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檢察日報》第10版“地方視窗 ·形象 ”報道《 成都青羊:積極打造“青力辦”檢察服務文化品牌 》。
成都青羊:積極打造“青力辦”檢察服務文化品牌
2025年5月29日,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檢察院開展“攜手關愛、共護未來”檢察開放日活動。
2025年5月23日,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檢察院干警與養老機構負責人交流如何消除安全隱患,守護好“夕陽紅”。
“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匯聚了成都主城區三分之二以上的歷史文化資源,是天府文化蜀風雅韻的重要承載地。近年來,青羊區立足自身稟賦,加快構建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吸引了眾多創新企業和高端人才匯聚。面對訴求多元、矛盾化解挑戰大等難題,青羊區檢察院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融合青羊區得天獨厚的杜甫“憂天下”與文翁“惠蒼生”文化特質,創新“五青”工作法,積極打造“青力辦”檢察服務文化品牌,主動融入“人文青羊·航空新城”建設大局,實質性化解涉案矛盾糾紛,助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提質增效。
“青”近民心仁善鄰
“我堅決不接受道歉、賠償,必須把他抓起來……”青羊區檢察院在辦理一起因情感糾紛、偶發矛盾引發的輕傷害案件時,被害人的堅決態度讓案件辦理一時陷入僵局。承辦檢察官深入分析案件癥結后,結合犯罪嫌疑人范某的法定情節、主觀惡性、認罪悔罪態度、社會危險性等情況,多次對雙方當事人耐心開導、釋法說理,最終被害人表示愿意接受和解。該案經法院審理后,雙方均未上訴。
“王某天天在朋友圈曬名牌包、去高檔餐廳吃喝,卻一直不給我發工資。多謝檢察機關支持我討薪維權,我被拖欠的工資才有了著落。”不久前,一起勞動爭議糾紛案當事人李某向青羊區檢察院檢察官表達謝意。李某從事育兒嫂工作后被惡意欠薪數萬元,多次討薪未果,無奈之下來到青羊區檢察院求助。了解到李某的困境并得知其系西藏軍區某部戰士家屬后,青羊區檢察院深化軍地檢察協作,支持起訴并幫助李某成功追討欠薪5.6萬余元,真正實現案結事了。
據悉,青羊區檢察院在引導開展和解工作過程中,主動融入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格局,與區司法局建立聯動調解機制,促成刑事和解、民事和解、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28件。
“青”力化解聚合力
“我們利用自行研發的‘檢企查’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適時介入王某等39人詐騙案,成功挖出11家以信息咨詢為名的‘空殼公司’。”青羊區檢察院承辦檢察官在介紹辦理的一起貸款詐騙案時說道。
據悉,該案涉及被害人1600余人,涉案金額2400余萬元。辦案中,青羊區檢察院傾力守護百姓的“錢袋子”,將追贓挽損貫穿辦案始終,成功查封價值700萬元的房產2套,追繳贓款80萬元,最大限度維護了被騙群眾的切身利益。
與此同時,青羊區檢察院還調取轄區登記注冊的工商企業信息數據,利用“檢企查”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識別異常“空殼公司”,并移送區市場監管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800家。同時,該院利用模型將轄區企業法定代表人數據與區人社局就業困難人員就業補貼數據、低保補貼數據等進行比對碰撞,發現違規領取補貼線索19條,依法督促追回違規發放的社保補貼4萬元。該案入選四川省檢察院發布的典型案例。
此外,青羊區檢察院立足全區教育資源集中、老齡人口聚集的區情,在辦案同時重點關注“一老一小”等特殊群體,加強檢察環節司法保護,聯合區民政局、區公安分局簽訂《關于進一步強化養老機構安全管理聯動工作的意見》,凝聚養老安全監管和治理合力,切實守護銀發群體“夕陽紅”。與此同時,該院聯合區公安分局、區教育局等單位建立未成年被害人綜合救助機制,織密未成年人社會保護網。
“青”情關愛解民憂
“知責于心,履責于行,不斷增強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為法治擔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這是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對檢察履職提出的重要要求。為搭建好檢民連心橋,發揮檢察機關在社區治理中的法治效能,青羊區檢察院建立“社區檢察官”制度,推動檢察官“進網入格”,深入全區67個居民社區化解群眾矛盾糾紛、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做好群眾家門口的檢察為民服務,解決群眾訴求“最后一公里”,不斷提升街道社區法治建設水平。
“感謝檢察官,不然我們家真的要吵散了。”在辦理88歲高齡王某與其兒子、兒媳借貸糾紛案中,檢察官主動上門釋法說理,將深奧的法理、抽象的規定用“接地氣”的方式講清楚,最終妥善化解了家人之間長達三年的矛盾。
為了以實際行動解決好群眾憂心事、煩心事,該院聯合青羊區委政法委出臺《關于開展“五心行動”強化“社區檢察官”履職的實施意見》,走訪街道綜治中心,廣泛聽取群眾訴求意見,收集法律監督線索,協調解決實際困難,切實當好法律“宣傳員”、矛盾“調解員”、公平正義“守護者”,推進“綜治+法治”融合協作,服務基層矛盾化解大局,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檢察動能,檢察官先后深入社區開展普法宣傳、檢調對接等工作76次。
“青”心檢護強履職
“偷我手機的是個外地游客,我都做好心理準備要拉扯很久,結果案子僅用3天時間就辦完了,效率很高。”一起盜竊案中的被害店主向檢察官說道。
這得益于青羊區檢察院創新并持續深化的“簡案優質辦”工作模式。該院以優化辦案流程、應用智能輔助技術為抓手,以較少檢力專辦危險駕駛類案件,實現該類案件20日內辦結,并拓展適用于幫信、交通肇事等犯罪案件辦理。建立“簡案優質辦”工作模式以來,該院辦理盜竊案217件,幫信案50件,故意傷害案23件,交通肇事案21件。
“自從檢察官來過現場實地勘查后,沒過多久,就聽說古城墻被納入改造計劃,真是太好了。”這是一位居民在聽聞成都古城墻(下同仁路段)被納入寬窄巷子二期升級改造規劃后發出的感嘆。古城遺跡修繕保護是青羊區檢察院“檢察+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差異化發展目標檢察履職服務保障的一個縮影。為提供高質量文旅服務與法治保障,該院建立歷史文脈檢察保護機制,加強歷史建筑活化利用,守護古樹名木,助力“金沙—三星堆遺址”聯合申遺,在檢察辦案中落實保護、傳承和發展文化的歷史責任。立足于“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基本價值追求,該院著力推進民事檢察、行政檢察、公益訴訟檢察一體履職,辦理各類案件571件。
“青”言親語換真心
“這樣普法太‘上頭’了。”日前,參加青羊區檢察院未成年人法治夏令營并觀看普法微動漫《公交車上的怪叔叔》后,多位未成年人興奮地說。該普法微動漫摒棄以往刻板的宣傳方式,“接地氣”地為未成年人講述了生活中若遭遇性侵等不法侵害時該如何自救的故事,該片獲評全國檢察機關未檢工作優秀新媒體作品。
“我們致力于用老百姓聽得進去、看得明白的方式做好法治宣傳。”該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姜學慶在參加2024年四川“她視界”融媒體作品創作大賽頒獎活動時表示。該院讓4位女檢察官講述其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的生動故事,有效傳遞檢察好聲音,展現檢察正能量,拍攝制作的微視頻《法治路上的一抹星光》獲評2024年四川“她視界”融媒體作品創作大賽最佳人氣獎。
據了解,青羊區檢察院近年來不斷拓寬法治宣傳思路,聯合區司法局、成都公交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等單位打造主題普法巴士,相關做法獲“學習強國”報道。該院以辦理的真實案件為藍本,用“青”言親語講述法治故事,拍攝制作的《罪證》《第二十一條》《迷途抉擇》等多部普法作品,先后獲評全國第六屆檢察新媒體創意大賽二等獎、全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微電影(微視頻)征集活動三等獎、全省未成年人公益宣傳創意短視頻大賽一等獎等獎項。與此同時,該院積極邀請檢察志愿者、社區工作者、人民監督員等參加公開聽證、釋法說理等活動,借助第三方力量,從普通群眾的民心民意出發講透法理情理,傳遞對當事人的司法關懷,增加檢察辦案的說服力,推動信訪矛盾在法治軌道上解決。
來源:檢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