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安逸四川 樂游綿陽 ‖ 一起出發!綿陽12處“紅色地標”等你打卡→

0
分享至



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

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

綿陽

作為重要的國防軍工和科研生產基地

擁有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

在兩彈城

你能感受到老一輩科學家

艱苦奮斗的輝煌歷程

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

在江油紅軍文物陳列館、

北川紅軍長征紀念館

你能從紅色物件中感知長征精神

今天

跟隨小編一起

走進綿陽12處紅色教育基地

追尋紅色足跡,尋找初心印記

感悟偉大建黨精神


游 仙


綿陽市飛龍山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位于游仙魏城鎮飛龍村,魏城鎮飛龍山作為當年紅軍戰斗和生活的地方,留下了大量的紅色歷史革命遺跡。


2015年8月31日,綿陽市飛龍山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建成,先后榮獲“綿陽市黨性教育基地”“綿陽市廉潔文化基地”等榮譽稱號。


共有紅軍紀念館、烈士公祭廣場、紀念碑林等大小點位20余個,設主題廳、紅色火種廳、山河熱血廳、薪傳不息廳、傳承使命廳五個展廳,收存紅軍戰斗生活時期用具50余件,具有較強的“紀念、展示、宣傳、教育”功能,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黨性教育的重要陣地。


安 州


千佛鎮老望溝村“紅色美麗村莊”

位于安州千佛鎮老望溝村,2023年在原有紅色走廊升級改造而成,是集愛國主義教育、體驗、餐旅于一體的紅色文旅產業帶,被評為四川省首批“中小學紅色教育研學實踐基地”。


現有紅軍廣場、蘇維埃政權微景觀帶、紅軍臨時指揮部、紅軍步道、百草園、練兵場等紅色點位。

千佛山戰役紀念館是紅色走廊的核心場館,通過實物陳列、場景復原和多媒體技術,生動再現紅四方面軍與川軍激戰73天的歷史,展現徐向前等將領的指揮智慧。館內收藏的紅軍文物和珍貴史料,成為研究長征歷史的重要實證。



江 油


王右木紀念園

位于江油武都鎮,是為紀念四川馬克思主義運動先驅、四川黨團組織創始人的王右木烈士修建的紀念場所,由烈士故居和紀念館組成,于1991年建成開園。


先后被授予“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四川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等多項榮譽稱號,通過豐富的實物、圖片和情景模擬,生動展現了王右木烈士的成長經歷、革命事跡和崇高精神,激勵著后人傳承和弘揚革命先輩的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紅軍橋

位于江油青林口古鎮,原名“合益橋”,始建于清乾隆年間,為全木結構的風雨廊橋。


1935年春,紅四方面軍隊伍遵照上級命令撤離青林口后,一位留在古鎮居民家中養傷的女紅軍戰士為保護鄉親挺身而出,在合益橋頭壯烈犧牲。

1956年,該橋更名為“紅軍橋”,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紅軍橋承載著紅軍長征時期的歷史記憶,是對青少年和廣大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讓人們銘記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傳承紅色基因。

紅軍文物陳列館

位于江油西山烈士陵園一側,于2011年落成。


以“紅軍在江油”為主題,利用模型、實物、繪畫、雕塑、多媒體等技術手段,集中展示了紅四方面軍1935年在江油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蘇維埃紅色政權,宣傳共產黨政策,鼓勵江油子弟參加紅軍隊伍等活動情況。


該館為江油市紅色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激發黨員、群眾愛國主義情懷,傳承長征精神。


三 臺


三臺紅色交通紀念館

位于三臺潼川古城方家街,是四川省唯一以“紅色交通文化”為主題的紀念館,依托真實地下聯絡站舊址打造。


以“小站點承載大歷史”為特色,展示了交通線路徑及9處聯絡站,用雕塑、復原場景及紅色歌謠等還原歷史,再現土地革命時期川陜蘇區三條秘密交通線的歷史貢獻。作為川陜蘇區“信息生命線”,它不僅是三臺紅色教育網絡的樞紐,更以隱蔽戰線視角填補傳統戰爭史展覽空白。


站內可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重溫誓詞結合史實解讀;也可通過“情報解碼”游戲學習記憶技巧。


梓 潼


兩彈城

位于綿陽梓潼縣,是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舊址,曾完成原子彈、氫彈武器化等國防任務,是“兩彈一星”精神重要凝結地。


其由院部機關舊址、四川兩彈城博物館、航天科技館組成,舊址含院部辦公樓、鄧稼先舊居等參觀點,博物館以實物等展現“兩彈”研制歷程,科技館設沉浸式體驗項目。


被列入“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國家4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等數十項榮譽,成為紅色旅游、研學實踐等首選地。


許州紅軍橋

位于梓潼許州鎮紅軍橋街,原名“復興橋”,是清朝康熙年間修建在玉帶河上的一座石拱橋,橋頭的抱鼓石上有清乾隆三十建橋題記。


1935年4月,紅四方面軍入駐許州,紅軍非常關心群眾安全,關注百姓疾苦,當即對這座橋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和加固,并在兩側石板上雕刻宣傳口號。


新中國成立后,為了紀念紅軍、感恩共產黨,當地群眾將此橋稱為“紅軍橋”,許州紅軍橋為梓潼縣僅存的二處紅軍時期的石刻標語之一。

梓潼縣紅軍紀念園

位于梓潼許州鎮天寶村蘇維埃遺址。


1935年紅軍長征入川,路過天寶駐扎此地成立蘇維埃政權,打土豪劣紳、分土地浮財。紅軍走后,當地首惡反攻倒算,組織還鄉團在此地正殿門口殺害蘇維埃成員十人。


新中國成立后,人民當家作主。為了緬懷革命先烈,弘揚老區精神,再現梓潼革命老區根據地的歷史,反映梓潼革命老區的戰略地位和貢獻,2015年在許州鎮天寶村蘇維埃遺址新建,同時為恢復紅軍遺址,保護革命文物,特在紀念園旁樹革命紀念碑。


鹽 亭


鹽亭縣岐伯鎮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位于鹽亭岐伯鎮龍顧村,基地以袁詩蕘烈士紀念園為核心,以四川馬克思主義宣傳先驅、學生運動領袖袁詩蕘的革命事跡為主線,全方位展示其求學、領導學運、英勇斗爭的生平,并陳列烈士手稿、遺物等珍貴史料。


當地深度融合紅色文化與本地岐伯中醫藥文化。一方面常態化開展黨員干部宣誓、青少年研學活動;另一方面聯動紅色旅游與中醫藥產業。



北 川


北川羌族自治縣紅軍長征紀念館

位于北川禹里鎮,館內珍藏著175件(套)珍貴藏品,紀念館充分發揮教育傳承功能,免費接待廣大參觀者,成為人們了解紅軍長征在北川歷史、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的基地。


紀念館以“紅軍長征在北川”為核心主題,打造“戰略轉移踏征程”“十萬紅軍過北川”“鞏固紅色蘇維埃”“血脈相連共生死”“長征精神代代傳”五大展陳篇章,著重體現長征精神及北川人民對紅軍長征的貢獻,激勵廣大人民群眾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馬槽鄉紅色教育基地

位于北川馬槽鄉,基地擁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紅三十一軍總醫院舊址、全國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村的紅星村,還有全國第77所、綿陽市第1所紅軍小學北川八一紅軍小學。


在保留學校的歷史風貌和紅色文化底蘊基礎上,當地將其打造成獨具羌鄉特色,集教育、培訓、觀光于一體的紅色教育基地,使紅色資源的教育功能和作用得到了進一步發揮。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讓我們開啟一段紅色旅程

探尋紅色印記

傳承革命精神

內容來源:涪江觀察

海報攝影:江油市王右木紀念園 制作:蒲敏

編輯:曹雨婷 審核:譚汝江

如需轉載,請注明以上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綿陽旅游 incentive-icons
綿陽旅游
中國科技城—富樂綿陽歡迎您!
9160文章數 2485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洞天福地 花海畢節 山水饋贈里的“詩與遠方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尔勒市| 乐都县| 凤山市| 隆回县| 和静县| 抚宁县| 衡阳县| 聂荣县| 宁城县| 如东县| 宜兰市| 神木县| 运城市| 赣榆县| 镇平县| 老河口市| 绿春县| 乌什县| 台北县| 西华县| 红原县| 六枝特区| 潞西市| 盖州市| 襄垣县| 迁安市| 新闻| 祁门县| 上思县| 弋阳县| 武宣县| 崇义县| 稷山县| 肇庆市| 漠河县| 荃湾区| 山阳县| 永顺县| 乌拉特后旗| 怀来县| 汶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