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陳琳)7月1日,東城區體育館路街道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活動上發布了街道級黨建品牌“正陽先鋒·體街雷鋒”,構建“黨建+治理+服務”三位一體模式,推動基層治理從“單向管理”向“多元共治”轉變,從“被動響應”向“主動服務”升級。
“正陽先鋒·體街雷鋒”黨建品牌,深度融合東城區“正陽先鋒”黨建品牌核心要義與體育館路街道地域特色,形成“1+1>2”的品牌疊加效應。正陽先鋒,取自東城區正陽門“中正和諧、陽光向上”的文化寓意,象征街道黨建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彰顯“首善之區”的政治擔當;體街雷鋒,立足體育館路街道實際,以雷鋒精神為內核,將“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理念和雷鋒精神的“德治”功能與基層治理創新深度融合,打造具有體街辨識度的精神符號。
全體黨員紛紛表示,將以黨建品牌發布為新起點,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著力發揮基層黨組織堅強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持續豐富完善“正陽先鋒·體街雷鋒”品牌內涵。
活動上,老黨員代表獲頒“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體育館路街道供圖
今年,體育館路街道提出了《矩陣化基層治理模式黨組織建設工作指引》,強化黨組織領導力,通過組織重構、資源整合、機制創新,推動基層治理從“單線管理”向“多維協同”轉型。
體育館路街道自2024年3月以來,持續開展“弘揚雷鋒精神,踐行平凡善舉”工作。為了鼓勵居民隨手做好事、傳遞正能量,街道制作了1600余張“雷鋒式好人好事卡”。這些卡片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對大家善舉的認可和鼓勵。
體育總局社區的費連紅,多年來一直悉心照顧齊大媽和張大爺。四塊玉社區的彭進喜,以身作則,帶動身邊居民一起參與到社區環境整治中來。法華南里社區的張青芝,發揮自己的文藝特長,組織開展各類家門口的演出,豐富了社區文化生活。每一件小事,都彰顯著社區的正能量,推動居民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活動上,老黨員代表獲頒“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
編輯 張磊
校對 穆祥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