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法國總統馬克龍進行了兩年多來的首次通話,系2022年9月后俄法總統首次溝通,此次通話聚焦俄烏停火、伊核問題、法俄關系等多項內容 。
據塔斯社7月2日報道,俄法領導人此次通話距上次(2022年9月11日)已近三年。上次通話時,克里姆林宮提及討論內容包括扎波羅熱核電站局勢、烏克蘭炮擊頓巴斯民用設施,以及后續因西方國家政策失敗的糧食協議前景 。此前法俄領導人電話溝通曾因馬克龍違背保密性、引入記者而中斷,俄總統指出法方未提前告知外人參與。
法國24臺援引法新社、路透社報道,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稱,此次通話時長兩小時,馬克龍呼吁烏克蘭停火并開啟談判以結束沖突,強調法國對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支持 。
克里姆林宮則援引普京表態,稱烏克蘭戰爭是西方政策的直接后果,西方長期忽視俄羅斯安全利益,在烏克蘭打造反俄橋頭堡,任何俄烏和平協議應具“全面且長期性質”,基于“新領土現實”(普京此前曾提烏克蘭需接受俄對部分領土的兼并) 。
此外,通話還涉及伊朗核問題,愛麗舍宮表示馬克龍強調伊朗需遵守《不擴散核武器條約》、與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全面合作,尋求外交解決伊朗核問題、導彈及地區角色等事宜;
克里姆林宮稱普京提及應尊重伊朗和平發展核計劃的權利,雙方決定協調努力、后續再溝通 。
回顧歷史,俄對烏特別軍事行動初期,馬克龍曾多次與普京通話,2022年2月還訪俄,后對話陷入停滯,去年馬克龍對俄立場趨硬,甚至不排除在烏部署 軍隊,不過2024年4月俄前防長與法國防長(馬克龍親信)曾就巴黎奧運會前安全事務會談,系兩國最后一次高層官方接觸。
此次通話引發國際關注,被視為俄法外交互動的新節點 。部分觀點認為,在俄烏沖突久拖不決、伊核問題持續緊張背景下,俄法領導人直接溝通有助于傳遞立場、管控分歧,為地區局勢降溫提供可能。
但也有看法指出,俄法在俄烏沖突根源、領土等核心問題上分歧深刻,馬克龍呼吁停火與普京強調“新領土現實”存在博弈,后續能否轉化為實質進展存疑 。同時,伊核問題涉及多方利益,俄法協調努力能否推動外交解決,也需觀察伊朗、美國、國際原子能機構等各方反應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