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是免費的,不夠吃再添。”自從紅色旅游的種子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生根發芽,朱小紅家的土菜館生意就越發紅火了起來。
“叔,再給我們講講‘半條被子’的故事唄。”來吃飯的客人很多都是奔著“半條被子”的招牌來的。
作為故事主人公徐解秀老人的孫子,朱小紅和家人早已將“半條被子”的種種細節熟記于心,其中蘊含的精神更是被他們視為最寶貴的財富,代代相傳。
01
紅軍留下半條被子
1934年11月,中央紅軍長征突破第二道封鎖后,各個軍團陸續抵達汝城縣文明圩,在文明、沙洲等地進行休整。一個飄著小雨的夜晚,徐解秀家門口突然來了3位避雨的女紅軍。當時的老百姓都很怕兵,聽說紅軍來了甚至躲進大山里。可徐解秀見3位姑娘既好看又和氣,便忘記了恐懼,邀請她們在家中留宿。
說是留宿,但彼時徐解秀家境窘迫。破舊的茅屋里,一張用楠竹釘成的床架幾乎是家里唯一的大件家具。床上墊著稻草、鋪著破席,蓋的是一堆爛棉絮,連一條完整的被子都沒有。好在,女紅軍們的行裝里帶著一條棉被。晚上,徐解秀就和3位女紅軍擠在唯一的楠竹床上,合蓋這一條被子,而徐解秀的丈夫則睡在門口的草堆上“把門”。
年幼的朱小紅第一次聽奶奶講到這兒時,忍不住問:“奶奶,幫助她們,你不怕嗎?”徐解秀思考了一下,十分鄭重地回答道:“也不是說不怕,但她們是紅軍呀,怎能見死不救?”望著似懂非懂的孫輩們,徐解秀繼續回憶著那段她不曾忘記的時光。
雖然相處時間不長,徐解秀卻真切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人與普通百姓的血肉相連。3位女紅軍與徐解秀同吃同住,一起干活兒,空閑時還給徐解秀夫婦講革命道理。短短幾天,他們已經處得仿佛是一家人。
可是,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女紅軍們要上路了,她們決定把被子留下,但徐解秀夫婦說什么也不肯接受。爭執間,一位女紅軍從包中摸出一把剪刀,把被子剪成了兩半,將半條被子留給徐解秀,并對她說,等革命成功以后,一定要送她一條完整的新棉被。徐解秀一句話也說不出,眼淚“嘩嘩”地流了下來……
3名女紅軍借宿時使用的火爐
“那么困難的時候,一條被子她們還要分一半給我。你們兄弟幾個,不要為了一點兒東西爭啊、搶啊,大家都會有的。”每每講完故事,奶奶總會適時地提醒孫輩們要兄友弟恭,而作為結束語的永遠是那句:“一定要跟著共產黨走,共產黨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
孩童時代,朱小紅曾一次次見證了奶奶拿上小板凳坐在村口的小橋邊,滿懷希望等待女紅軍歸來的身影。有時候,他和兄弟們還會跟著她一起。奶奶總是小聲說著:“她們仨怎么還沒有回來看我?”聽得多了,朱小紅忍不住勸說道:“奶奶,別等了。如果都還在世的話,她們也七八十歲了。”
1984年11月,《經濟日報》原記者、常務副總編輯羅開富重走長征路,在沙洲村見到了已經年過八旬的徐解秀老人。她問羅開富:“你能見到紅軍嗎?”羅開富答:“能見到。”她說:“那就幫我問問,她們說話要算數呀,說好了,打敗敵人要來看我的呀!”
1984年11月7日,徐解秀阿婆(中)向記者和群眾講述半條被子的故事。羅開富攝
同年11月14日,《經濟日報》刊登了羅開富撰寫的稿件:《當年贈被情誼深如今親人在何方——徐解秀老婆婆請本報記者尋找三位紅軍女戰士下落》。自此,“半條被子”的故事飛向全國,家喻戶曉。
老一輩革命家鄧穎超、康克清、蔡暢后來看到這篇文章,非常感動,還在全國范圍內幫忙尋找:“悠悠五十載,滄海變桑田。可對那些在革命最艱難的時候幫助過紅軍的父老鄉親,我們永遠不會忘記。請羅開富同志捎句話:我們也想念大爺、大娘、大哥、大嫂們!”
后來,她們還委托羅開富前往汝城縣沙洲村給徐解秀老人送一床被子。朱小紅說:“奶奶是1990年12月走的,被子送到的時候她已經過世10天。雖然有遺憾,但也算是圓夢了。”
2016年10月21日,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講述了這個感人故事:“老人說,什么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也正是這次深情講述,給沙洲村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讓這個小村莊一舉成為人們向往的紅色圣地。
02
黨的關懷鋪就致富路
同一時間聽到這個故事的,還有當時在外打工的朱文萍。她第一時間打來電話:“爸爸,總書記講曾祖母和3位女紅軍的故事了,‘半條被子’走出去了!”
汝城縣委、縣政府抓住機遇,決定大力發展紅色旅游產業。朱小紅很快便接到了政府工作人員的電話。奶奶去世后,朱小紅的爸爸朱中雄和大哥分家,“半條被子”故事的發生地——朱家的祖宅分給了朱中雄。后來,房子又給了朱小紅。“要想沙洲村有大變化,我哪能舍不得一間房子呢?”朱小紅二話不說,便把祖宅里的農具、雜物全都清了出來。
除了貢獻出祖宅外,朱小紅還和自家兄弟們一起當上了景區的協調員,幫助調解景區開發建設過程中的問題。在各種發展政策以及以朱小紅一家為首的村民們的大力支持下,沙洲紅色旅游景區從開工建設到2017年10月接待游客僅耗時8個月,還包括紅色文化陳列館、特色瑤寨、田園綜合體等。短短幾年時間,沙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土坯房、泥濘路變成了白墻灰瓦的瑤寨、寬敞的柏油路……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大為改善。
這樣的日子是包括朱小紅在內的所有沙洲村村民不曾想過的。“種地有產業獎補,兒子在職高讀書免費……”說起黨的好政策,朱小紅滔滔不絕。
待到汝城縣婦聯、縣人社局等部門聯合村支兩委以及駐村幫扶隊,送來技能培訓之時,朱小紅夫婦更是第一時間報名,接受廚師培訓,并將自家房屋及時改造,以便盡快吃上“旅游飯”。
2017年10月1日,朱小紅的土菜館正式開張。游客們紛紛慕名而至,其中不乏國際友人。雖然膚色不同、母語不同,但大家湊在這里,無不想聽朱家人再講講“半條被子”的故事。在聽了朱小紅的講述后,一個非洲女孩更是潸然淚下,直言:“共產黨真的了不起!”女孩告訴朱小紅,她是孤兒,所以更能感受到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之間的感情。
來者皆是客,不管吃飯與否,妻子朱陸英總是熱情地招呼著每一位游客,燒水、泡茶、拍照,有時還要“兼職”講解員。朱小紅開玩笑地說:“她一天比我還忙呢。”土菜館除了朱陸英負責打理外,還雇了幾位村民來幫忙。生意最好的時候,一天要接待400多人。
搬出了祖宅,和朱小紅一家同住的朱中雄也繼續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耄耋之年的他總是早早起床,拄著拐杖回到老屋,掃掃灰塵蛛網、整理整理擺設……8點鐘,準時拉開厚重的木門,迎接從各地慕名而來的游客,義務給大家講解母親和3位女紅軍“半條被子”的往事。
有游客好奇地問當年那“半條被子”現在在哪兒時,老人搖頭嘆息道:“可惜了,紅軍走后,被子被反動派搜出來燒了。”
03
我們的幸福生活
憑著可口的飯菜、公道的定價、熱情的服務,以及“半條被子”的感人故事,到了2019年,朱小紅一家的年收入已經達到15萬元,沙洲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840元,比2014年增加了8600元。幸福的生活日益具象化。
從2016年起,朱小紅多次勸說朱文萍回來:“‘半條被子’的故事不能斷,你們這一代人要把它繼續傳承下去。”朱中雄也一道勸說孫女:“回來吧,把咱們這里的紅色故事講給游客聽。”2017年年底,朱文萍回到了家鄉,并通過層層選拔,成為陳列館的講解員,開始日復一日地為游客們講述著這個溫暖的故事。
2020年9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時,首站就來到了面積不足1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42人的沙洲村,參觀了陳列館,還到朱小紅家看望慰問。聽說朱文萍就在陳列館工作,他特別高興,鼓勵朱文萍這是一份很好的工作,要繼續把紅色旅游發展下去。“過去紅軍給了我們半條被子,現在黨給我們帶來了幸福日子。”面對總書記,朱小紅也道出了自己的心聲。
“看到你們過上好日子,我十分欣慰。”總書記說,“你們家的變化也說明一個道理,共產黨人始終堅持為民服務,承諾了就要兌現。讓中國人民翻身得解放、走上小康幸福路,我們說到做到,一定會堅定不移走下去,踐行黨的誓言和諾言。”
徐解秀一家上世紀80年代的全家福和徐解秀的兒子朱中雄一家于2020年拍攝的全家福
這次令朱小紅永生難忘的造訪,也讓土菜館的生意更上一個臺階。“土菜館成了網紅‘打卡’點,來沙洲的游客很少不來咱家的。”近兩年,朱小紅家的年收入已達到30萬元左右。雖然土菜館掙錢了,朱小紅的腰包也鼓了,但他沒有忘本。每逢中秋節,他總會給村里70歲以上的老人們送去月餅,共同品味這甜蜜的新生活。
不過,要說這甜蜜的日子,朱小紅最想與誰分享,答案不言而喻。為此,他還給總書記寫過一封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要感恩,感恩過去3位女紅軍給了奶奶‘半條被子’,感恩現在共產黨給了我們幸福日子。最后,我們全家由衷地希望和歡迎您再到沙洲來,看看鄉村振興下沙洲的新變化,看看大家過的新生活。”
2021年,朱文萍生下了一對龍鳳胎。因為照顧孩子,她暫時離開了講解員崗位。不過,因為手機里留存了許多原來講解服務過的單位的聯系方式,她依然會幫他們牽線搭橋。
而朱文萍的弟弟、朱小紅的小兒子也默默地將當兵的志愿埋在了心里。作為這個紅色家庭的第4代,他從小便聽著爺爺、爸爸講“半條被子”的故事,待到上學后,還在學校里參演過以它為藍本改編的舞臺劇,扮演羅開富,“畢業后,我想去參軍。為保家衛國出份力。”無需多說,朱小紅和朱陸英一定是他最堅定的支持者。
朱小紅和兄弟們則依然堅守著景區保安工作。朱小紅說,他要守護好沙洲村。“作為徐解秀的后人,傳承好這個故事,守護好這里的一磚一瓦,是我的責任。希望我的兒孫們,繼續聽黨話、跟黨走,講好紅色故事,把紅色基因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部分圖片來源:云報客戶端:【百年黨史】什么是共產黨?半條被子里找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