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應該只關注兩件事,一件是伊朗和以色列的隔空大戰到底打沒打完,一件就是中美之間的關稅大戰。
而在關稅大戰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我國用稀土出口管控對美國展開有力的反制。
可以說,稀土是我國對抗美國、乃至整個西方霸權的王牌。
但是,指望美國和西方自我反省是不可能,為了維護自己的霸權和國際舊秩序,他們能使出任何下三濫的手段,其中就包括挖我國稀土行業的墻角。
根據近期的公開信息,不但已有多名我國稀土企業的高管跳槽到外國企業,更有甚者,還有人為了一己私利,將我國稀土的機密技術出賣給外國的企業。
那么,我國稀土行業為何能讓美國和西方如此恐懼?
而針對他們不擇手段地竊取我們稀土行業的機密,我國又該如何應對呢?
西方的壟斷
其實,在幾十年前,美國是稀土行業的扛把子。
二戰后,美國的地質學家在加州的芒廷帕斯找鈾礦,卻意外發現這里不是鈾礦,而是一座巨大的稀土礦。未來,這座礦也是西方最大的稀土礦。很快,一家叫Moly Corp的公司就買了芒廷帕斯開采權,準備大干一場。
只可惜,這事兒干得有的超前,當時的工業對稀土的需求量不太大,用的最多的反而是混合稀土制成的打火石。
這玩意兒有啥用呢?
這種火石是稀土元素~鑭和鈰的合金,燃點很低,只要有輕微碰撞,就能出現火花。
最早的時候,這種打火石是用在火繩槍和火繩炮上,士兵帶著用來點燃引信。后來,煙民的打火機用的也是這玩意兒,每次一搓動齒輪,就能冒出來火星子,點燃易揮發的汽油或者是正丁烷。
一直到1960年代,稀土才真正體現出自己的特殊價值,而用途嘛,恐怕很多人都想不到。
是用在哪呢?
答案是彩色電視機!
當初,彩電使用的紅色熒光粉在顯示效果上很暗,可科學家發現如果摻入稀土中的銪元素,顯示效果不但亮度高,而且非常鮮艷。
如此一來,整個稀土行業終于迎來了春天。而美國也通過芒廷帕斯稀土礦成為世界稀土霸主。
進入1970年代,石油精煉行業又大規模使用稀土作為催化劑,芒廷帕斯的礦坑也隨之越挖越大。這使得美國的稀土霸權一直持續到1980年代。
1984年,美國的通用汽車和日本的住友前后腳研制成功使用稀土元素釹的新型磁鐵。這種磁鐵直到現在也是人類能制造出的性能最好的永磁體。
這玩意兒的性能有多強悍呢?
如果你拿著一小塊普通家電里使用的釹磁鐵,它能把半米外的另一塊釹鐵磁直接吸過來,打得你手生疼。曾經有這么一個玩笑,說如果人把兩塊釹磁鐵相隔幾個小時吃下去,這倆小家伙往一塊兒一吸,能造成腸子穿孔。
既然性能這么強悍,這玩意兒的用處有多大呢?
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使全球車企都把省油作為一項核心指標,而釹磁鐵的使用不但能給汽車減重,還能實現省油的目的。
與此同時,軍工行業也開始廣泛使用稀土材料來提高各種武器的性能。美國國防部就是通用汽車下屬稀土材料公司和Moly Corp的大客戶。
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聯軍打出了驚人的戰損比,殲滅了號稱世界第三的伊拉克陸軍10幾萬人,自身僅損失300來人。
而在這場一邊倒的大勝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大部分主戰兵器,比如M1坦克、M2/3步兵戰車、F117隱形攻擊機、各種精確制導炸彈和導彈、愛國者防空導彈等等,全都使用了稀土材料,而且都是用來提高關鍵性能。
可以說,直到海灣戰爭,稀土行業還是由美國和西方壟斷。
那么,我國的稀土行業是怎么干掉他們的呢?
爭口氣
稀土是對17種金屬元素的總稱,這些金屬元素就和孿生兄弟一樣,極難分離。而稀土的廣泛應用,和稀土的分離精煉密不可分。尤其是高科技行業對稀土的純度有著極高的要求。
我國的稀土儲量雖然冠絕全球,但在1970年代之前,我國卻沒有相關的分離技術,能做到的也只是分離出混合稀土,然后做成前文所說的打火石,再高級一些,也就是在鑄鐵和鋼材生產中有一些簡單的應用。
彼時,西方禁止向我國銷售單一的稀土材料,我國只能把稀土精礦低價出口到國外,也就是賣資源,然后再通過一些特殊渠道,花幾十倍的高價進口深加工后的單一稀土材料。
法國有個企業叫羅地亞工業,曾擁有歐洲最先進的稀土分離和精煉工藝,也是歐洲唯一一家能分離16種稀土元素的企業,沒錯,不是17種。
據說,我國曾經計劃購買其技術,但羅地亞工業出價奇高,并且要求我國生產出的深加工稀土必須由它全部收購,再以它的品牌向全球銷售。
由此可見,我國的稀土行業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被西方卡脖子。
那么,這種情況是怎么改變的呢?
這就要說說我國的“稀土之父”~徐光憲院士。
徐院士曾經是北大的教師。1972年,他接到了一項分離稀土的軍工任務,而且難度極大,是要分離釹和鐠。
為了給國家爭口氣,不再受西方欺負,徐院士義無反顧地投入到艱苦的科研工作。
徐光憲在查閱了很多資料后,發現國外同行也沒啥好辦法分離鐠和釹,羅地亞工業也一樣。最終,他決定采取一種前所未有的工藝~萃取法。
但是,在實踐中,這個工藝的難度在于必須要經過上百次的萃取,而且,要把每級萃取串聯起來,才能最終達到99%以上的高純度。
為此,徐光憲無論春秋冬夏,每個星期都工作80多個小時,在經過了兩年的艱苦攻關后,終于將工藝實用化。
1974年9月,徐光憲將這套在試驗室里已經成熟的工藝帶到了包頭的稀土三廠,這家工廠是當時我國稀土行業的領頭羊。
在這里,“串聯萃取工藝”首次進行了工業化的成功實踐。就此,我國打破了國外幾十年對稀土分離的壟斷,實現了我國稀土生產從量到質的跨越式飛躍。
從1990年代開始,我國的單一稀土實現了大規模出口,不但使國際稀土價格大幅下跌,還順便干掉了西方所有的競爭對手。美國在稀土行業的霸主地位也就此作古。
然而,也正是在這段時間,我國國內的稀土行業也正處于野蠻發展時期,不計后果的開采,不但造成了極其嚴重的環保問題,而且使我國稀土產品的出口價格一路暴跌。
在1990年到2005年的15年間,我國稀土出口增長了10倍,可售價卻從每公斤14美元一直跌到了5.5美元,并且,稀土的國際定價權還掌握在西方手里,這使我國淪為了它們的廉價稀土原料供應國。
國家也發現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并出手大力整治國內的稀土亂象。在關停并轉了大批中小野生企業的同時,國家加速稀土企業的聯合重組,還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稀土行業的管理措施。從2006年開始,我國稀土價格終于走上正軌,行業也逐步實現了規范化。
然而,剛解決了這個問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王者
2012年8月,日本的日立金屬針對29家各國的稀土企業,向美國的國貿委員會提出“337”調查申請。在這其中,就有4家我國生產釹磁鐵的企業。
第二年5月,我國的這4家企業不得不向日立金屬妥協,向其交納巨額的專利費,同時,還要從銷售額中給日立金屬提成。
當時,在釹磁鐵材料行業,日本是一枝獨秀的老大。我國企業只能用其專利授權才能生產,而其他企業全都被卡了脖子。
怎么辦?
1985年,王震西43歲。他在杭州一間老破小實驗室里成立中科院三環新材料研究開發公司。這家公司的使命就是推動我國的永磁體產業化。
在實驗室里,王震西帶著同志們在一塊10平米的空地上,用50年代的老設備一次又一次地試驗著世界前沿的永磁體新材料。
有了產品,王震西還要帶隊跑市場。在請客戶吃飯時,他鞠躬,能把腦門磕在桌上。沒錢發工資時,他曾經愁得在西湖邊自己痛哭。
但是,王震西帶著團隊堅持下來了,并使中科三環成為我國首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釹磁鐵的生產企業,終于在高端稀土產品方面打破了國外的壟斷。
此后,中科三環的產品成功打入了歐美和東南亞市場,公司還承擔了國家“863計劃”的一系列攻關項目,并成功在深交所上市。
而王震西就是我國當之無愧的“永磁王”。他也為我國的釹磁鐵稱霸全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對了,還記得前文提到的美國那座芒廷帕斯礦嗎?
Moly Corp在2010年曾經投入巨資,想重啟這座礦,但是,因為我國在稀土行業的霸主優勢,礦山還是連年巨虧。2015年,Moly Corp破產。而我國的盛和資源則收購了芒廷帕斯礦10%的股份,目前,這座礦的精煉工作基本都是盛和資源在做。
特朗普在“二進宮”之后盯上格陵蘭島,也是為了島上那座排名世界第8的稀土礦。而尷尬的是,盛和資源是這座礦最大的股東。
如今,經過了半個世紀的奮斗,我國在稀土行業的采選、冶煉、分離、高端材料加工、高端裝備制造及應用等各個環節和領域,已經建立起全鏈條、全方位的巨大優勢。尤其是在采選和分離工藝方面,更是令世界其他國家望塵莫及。
可以說,這一路走來,我國真是太不容易了。稀土也終于成為我國反制整個西方霸權的一張王牌。
而西方則使出了各種下三濫的手段,企圖挖我國稀土行業的墻角。
能上臺面的手段就是從我國的大型稀土企業挖人。最近幾年,已經出現了我國稀土專家跳槽國外公司的現象。
上不了臺面的手段則是利誘個別我國稀土企業的專家出賣各類核心機密。去年9月,我國安全機關就公布了這樣一起案件。我國某稀土企業的副總為了妻女能在海外定居和區區51萬美元,竟然向國外某有色公司出賣了7項我國稀土行業的國家級機密。
最終,這個賣國賊及其聯系人均被判了11年徒刑。
為了防止稀土核心機密的外泄問題,我國已經重拳出手,
2023年,我國公布了禁止出口的相關技術名錄。今年,我國又要求所有國內的稀土企業必須提交技術專家的名單及詳細個人資料。這項措施的目的就是要密切關注掌握核心技術的專家,以確保核心技術不會外泄。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我國還會出臺更多的相關管控措施。同時,可以相信,西方國家無論動什么歪心思,他們那些見不得人的企圖必定都會落空!
素材來源:
觀察者網丨“中方要求稀土企業上報這些信息,防止機密外泄”
新浪財經丨反制來了!間諜別再偷了,妄想稀土變“西土”
中國青年網丨7項國家機密被境外竊取!國家安全部披露詳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