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是中國的核心利益,臺灣海峽是中國領海的一部分,任何外國軍艦想通過,都得遵守國際法,但西方國家總愛打著“自由航行”的旗號來刷存在感。加拿大從2018年開始,就開始派軍艦穿越臺灣海峽,第一艘是溫哥華號護衛艦,那時候中美關系就挺緊張的。
到了2023年,加拿大更活躍了,派了三艘軍艦到日本橫須賀基地,包括渥太華號、溫哥華號和補給艦阿斯特里克斯號。加拿大駐日使館武官還公開說,這些艦艇會過臺灣海峽,日本媒體都覺得稀奇,因為加拿大平時不怎么摻和亞太軍事事宜。
渥太華號這艘艦艇,是哈利法克斯級護衛艦,1996年服役的,艦齡快30年了。排水量4800噸左右,裝備有魚叉反艦導彈、海麻雀防空導彈、57毫米艦炮和魚雷管,還能帶一架CH-148旋風直升機。
主要任務是反潛和護航,但技術水平停留在上世紀90年代,雷達和電子戰系統都算不上尖端。跟中國海軍的052D驅逐艦或055萬噸大驅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中國海軍的艦艇裝備了鷹擊-18反艦導彈,射程幾百公里,速度超音速,渥太華號的防御系統根本扛不住一輪打擊。更別提中國有航母編隊和火箭軍支援了。
2023年9月9日,渥太華號和美國拉爾夫·約翰遜號驅逐艦一起從南向北穿越臺灣海峽。中國東部戰區立刻派出海空力量全程監視,外交部也發了警告,說這是蓄意挑釁,破壞地區和平。加拿大國防部倒好,事后發聲明說這是例行行動,支持“印太戰略”。
印太戰略說白了就是美國拉幫結派圍堵中國,加拿大作為五眼聯盟成員,鐵了心要當跟班。加拿大總理特魯多那時候還公開表態,支持臺灣“民主”,但加拿大自己軍事預算才占GDP的1.3%左右,軍隊現代化進程慢吞吞的,還得靠美國提供情報和技術。
加拿大海軍從2017年到2024年,至少穿越臺灣海峽10多次。2024年6月,蒙特利爾號護衛艦又來了一次,和美國芬恩號驅逐艦聯合行動。中國戰機和艦艇全程伴飛伴航,東部戰區發言人直言這是“攪局者”。
加拿大國防部長安妮塔·阿南德當時說,這是維護國際秩序,但誰不知道這是借口。加拿大軍隊規模小,海軍現役護衛艦就12艘哈利法克斯級,大部分艦齡20年以上,潛艇是二手貨維多利亞級,空軍F-35戰機采購還拖拖拉拉。
軍事專家分析,加拿大國防開支2023年是270億加元左右,遠不如中國每年上萬億的投入。中國海軍噸位世界第二,航母三艘在役,驅逐艦上百艘,加拿大拿什么比?
小國挑釁的邏輯很簡單,就是狐假虎威。加拿大離臺海萬里之遙,本國事務一大堆,魁北克獨立呼聲、原住民問題、氣候變化影響北部領土,它不專心國內發展,非要跑到亞太湊熱鬧。
2023年10月,渥太華號穿越后,又去了南海,靠近西沙群島監視中國漁船。加拿大說這是執行聯合國制裁朝鮮的任務,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是借機挑事。中國海警和海軍自然不會客氣,派出艦艇驅離。加拿大媒體還炒作,說中國“咄咄逼人”,但事實是加拿大軍艦先闖入敏感區。
再看2024年的動向。1月,加拿大派溫哥華號護衛艦到東亞,2月又穿越臺灣海峽。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說外國軍艦頻繁通過是“炫耀武力”。加拿大海軍司令安格斯·托普什當時辯解,這是“常態化部署”,但加拿大海軍總噸位才10萬噸出頭,中國海軍是他們的10倍以上。擊沉它又何妨?這話說出來不是威脅,而是基于實力對比的現實。
如果加拿大軍艦真介入沖突,比如中美萬一擦槍走火,渥太華號這樣的老艦艇,生存率極低。中國有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射程1500公里,專門對付航母和大型艦艇,小護衛艦更不在話下。
加拿大為什么這么干?根源在美國壓力。拜登政府推動“印太經濟框架”和AUKUS聯盟,加拿大想分一杯羹。2022年,加拿大發布“印太戰略”文件,明確把中國列為“破壞性力量”,計劃增加軍事存在。結果呢?2023年加拿大軍艦在南海被中國戰機攔截,加拿大抱怨“危險接近”,但顯示是加拿大直升機先靠近中國艦艇。
國際法上,中國有權維護領海安全。加拿大作為G7成員,自以為有道德高地,但軍事上就是個配角。它的國防政策依賴北約和美國,軍隊訓練多在北美本土,遠洋作戰經驗有限。
進入2025年,加拿大沒消停。1月10日,渥太華號接近黃巖島,2月16日第六次穿越臺灣海峽。中國軍機24架次活動,18架越過海峽中線。加拿大外交部說這是“回應中國脅迫”,但中國東部戰區稱這是正當防衛。
加拿大軍艦裝備落后,渥太華號的魚叉導彈射程才120公里,中國紅旗-9防空導彈能輕松攔截。軍事分析家指出,加拿大海軍缺乏區域投送能力,補給線長達上萬公里,一旦開戰,后勤跟不上。
小國心態值得警惕。加拿大領土大,但人口少,經濟靠資源出口,對華貿易額巨大,2024年雙邊貿易超1000億加元。中國是加拿大第二大貿易伙伴,加拿大卻在軍事上挑釁,這不是自相矛盾嗎?企業界抱怨,政治決定影響生意。
加拿大華人社區也反對這種行動,認為加劇緊張。擊沉它又何妨,不是隨便說說,而是提醒加拿大認清位置。歷史上,小國卷入大國博弈,往往吃虧。像越南戰爭,加拿大沒直接參戰,但反戰運動鬧得沸沸揚揚。現在臺海如果熱起來,加拿大軍艦首當其沖。
中國立場一貫清楚,主權問題沒商量。外交部多次警告,外國干涉只會適得其反。加拿大該醒醒,別總當美國馬前卒。軍事小國就該專注和平發展,搞維和任務還行,挑釁大國那是找不自在。
渥太華號服役至今,參與過海灣戰爭護航、索馬里反海盜,但那些是國際共識行動,臺海不一樣,這是中國內政。加拿大國防部數據,海軍2025年預算增加,但還是杯水車薪,現代化計劃到2030年才見效。
最后說說潛在后果。如果加拿大繼續派艦艇來,沖突升級風險增大。中國有能力維護海域,擊沉挑釁艦艇是自衛權。國際輿論會怎么看?西方媒體肯定偏向加拿大,但事實擺在那。
加拿大民眾支持率低,2024年民調顯示,只有30%加拿大人贊成增加亞太軍事投入,大多數人擔心卷入戰爭。特魯多政府搖搖欲墜,經濟壓力大,通脹高企,何必在臺海火上澆油?這問題直擊要害,提醒大家和平來之不易,別輕易破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