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紅心向黨慶“七一”,不忘初心跟黨走。近年來,嘉定區各級黨組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融合型黨建”為突破口,扎實開展片區黨建、領域黨建、鏈上黨建三大行動,深入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創新實踐,聚力共建現代化新型城市,從中涌現出一批產城融合、新老融合、城鄉融合、同圈融合的生動實踐。結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區委組織部與區融媒體中心聯合推出“融合型黨建?嘉定實踐”系列報道,展現嘉定通過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與創新成果。
春風拂過遠香湖面,泛起圈圈漣漪、蘊藏無限生機。漫步在遠香湖周邊,可以轉角遇見產業園區、悄然邂逅生活街區、隨機打卡服務陣地……產業、城市與人,在這里伴著黨建春風,波頻同步、脈動同拍。聚焦新城核心區產城人融合發展,馬陸鎮黨委緊扣嘉定新城新一輪建設機遇,牽頭探索推進“遠香文化源”片區融委會建設,持續發揮融合型黨建的引領力、穿透力和擴散力,以2.82平方公里“遠香文化源”片區為核心,著力推動產業更有活力、城市更有溫度、生活更有品質,激蕩出一圈圈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城人融合律動“漣漪圈”。
械谷速度:滿足未被滿足的需求
第一圈漣漪的起點是對需求的響應力,進而推動黨建與產業共振。瞄準醫學領域大量“未被滿足的需求”,是械谷“醫生做鏈主、企業做鏈心、政府做鏈長、園區做合伙人”產醫融合發展模式的源動力。與之對應,滿足“未被滿足的需求”也就成了械谷黨建“必答題”,并由此推動“區域—企業—人才”發展需求聯動響應、層層擴散。
從優質醫療服務到院地產業合作再到黨建引領械谷產業社區生態圈建設,隨著區域發展需求重心變化,黨建模式也在2010年瑞金醫院黨委與馬陸鎮黨委結對共建的基礎上不斷延伸拓展。2023年10月,械谷開園。2024年以來加速布局,相繼成立上海械谷“產醫融合”創新發展共同體和馬陸鎮創新醫療器械產業集群黨總支,有效聯動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檢查長三角分中心、市生物醫藥產業促進中心、瑞金創新中心等相關單位部門和全鎮30余家醫療器械相關企業,全力促進“組織鏈、產業鏈、服務鏈、創新鏈、人才鏈”五鏈融合,使得“企業的家、產業的園、人民的城”目標逐步落地、具象。
“我們產品注冊申報存在困難,有沒有專業指導?”面對走訪中企業提出訴求,園區黨組織及時落實“企業吹哨、部門報到”機制,邀請市醫療器械化妝品審評核查中心與企業“面對面”座談,進行全方位指導。為及時解決企業發展“燃眉之急”、更好服務企業人才,“械谷·理想灣”黨群服務站隨之建立,同步集聚瑞金嘉定創新中心、生物醫藥共享實驗室平臺、械谷高端醫療裝備驗證評價中心和市生物醫藥注冊指導服務站嘉定工作站馬陸分站等功能平臺,加速推動創新鏈要素集聚,現已累計協調解決注冊、審批等難題87項。
“在械谷,我們不只是科研伙伴,更像是一家人。”傷骨科研究所的青年人才在一次訪談中提及。為深入推動黨建引領械谷產業社區生態圈建設,2025年,馬陸鎮黨委整合園區、社區、院區、校區等資源,梳理形成33項資源項目清單。2025年上半年,已開展政策指導培訓、創新創業大賽、人才圓桌論壇等各類活動33場、覆蓋3000余人次,此外,健康咨詢、文體活動等越來越多的“軟性服務”加速呈現,人才與馬陸、新城的鏈接也在不斷緊密。
眾治有芳:街區的事成了大家的事
“對哪些服務項目感興趣?”“是否愿意參加街區志愿服務?”“目前洪德路街區存在哪些不足?”2023年5月,一份調查問卷,敲開了洪德路街區沿街單位、居民戶、商戶的“心門”,激活了基層治理的“靜水深流”,泛起了第二圈“漣漪”——帶動力。3800余份回收問卷,既承載了沿街市民群眾的“所思所盼”,也為洪德路街區共治委員會和街區黨支部及時回應街區需求、織密鄰里溝通網絡指明了方向:當年度內就推動街區停車位增設、街心微花園打造、小區二次供水改造等28項民生實事落地。
“書記,你們看,這污水天天淌了一地,這怎么做生意?”,對此,洪德路街區黨支部依托新建立的街委會平臺和街區議事協調機制,第一時間召集商鋪、物業商議,推動問題有效解決。于是,“小小金融家”“寶貝看非遺”、金融科普、反詐宣傳等資源服務在街區匯集,大家都把自己的“看家本領”拿了出來,“鄰嘉市集”“杏林留芳”“遠香芳音”“嘉檢揚帆”等項目紛紛注入,形成了黨建、產業、治理、宜居、文化五大類百余個項目清單。
“急需醫療保障團隊!”街區應聲響應,集結衛生服務站等街區單位,組成“白天使”志愿服務小隊,為“保利之夏”上海國際童聲合唱節提供醫療保障。諸如此類的攜手并進,正是基于線上微信群和線下聯席會的互通有無,以及“要事共商、資源共享、項目共推”三大工作機制,讓守望相助、力量充沛的街區治理共同體從共建協議紙面落到街區街面。
2025年,洪德路街區以“融合型服務”為切口,著眼不同群體需求,開啟了“友好型社區、友好型街區、友好型商圈”新實踐。聚焦一老一小,開設國畫、書法、舞蹈、智能手機操作等興趣課堂,設置一米信箱、親子閱讀點、兒童休息區等友好空間;聚焦騎手小哥,推出愛心套餐、“小哥優惠”、“易送達”小區導引、臨時停車點等服務;聚焦青年群體,推出We11共享辦公空間以及“咖啡文化節”、后備廂市集、非遺文創市集、露天電影等休閑體驗。這樁樁件件的大事小事聚攏起了社區街面的“煙火氣”與“人情味”,讓每個群體都在街區被看見、有歸處,成為共建共享一份子。
會客遠香:滿格的不止于陣地
遠香湖邊清波瀲滟、橫瀝河畔綠水交融,推開了第三圈漣漪——凝聚力。2024年12月的一天,橫瀝河未來坊黨群服務中心熱鬧非凡,室外騎行打卡賽即將出發前往遠香湖和橫瀝河兩岸的6個黨群服務站點和文化陣地,一樓“一河一帶 城鄉蝶變”馬陸鎮黨建引領“橫瀝水脈·城鄉融合”實踐帶主題展上線,二樓馬陸鎮“三個融合”實踐圈座談會如火如荼,15家區級部門、8家駐區單位、11家鎮級單位組成的“遠香文化源”片區融委會成員單位齊聚一堂,共謀“三個融合”新課題。這里不僅是馬陸鎮融合型黨建的“融享灣”黨群服務陣地,也是嘉定區新興領域黨建學院的樞紐陣地。2024年6月啟用至今,這里先后開展各類黨群活動124場,服務3500余人次。
聚焦支撐黨的組織體系全覆蓋,近年來,馬陸鎮對應網格劃分,推進“紅立方 同心圓”黨群服務陣地體系建設,現已建成19個黨群服務中心、45個黨群服務站,139個小微網格黨群服務點,形成“組織就在身邊,陣地抬頭可見”的空間布局。聚焦新興領域群體工作特點和實際需求,設立“暖新第一灣”以及33個“小馬充電站”,涵蓋園區、樓宇、商圈、加油站、項目工地等新興領域,提供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能喝水、累能歇腳等暖心服務。每一個黨群服務陣地都是多彩盲盒,既有大而全、也有小而精,黨建活動、協商議事、事務受理、醫療健康、生活服務、文體休閑、公益互助等服務功能各有特色。
“我是如何成為一名‘指揮長’”“我是如何成為一名‘女單王’”……從物理空間覆蓋到形成化學反應,如今馬陸鎮的黨群服務陣地還在嘗試著“治理學院”“小哥講臺”“小馬直播間”等新探索,讓滿格的不止于陣地,還有雙向服務、雙向治理,著力推動黨群服務從“陣地中心”走到“群體心中”。
從解決一個問題到激活一群主體再到重塑一片生態,從不同主體的心心相融到新城建設的欣欣向榮,融合型黨建在“遠香文化源”片區激起的不只是資源流動的活水、問題共解的浪花,還有高質量發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質生活的同心圓。這份觸手可及、切實可感的生機活力,正是融合型黨建在遠香湖畔寫下的馬陸答卷。
來源:馬陸鎮
編輯:李藍玉
點贊分享給身邊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