝校。
高中那年,她帶著“章子怡翻版”的外號考入中央戲劇學院,一進學校就成為校花級別的存在。
她不是那種第一眼驚艷的美人,但有種“清貴感”,耐看、有氣質。
入學后,班里男生追她的不少。
但她只和一個人在一起了——張默,張國立的兒子。
結果這段戀情,成了她演藝之路上最大的一場災難。
02|被打上熱搜,卻差點就此涼涼
2003年,童瑤還在中戲讀大三。
某天,她滿臉傷痕地被送進醫院,額角腫脹,眼圈烏青。消息一出,娛樂圈嘩然。
施暴者是她的男友張默。
張默被開除,張國立出來道歉。
可就算真相大白,童瑤依然沒能贏得太多同情。
輿論反轉得極快。
張默說她“有問題”“不干凈”“靠潛規則上位”。坊間開始瘋傳她和某中戲老師有不正當關系。
沒人再管她臉上的淤青,所有人盯著的是她的私生活。
她沉寂了整整五年。
沒有戲拍,沒有通告,連學校老師都不敢找她演戲,怕惹上麻煩。
那個時候,她已經不是“章子怡的影子”,而成了“被打過的女學生”。
03|一段姐弟戀,改寫了她的命運
2013年,有人拍到童瑤和一位成熟男士在咖啡廳約會。
這個男人,叫王冉。圈外人,財經出身,畢業于哈佛,業內有名的投行大佬。年長她17歲。
2019年,他們在意大利低調結婚,沒發聲明、沒拍婚紗大片,只請了少數朋友見證。
婚后,童瑤的資源忽然“開掛”。
她先后參演《如懿傳》《大江大河》《三十而已》《心居》等一線項目,角色個個重要,戲份吃重。
外界開始議論:是不是靠老公?
她沒回應,也沒爭辯。
她唯一做的,就是拍戲、拍戲、再拍戲。
04|拿下白玉蘭,卻引來鋪天蓋地的質疑
2019年,《大江大河》播出。
她演的是宋運萍,一個溫婉沉靜、家庭至上的姐姐。
劇播后,她拿下了白玉蘭最佳女配。
2021年,《三十而已》熱播,她演顧佳。
觀眾愛這個角色,聰明、獨立、有手段,也有底線。
角色出圈了,童瑤也跟著火了。
這一年,她擊敗了熱依扎、閆妮、倪妮,拿下白玉蘭“最佳女主角”。
可是獎杯到手那一刻,質疑聲也一同而來。
有人說:“顧佳是個好角色,不等于童瑤是好演員。”
有人說:“熱依扎演得更扎實,童瑤太靠人設了。”
甚至還有人開貼討論:“她就是資本力捧的顧佳專業戶。”
那幾年,她的確戲不斷,角色卻幾乎雷同:顧佳、顧清俞、顧茉莉……
不是全職太太,就是職場媽媽,不是賢妻良母,就是婚姻受難者。
角色越來越像,觀眾越來越膩。
《心居》《小日子》收視還行,口碑卻一般。
這一次,當她以“評委”身份亮相白玉蘭,又一次引發軒然大波。
05|這次坐C位,真的配嗎?
白玉蘭獎評委合照公布,童瑤緊挨陳寶國。
陳寶國是誰?
電視劇屆的“神”,拿獎無數,從不炒作、無緋聞、德藝雙馨。
童瑤能坐在他身邊,外界一下炸了鍋。
有網友說:
“她自己還在被爭議,評什么別人?”
“要真評演技,胡杏兒不比她穩?”
話雖刺耳,但不得不說,童瑤的江湖地位,如今確實有了。
胡杏兒出道早、演技穩,卻還沒入圍過白玉蘭。
童瑤拿下“雙料視后”,手握大IP、資源不斷,確實在資歷和“資本認可”上走在前面。
至于是否“實至名歸”?觀眾心里早有評判。
06|《微暗之火》撲街,她又演回了顧佳
去年年初,童瑤主演的《微暗之火》開播。
劇里她演小鎮美女“南雅”,丈夫暴力,生活壓抑,成為萬眾議論的對象。
設定很有潛力,故事也有張力。
但觀眾最大的問題是:她不像“南雅”。
這個角色應該是美得張揚、風情萬種,卻受盡誤解和壓迫。
可童瑤的臉太寡淡,眼神太疲憊,完全沒有“萬人迷”的氣場。
大家說得最直白的一句:“這還是顧佳,只不過搬去了鄉下。”
劇播后反響一般,不溫不火。
一邊是形象氣質不貼合,一邊是演技缺乏突破。
童瑤陷入了“千面顧佳”的泥潭。觀眾已經看膩了。
07|站上評委席,她得自己先過得去
坐評委席的人,得能服人。童瑤有演技,但還不穩。有流量,但不多。有獎項,但爭議大。
她像一個被推到高位的棋子,不甘、不怯,但也未穩。
她有過沉淪,也有過爆紅。她知道鏡頭下的溫度,也懂流言蜚語的冰冷。
可她還不夠圓熟,不夠全面。
白玉蘭評委不是終點,而是一次考驗。
她需要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代表作。
不是顧佳第二,也不是“都市情感三部曲”的續集。
是能撕掉標簽、刷新認知的那種。
08|現狀:爭議未消,路還很長
從“中戲受害者”到“章子怡翻版”;從“無戲可拍”到“白玉蘭評委”;童瑤這條路,走得驚心又漫長。
她不是天賦型選手,也不是情緒型演員。
她靠努力,也靠選擇。更重要的是,她不輕易認輸。
她現在不算狀態最佳,但依舊有機會。
如果她肯冒一次險,哪怕去演個反派、演個中年失意女工,只要撕掉顧佳的影子,她就還有翻盤的底氣。
臺下不是沒有掌聲,只是觀眾想看的是新的童瑤。
一個脫離舒適圈、不再重復的童瑤。
評委席上的她,讓人看見了她的分量。
可真正決定她路還能走多遠的,還是下一部戲。
走出顧佳,童瑤才算真的站穩了。
她的麻煩,從來不在別人嘴里,而在角色里。
能不能走出來,得看她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