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距離9月3日還有不到兩個月,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的大戲即將上演,各國領導人的出席名單著實讓人好奇。
普京早就確認要來北京了,可日媒突然爆出特朗普也想參加的消息,這下好了,日本那邊直接慌了神。
三巨頭真要在天安門前同框?日本到底在怕什么東西?
特朗普真要來中國了?
特朗普訪華的消息一傳出來,國際媒體的反應就像炸開了鍋。
按照日本共同社的爆料,中方正在計劃邀請美國總統參加這次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活動。消息雖然還沒得到官方確認,但各種跡象表明,這事兒八九不離十了。
你要知道,特朗普這人最喜歡熱鬧和排場了。2017年他跑到巴黎參加法國巴士底日閱兵,那股興奮勁兒到現在還讓人印象深刻。更別說,他在自己生日那天還搞了場美國歷史上第一次閱兵儀式,雖然效果嘛...說出來都有點尷尬。
當時的畫面確實讓人哭笑不得。觀眾稀稀拉拉坐不滿,士兵們步伐散亂得像散步,還因為天氣原因取消了大半節目。特朗普站在臺上的表情,活像個被潑了冷水的孩子。
現在機會來了,中國的閱兵可是世界級的視覺盛宴。對特朗普來說,這不光能刷一波國際存在感,還能在國內制造"強人外交"的形象。
當然,美國內部對這事兒也不是鐵板一塊。盧比奧這些鷹派明擺著不樂意,他們擔心特朗普訪華會釋放錯誤信號。但問題是,特朗普什么時候聽過這些人的?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的回應也很有意思,"目前沒有可以提供的信息",這種官方措辭你懂的,既不否認也不確認,留了無限想象空間。
說起來,比特朗普更確定的是另一位老朋友。
這位老朋友當然就是普京了
普京訪華的消息早就板上釘釘了,而且這次的安排相當不一般。
全俄電視臺報道稱,普京將在8月31日至9月3日進行為期4天的友好訪問。你要知道,自從2012年普京再次當上總統后,他在外國停留超過3天的情況屈指可數。這次破例,足見對中俄關系的重視程度。
4天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前兩天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峰會,第三天進行重要雙邊會談,最后一天當然就是重頭戲閱兵了。這種高密度的外交安排,在普京的訪問史上都算史無前例。
更有意思的是,這已經不是普京第一次參加中國的反法西斯勝利紀念活動了。2015年的時候,中俄雙方就相互參加了彼此的勝利70周年慶典。那次普京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的畫面,至今還讓西方媒體心有余悸。
時隔10年再次參加,對俄羅斯來說也是個難得的學習機會。畢竟中國的閱兵規模和精準度,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普京在今年5月的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上就明確表示,中俄始終攜手并肩,堅定維護偉大勝利的歷史真相。
這種表態可不是隨便說說的。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中俄在歷史問題上的同仇敵愾,本身就帶有強烈的現實意義。特別是面對某些國家試圖篡改歷史的行為,兩國的共同立場顯得格外重要。
要是特朗普也真來了,那這個組合就有點意思了。
中美俄三個大佬坐一桌
中美俄三國領導人齊聚北京,光是想想這個畫面都讓人心潮澎湃。
這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外交活動,而是自冷戰結束以來最重磅的三邊互動。你想想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最大的發達國家、還有橫跨歐亞的戰略大國,三方首腦同時出現在天安門前,這種震撼力是無法估量的。
對美國的盟友來說,這個信號相當微妙。如果特朗普真的參加了中國的閱兵,那就意味著中美關系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緩和的空間。這對那些習慣了中美對抗敘事的國家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
從全球格局的角度看,這次聚會更像是多極世界的一次預演。中國越來越具備主場外交的號召力,有能力組織這種非西方體系內的戰略互動。這對傳統的西方主導秩序來說,無疑是個強烈的沖擊。
而且這次不光是象征意義,實際的政治影響也不容小覷。特朗普如果借此機會與中方高層舉行會談,在經貿、氣候、地區安全等問題上達成一些務實合作,那對整個國際關系格局都會產生深遠影響。
日本現在是真的尷尬了。他們一直試圖在中美俄之間搞什么"等距外交",但如果三國齊聚閱兵,日本的這套外交戰略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既想借助美國制衡中國,又需要避免過度刺激俄羅斯,這種騎墻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了。
但最讓日本睡不著覺的,還不是這些外交層面的考慮。
真正讓日本后背發涼的是歷史賬
歷史問題才是日本最大的心病,也是這次閱兵讓他們如坐針氈的根本原因。
中國的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本質上就是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歷史回顧。而日本對二戰侵略歷史的反省,說句不客氣的話,從來就不徹底。教科書美化侵略戰爭、政客頻繁參拜靖國神社、右翼勢力抬頭,這些問題到現在都沒有根本解決。
如果中美俄三國領導人在閱兵期間發表聯合聲明,重申《波茨坦公告》等國際文件的權威性,明確要求日本遵守戰后秩序,那對日本右翼勢力來說簡直是當頭一棒。他們長期以來試圖淡化侵略歷史的政治敘事,將面臨毀滅性打擊。
更要命的是,日本現在在多個戰線上都很被動。在美日貿易談判中,汽車關稅問題一直談不攏,美國堅持25%的高關稅,日本是打死不同意。在防務開支上,美國要求日本把預算提升到GDP的3.5%,這對日本來說也是沉重負擔。
北方四島問題上,日本和俄羅斯的關系更是劍拔弩張。6月份日本在爭議海域試射遠程導彈,直接引發了俄方的強烈抗議,俄羅斯副外長魯登科警告要采取"全力應對"措施。
在這種四面楚歌的情況下,如果中美俄還要在歷史問題上集體發聲,日本的戰略空間就更加狹窄了。石破茂政府一直在推動的"國家自主化"進程,很可能因此全面破產。
現在的日本,真是進退兩難。選擇強化對美同盟,會激怒中俄兩國;試圖緩和對華關系,又會引發美國不滿。最終很可能陷入"兩頭不討好"的困境。
這就是現實,歷史欠賬遲早要還的。
結語
說到底,這場閱兵的真正意義不在于展示肌肉,而在于重申一個簡單的道理: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當年的侵略者想翻歷史的案,得先問問受害者答不答應。
中美俄三國如果真的在天安門前握手言歡,那傳遞的信號就很明確了:和平來之不易,但維護和平的決心從未動搖。
你覺得,面對這樣的局面,日本還會繼續裝睡嗎?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