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資源普查成果展現場
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
“三大精神”主題紅色資源推介名錄
我縣2處紅色地標入選
分別為
湘鄂贛邊區鄂東南革命烈士陵園
龍港湘鄂贛革命根據地舊址群
湘鄂贛邊區鄂東南革命烈士陵園
湘鄂贛邊區鄂東南革命烈士陵園是為紀念湘鄂贛邊區鄂東南21個縣市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而捐軀的30萬革命先烈而興建的,占地面積427畝,是鄂東南地區規模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園。1989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1995年被湖北省政府命名為“湖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5年被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命名為“國家級國防教育示范基地”,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和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
陵園由園名坊、兩組雕塑群、紀念廣場、紀念碑、紀念館、彭德懷塑像、紀念堂、烈士墓地、將軍墓園、國防教育園、正氣亭、浩然亭等十二個主體紀念設施組成。胡耀邦、李先念、楊尚昆、彭德懷、王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分別為陵園題寫園名、碑名、館名。烈士陵園管理規范、設施完善、綠樹成蔭、環境優美,已成為集瞻仰紀念、愛國教育、國防教育、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教育基地。
龍港湘鄂贛革命根據地舊址群
龍港地區是全國著名的紅色根據地之一。土地革命時期這里云集著中共鄂東特委和蘇維埃政府的48大機關,領導著湘鄂贛邊界21個縣的革命斗爭,當時被譽為“小莫斯科”。這里至今保存著鄂東南特委、龍燕區蘇維埃舊址和彭德懷舊居等革命舊址70余處,其中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16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19處。其中12個舊址集中分布在龍港鎮區600米長的老街(人們俗稱“紅軍街”)。這在湖北省乃至全國范圍內都是一處不多見的革命舊址群。在這些革命舊址中,保留有當年的標語、壁畫近百幅。被專家稱為“天然的革命歷史博物館”和“蘇區文化藝術寶庫”。
在龍港境內,還有六處紅軍烈士墓群,安葬著3011位來自湖南、江西、廣東、湖北等地的紅軍戰士遺骨,其中有石碑墓46冢。龍港也因此被國家文物局的領導和文物專家稱為一座天然的“歷史博物館”。1975年在中共鄂東南特委遺址上修建起龍港革命烈士紀念館,1986年王任重為紀念館題寫館名,1995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湖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3年被黃石市委命名為黃石市黨員先進性教育基地,2009年5月被中宣部公布為第四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