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再說美軍沒有衰敗,我就跟誰急!
別的不說,光是這艘號稱“性能世界第一”的美國DDG1000驅逐艦,如今卻滿身銹跡,就足以說明問題。
即便沒有生銹,其防空能力和對海打擊,跟中國055大型驅逐艦相比,也根本談不上優勢,更別提碾壓。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也被稱作DDG-1000,是美國海軍為實施“由海到陸”戰略而打造的全新一代隱身驅逐艦。
它既融合了濱海戰斗艦所強調的近海靈活作戰能力,又兼具“宙斯盾”驅逐艦在防空反導上的強大體系化作戰能力。
說白了,美軍當初就是想整一個全能選手。
既能在近岸砸場子,又能在大洋秀肌肉。
從武器配置來看,DDG-1000配備兩門155毫米AGS先進艦炮,可發射射程高達150海里的陸攻彈頭,為登陸部隊提供遠程火力支援。
此外,艦上還配備有80個通用垂直發射單元,可發射“標準”系列防空導彈、“戰斧”巡航導彈等,具備較強的防空與對地打擊能力。
乍一看,這配置堪稱豪華。
然而,現實卻狠狠地打了美軍一記耳光。
由于DDG-1000上的火炮,需要使用特制的火箭助推制導炮彈。
而這種高技術炮彈的價格高達80萬美元。
即便是財大氣粗的美國海軍,也經不起這樣的消耗。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由于預算超支和戰略調整,美軍已將DDG-1000的一門艦炮進行了拆除,安置了12枚高超音速導彈。
從戰略角度看,DDG-1000是冷戰后美國軍事狂熱時期的產物。
當時美國自信爆棚,自認為可以“全球打誰都能贏”,于是便推出了“從海上打擊內陸”的高概念作戰思想。
在沒有對手對稱威脅的背景下,DDG-1000的確代表了技術上的“無敵”。
隱身能力好、雷達反射面小、具備一定的電磁武器擴展潛力、再加上先進綜合電力系統,幾乎就是為未來戰爭量身定做。
造價方面,據說單艘DDG-1000的造價超過75億美元。
原計劃,美軍是要建造32艘的。
然而由于造價太高,最終僅建成3艘。
當初,美國設想的主要對手是缺乏對稱威脅的中小型國家。
然而,面對中國這樣擁有完整且先進的海防體系的國家,DDG-1000的優勢蕩然無存。
原因很簡單,中國的近海防御體系已經高度成熟,完全具備“區域拒止”(A2/AD)的戰略威懾力。
從東風-21D、東風-26等“反艦彈道導彈”,到鷹擊-62、鷹擊-18等遠程岸防巡航導彈;
從空基反艦體系,到海天一體的預警網絡;
再加上,天波超視距雷達、反隱身雷達等新技術的運用,這些手段全都對隱身艦形成了天然克制。
在這種環境下,DDG-1000若膽敢靠近中國海岸,不僅難以發揮其火炮射程優勢,反而會成為高價值目標,面臨被飽和攻擊的風險。
更不用說,中國海軍的055型驅逐艦在防空、對海打擊和綜合戰斗力上全面超越DDG-1000,且造價更低、性價比更高。
香港《南華早報》報道,中國單艘055大驅的造價僅需60億人民幣(約合8.3億美元)。
與美國DDG-1000的75億美元相比,是多么的物美價廉。
而且055型驅逐艦配備112個垂直發射單元,創造了人民海軍艦船垂發單元的數量之最,搭載鷹擊-18反艦導彈、“紅旗”系列防空導彈等,火力配置靈活且強大。
相比之下,DDG-1000的80個發射單元和昂貴的炮彈顯得捉襟見肘。
更重要的是,055型艦艇的設計更加務實,適應現代海戰的需求。
而DDG-1000卻像是脫離現實的“技術試驗品”。
所以,如今DDG-1000上的銹跡,不僅僅是金屬的腐蝕,更是美軍衰敗的鐵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