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太湖學院:打造長三角應用型人才培養高地
在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長三角經濟圈核心地帶,無錫這座底蘊豐厚的百年工商名城,正書寫著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在不久前公布的“2025軟科中國大學排名”榜上,無錫太湖學院位居全國同類高校五強,名列江蘇同類高校第一。在高等教育百舸爭流的時代,無錫太湖學院傳承著無錫“崇文重教”“實業報國”的城市基因,懷揣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赤誠初心,奮楫揚帆,憑借卓越的教育創新實踐與辦學成果,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擁有5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和18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數量在全國同類高校中名列前茅。學校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江蘇省文明校園”等30多項榮譽,成為全國應用型高校改革創新的典范。堅持“應用型、地方性、特色化”辦學定位的無錫太湖學院,是如何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育人之路?讓我們共同探尋這所年輕高校騰飛之路的成功秘訣。
緊扣產業需求 精準布局專業集群
在高等教育同質化競爭日益激烈的浪潮中,無錫太湖學院憑借對區域產業發展的敏銳洞察,走出了一條“專業鏈對接產業鏈”的特色發展之路。學校緊密圍繞經濟發達的江浙滬地區,特別是無錫市“465”現代產業體系,構建了物聯網、智能制造、智能建筑、現代服務、文化創意、健康護理六大專業集群,實現了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的同頻共振和融合發展。
學校秉承前瞻布局、動態調整的原則,創新構建“雙循環驅動”專業優化模型,深度融合地方政府產業規劃數據、行業協會技術發展報告及龍頭企業崗位需求圖譜,精準捕捉產業前沿動態。近十年來,學校前瞻性增設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機器人工程等30多個新興專業,果斷淘汰7個服務方向滯后的傳統專業,確保專業設置始終與區域戰略產業同步升級。目前,學校擁有物聯網工程、機械工程等5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18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形成了以國家級一流專業為引領、省級一流專業為支撐的“新工科、新文科、新醫科”專業矩陣。
為破解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錯位”難題,學校以“企業出題、高校解題”為協同機制,與中興通訊、華潤微電子等行業領軍企業共建了10個特色產業學院。在物聯網工程產業學院,學生從大一開始便有機會參與企業真實項目,親身體驗項目從無到有的全過程,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智能建造學院推動畢業設計“真題真做”比例超80%,許多優秀方案直接進入產業鏈應用,讓學生的學習成果能夠實實在在地轉化為生產力。此外,學校與卓勝微、先導智能等企業合作建成實習實訓基地367個,年均超2萬人次赴基地實踐,真正實現了“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在產業中錘煉。
面對行業細分領域的快速迭代,學校創新開設“智能康養開發技術”“3D技術與智能制造”等12個“微專業”,以短周期、模塊化課程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為學生走向職場蓄能助力,使學生在激烈的就業市場競爭中能夠迅速適應崗位需求,展現自身的優勢和價值。
堅持人才強校 打造高質量師資隊伍
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一支既懂理論又能實戰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無錫太湖學院始終堅持“引育并舉、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建設方針,傾力打造了一支結構合理、業務精湛的師資團隊,為培育應用型人才提供了強大的支撐。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引進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等高層次人才,并聘請徐芑南、繆昌文等10名中國工程院院士擔任特聘教授。同時,學校出臺《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建設與管理辦法》,積極鼓勵教師深入產業一線,目前專任教師中很多是“雙師型”。商學院曹恒山老師在企業掛職期間開發的“智能會計”課程,緊密對接行業最新技術標準,獲評省級產教融合品牌課程,為學生提供了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的優質教學資源。
學校高度重視青年教師培養,將其視為師資建設的關鍵環節,通過“老帶新”導師制、教學競賽、國際研修等一系列舉措,助力青年教師茁壯成長。物聯網工程學院耿淼老師2024年榮獲第四屆江蘇省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2025年又入選“江蘇省教學名師”,其主講的《數據結構與算法》課程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參與完成的產教融合案例也入選教育部優秀案例;會計學院華莎、商學院杜心怡、智能裝備工程學院袁彬等多位老師,先后在江蘇省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斬獲佳績;藝術學院服裝設計系憑借“AIGC虛擬仿真技術賦能服裝設計教育”項目,入選江蘇省教育信息化優秀案例;充分展現了學校青年教師的卓越風采和教學實力。
學校始終堅守教學為本的理念,在職稱評審中加大教學實績權重,全面落實教授為本科生授課制度。近年來,學校獲批國家級一流課程4門、省級一流課程15門,出版校企合編教材51部,其中9部入選江蘇省重點教材。馬克思主義學院吳禹江老師在課程思政說課比賽中榮獲一等獎,以出色的教學成果和深刻的思政教育內涵,詮釋了“教書育人”的真諦。
深化實踐育人 構建優質培養體系
無錫太湖學院以成果導向教育(OBE)理念為引領,構建了“課程筑基—項目提質—競賽拔尖”的三階遞進式培養路徑,讓學生在實踐中練就真本領,提升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
學校全面重構課程體系,實踐教學學分占比超25%,確保學生有足夠的實踐機會和時間。物聯網工程學院與卓勝微合作開發的“芯片封裝測試技術”課程,直接嵌入企業崗位技能認證考點,學生取證率達60%,為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工程制圖課程融入華東區CAD競賽內容,學生獲獎率超55%,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
學校將學科競賽作為能力提升的“磨刀石”,近年來學生在“互聯網+”“挑戰杯”等賽事中屢獲佳績,共獲得省級以上獎項30多項,孵化創業項目291個。畢業生郭長鑫創辦的農業科技企業,成功帶動9000余農戶增收,獲評“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護理專業陳婷參與研發的智能護理床入選工信部《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充分展示了太湖學子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彰顯了學校實踐育人的顯著成效。
同時,學校將“第二課堂成績單”納入學分管理體系,開設志愿公益、勞動實踐等8類素質拓展課程,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校團委積極組織太湖青年支教團,投身“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200余名“太湖學子”愛心接力,十年如一日地奔赴云南、貴州等5個省份的10多個市縣區開展支教活動,用青春和愛心傳遞知識的火種,踐行社會責任。智能裝備學院學生邱濤在江西老家奮不顧身勇救落水兒童的事跡被人民網、新華網、騰訊網、新浪網、澎湃新聞等媒體報道,邱濤被推選為“中國好人”,成為了廣大青年學子學習的榜樣;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畢業生陳滌非捐獻造血干細胞拯救生命,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大愛無疆的“太湖精神”,他的事跡在社會上廣泛傳播,展現了太湖學子的優良風貌和精神品質。
擁抱國際視野 培養跨文化人才
在高等教育國際化浪潮中,無錫太湖學院以開放包容的姿態積極擁抱世界,以創新的思維培養兼具本土情懷與國際競爭力的應用型人才,在2025年6月發布的京領2025中國民辦大學國際化競爭力排行榜中入選全國五強。學校精心構建“1+9+N”國際合作網,即以蘇格蘭學院(教育部批準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為核心,深度聯動英國愛丁堡龍比亞大學、考文垂大學等15所緊密合作高校,并輻射加拿大約克大學、美國達拉斯浸會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全球32所知名學府,形成多層次、寬領域的國際合作格局。各二級學院依托對口合作院校,在課程共建、師資互訪、科研合作等方面開展深度交流,確保國際化辦學理念和實踐能夠真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中外合作項目強強聯合,成果豐碩。蘇格蘭學院(與英國西蘇格蘭大學合辦)目前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和工程管理三個專業,累計引進外方專業核心課程49門,覆蓋網絡安全、5G通信、智能建造等前沿領域,并由英方骨干教師全權授課。學校同步推進外方課程的本地化改造,組織骨干教師參與聯合教研,逐步構建起既符合國際標準又適應本土需求的專業課程體系。西蘇格蘭大學在計算機科學、通信工程、工程管理等領域享有盛譽,其教育學專業排名全英第一,5G網絡研發更是達到歐洲領先水平,與太湖學院的優勢專業深度融合,為蘇格蘭學院注入了強勁的國際化學術基因。
為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全球視野,學校開設《跨文化交流與交際》必修課,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文化之夜”等活動,近三年累計派出1200余名學生赴海外交流學習,讓學生親身感受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魅力,拓寬國際視野,提升綜合素質。畢業生倪瑋辰在考入倫敦大學學院后感慨道:“太湖學院的全英文教學讓我能夠無縫銜接海外學習生活,為我在國際舞臺上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蘇格蘭學院在校生規模已突破1000人。2024年,首屆畢業生中75%赴英完成第四學年學業,其中80%獲得世界前100名高校研究生錄取資格,包括倫敦大學學院(UCL)、倫敦國王學院(KCL)、墨爾本大學、悉尼大學等頂尖學府。這一卓越成績不僅驗證了合作辦學模式的成功,也為學校國際化發展樹立了優秀的典范。
無錫太湖學院積極拓展國際交流渠道,近三年組團出訪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俄羅斯等國30余所高校,接待55批次國外大學校長代表團來訪。2022年,學校與英國西蘇格蘭大學聯合申報的“6G網絡與大數據智能化應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成功獲批江蘇省高校首批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標志著學校在科研國際化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
從太湖之濱到世界舞臺,無錫太湖學院以應用型本科教育為筆,繪就了高水平人才培養的壯麗畫卷,奮進中的無錫太湖學院,正加速建成國內一流、特色鮮明的應用型本科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貢獻更多的“太湖力量”!
轉載自《新華日報》2025年7月1日第8版
WUXI TAIHU UNIVERSITY
來源:《新華日報》
排版:尹樂軒
校對:馮燁茹 霍嘉馨
責編:孫安
審核:許松
▲ 招生季 | 學生組織與社團的百種可能,等你來解鎖!
▲ 招生季|以校訓為翼,太湖邀你共成長!
▲ 招生季|湖韻悠悠,院景如畫
▲ 招生季|學院介紹:商學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