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首先要自我檢討:
去年夏天,我帶了兩批讀者在云南大理采野生菌,并且通過公眾號宣傳了這一玩法。我錯了,在此向大理蒼山的生態環境道歉,也向受我誤導的讀者們道歉,對不起!
因為像我這樣一批又一批游客涌進大理蒼山采菌子,其中還有很多是掠奪式采摘,當地野生菌的生長環境已遭致嚴重破壞。
再不及時制止,蒼山上的野生菌可真要絕種了……
小紅書上某采菌子領隊發布的廣告
進入6月以來,蒼山上采菌子的游客日常都是這樣的“盛況”,在一些游客扎堆的采菌子路線,說人比菌子多真是一點都不夸張。
在“專業領隊”的支持下,游客們拿著鐵耙子在樹林草叢中掘地三尺找菌子。在帶走無論能不能吃的每一朵野生菌的同時,森林地面的落葉層被反復刨開,真菌深藏地下的菌絲被暴露在陽光下曝曬、枯萎、死亡……
很多人沒想明白,包括我自己在去年也沒意識到的一個問題:
大理的野生菌千百年來被當地人采摘,夏天一場雨又很快長出來滿山滿谷,怎么可能采絕了呢?
的確,常規的采摘,不管是村民采一點野生菌自家吃,還是一筐筐采了拿去市場上賣,都不至于把蒼山上的野生菌采到滅絕。真菌繁衍極快,生態系統也自有修復能力。
但是!自從大批游客鉆進蒼山,把采菌子當成大理旅游“必打卡”的項目,自從大批野生領隊開始在各個平臺招募散客進山采菌,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真菌再強大的繁殖能力,也經不起數以萬計的游客這樣“爆筐”,生態系統再強大的修復能力,也經不起鐵耙子一遍又一遍拉網式地翻掘。
就在去年,采菌子這個活動也才算剛剛火起來。原本是一些游客自發組團請個當地人做向導。后來一些旅居大理的人看到商機,開始在網上組散客團,客均單價從兩三百一路殺到人均二三十,就在一年之間。
到了今年,各路野生向導扎堆在小紅書上發帖攬客,每天進入蒼山采菌子的游客數量保守估計都有上萬人。這還沒正式進入暑假,蒼山距離大理古城比較近的幾座山坡上已經幾乎完全找不到菌子了。
菌絲被破壞,相當于野生菌被“斷了根”,再下雨也長不出來了。
掠奪式采摘破壞了腐殖層下面的菌絲
游客掠奪式采菌子和村民以食用和出售為目的正常采菌子有幾個本質的不同:
第一,正常采菌子只采可食用菌,而游客掠奪式采摘會帶走一切看到的菌子,無論大小,無論有沒有毒,統統放進籃子里,只為了拍照拍視頻的爆筐效果。
第二,正常采菌子在摘走野生菌的同時不會翻掘松針落葉腐殖層,或者在挖走地下野生菌后會順手再把落葉枯草給蓋上,保護好地下的菌絲,這樣下場雨之后還能繼續長蘑菇。
第三,正常村民采菌子總會有漏網之菇,野生菌分布稀疏的地方村民都不樂意去,但游客掠奪式采菌子卻像堅壁清野,一座山坡一天被數百上千人翻找過很多遍,連一絲菌種都留不下來。
正因為有這些本質區別,村民們采菌子上千年還能年年有收獲,但若放任這么多游客涌進蒼山持續掠奪式采摘,沒兩年野生菌就該絕跡了……
野生菌是森林生態系統極其重要的一環。
首先,這些真菌作為分解者幫助把落葉枯枝分解為樹木生長所需的養分,正是在這些野生菌的幫助下,蒼山才能保持郁郁蔥蔥,才能孕育那么多鮮花果實。
然后,野生菌是很多森林野生動物在夏季的重要食物來源,甚至是過冬續命的重要儲備糧。原本人類采走一些容易看見的,留給動物一些不容易發現的,還能勉強維持平衡。現在游客采摘大軍涌入,一朵都沒給這些作為森林原住民的小動物留下。
人類掠奪式的采摘背后,是蒼山野生動物們饑餓的哀嚎。
基本常識在此呼吁:
請游客們進入蒼山旅游式不要采摘野生菌,以觀察、拍照和學習代替采摘;
請游客們實在忍不住想摘一兩朵野生菌時,不要破壞野生菌賴以生存的潮濕落葉環境,不要翻掘落葉層,不要破壞菌絲。
請小紅書等平臺履行社會責任,及時引導規范野生領隊招募采菌子散客團的行為。
請各路采菌領隊們行行好,收手吧!
基本常識在此承諾:
今后由基本常識組織的自然科考活動,包括將于7月8日舉辦的臥龍野生大熊貓科考活動,將嚴格遵守環保規則,不以食用或擺拍為目的采摘任何野生植物和真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