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紅心向黨慶“七一”,不忘初心跟黨走。近年來,嘉定區各級黨組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融合型黨建”為突破口,扎實開展片區黨建、領域黨建、鏈上黨建三大行動,深入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創新實踐,聚力共建現代化新型城市,從中涌現出一批產城融合、新老融合、城鄉融合、同圈融合的生動實踐。結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區委組織部與區融媒體中心聯合推出“融合型黨建?嘉定實踐”系列報道,展現嘉定通過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與創新成果。
2024年,嘉定區規上工業累計實現產值4704.5億元,可比增長5.6%,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9個百分點,增幅位居全市工業大區(除崇明外)首位。2025年1-5月,全區工業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實現規上工業產值1807.9億元,可比進一步提升至9.2%。從數據增長到轉型升級的發展歷程,正是“融合型黨建”經濟建設專委會以黨建“破局”重構產業“新生”的生動實踐。
自2022年成立以來,經濟專委會通過“支部聯建、活動聯辦、發展聯謀”三聯驅動,構筑“資源共享、融合驅動、服務高效”的“1+3+N”黨建融合新模式。通過精準對接產業發展特點和需求,發揮資源整合的穿透效應,有效提升了黨建工作的“耦合力”,為區域經濟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塑造新優勢。
“黨建紅”綻放“先鋒彩”
上海市重點企業“服務包”制度是深化政企協同、優化營商環境的戰略性舉措。作為制度執行的中堅力量,服務專員隊伍以“駐企服務、全程跟進”的工作模式,構建起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體系。
經濟專委會創新打造“黨建指導員+服務專員”雙指導模式,形成“政治引領+專業服務”的疊加效應。兩支隊伍既分工明確又協同發力:既當好惠企政策的“宣傳員”,又做好排憂解難的“協調員”,更成為政企聯動的“聯絡員”,推動黨務與政務服務深度融合,為企業發展注入紅色動能。
2025年,上海勝華波汽車電器有限公司通過服務包“一鍵通”專窗平臺發起訴求,希望加快推進智能科技裝備生產制造基地新項目落地,拓展汽車零部件智能設備、車載傳感器、電子產品及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等領域。在獲悉企業訴求后,經濟專委會第一時間聯動相關部門及服務專員,多次上門提供全流程指導。一方面,在企業尚未取得新地塊的情況下,先行支持其在老地塊完成新項目準入并啟動研發,避免項目外流;另一方面,成立攻堅小組駐企服務,全力推動企業用地需求流程,真正實現了“存量資源高效利用”與“新增項目加速布局”的雙贏。該項目建成后,將有力提升區域產業發展與就業水平。
服務專員始終踐行“雙崗雙責”理念,在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積極延伸服務觸角,助力織密黨建服務網絡。當了解到上海同馭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有名工程師因組織關系異地但希望就近參加組織生活時,服務專員立即將其納入流動黨員管理,并通過產業集群黨支部為其搭建活動平臺,讓人才“安業”更“安心”。
2022年以來,經濟專委會不斷探索推進“雙責”“雙聯”“雙融”的“三雙”聯絡機制,持續提升服務能級。目前,318名服務專員組成的隊伍隨時待命,為企業提供定制服務;“服務包”制度已覆蓋區內2104家重點企業,推動政務服務從“最后一公里”到“服務零距離”的質變。
“黨建紅”融出“產業興”
在能源轉型與環保攻堅的時代浪潮中,甲醇汽車產業迎來重要發展機遇。2024年初,當吉利遠程提出在嘉定建設甲醇汽車生產基地時,首個難題橫亙眼前:上海尚未建立甲醇燃料加注與車輛運營的專項政策體系,項目如同無軌之車難覓前路。面對上海甲醇汽車應用基礎薄弱、政策支撐不足的現實困境,經濟專委會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以“黨建+”工作模式打通政策創新堵點,率先突破傳統能源管理范式,在全市首推《嘉定區車用甲醇燃料加注站安全許可與常態監管實施方案》,并參照成品油管理模式鼓勵先行建設撬裝站,明確全鏈條監管審批流程。此舉打造出可復制推廣的政策創新樣本,為全國甲醇汽車試點貢獻“上海智慧”。
首座甲醇撬裝站建設面臨一場復雜的“協同戰”:從用地審批、消防驗收到設備質檢、交通許可等12個關鍵環節,涉及規資、建管、應急、交通等多部門。按傳統審批流程,項目落地至少需180天,但企業亟需半年內投產。面對這一挑戰,經濟專委會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一方面主動對接市經信委爭取政策支持,由市經信委統籌聯動市應急局、市住建委等市級部門形成工作合力;另一方面強化區級“一盤棋”工作格局,聯動應急管理、規資、建管等12個部門及屬地街鎮,通過“黨建+項目”機制破除部門壁壘,將黨的集中統一領導貫穿政策制定全程。
面對“雙碳”戰略引領綠色交通建設的迫切需求,經濟專委會以融合型黨建為“紅色紐帶”,串聯破解跨部門政策壁壘、跨領域資源斷層、跨產業協同堵點。這不僅是一場“黨建引領、部門聯動、政企協同”的攻堅戰役,更是一條驅動汽車產業破繭新生的變革征途。
“黨建紅”鏈接“發展虹”
當前,產業發展已全面進入“生態競爭”新階段。針對因信息不對稱引發的供需結構性矛盾、中小企業對接頭部企業的準入壁壘、區域配套效能不足推升運營成本等突出問題,經濟專委會創新建立“雙鏈驅動”機制:以龍頭企業為“鏈主”引領產業升級,政府部門為“鏈長”提供政策護航。通過將戰斗堡壘建在“鏈”上、服務賦能抓在“鏈”上、協同發展融在“鏈”上,有效激發產業發展創新的內生動力,推動鏈上企業優化資源配置。
經濟專委會圍繞汽車、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金融、專精特新等五大重點領域,創新組建五大專業服務團隊,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其中,新汽車領跑團作為金牌服務團隊中的王牌隊伍,聚焦區內汽車產業,著力補強產業鏈短板弱項,提升鏈上企業競爭力。通過建立“點對點”精準摸排機制,對轄區內汽車零部件及配套企業實施全覆蓋調研,系統編制《嘉定區汽車供應鏈企業及產品清單》,清單重點涵蓋動力電池、底盤車身制造、電子控制系統等關鍵領域,累計覆蓋重點企業90余家,全面夯實了汽車產業鏈基礎數據支撐。集成電路領航團則聚焦區內智能傳感器產業,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通過舉辦“芯鏈共生,創贏未來”集成電路產業鏈聯盟輪值鏈主(上海工研院)工作推進會暨超越摩爾集成電路生態建設活動,構建初創企業與產業鏈上下游主體、資本市場的精準對接通道,有效促進創新要素與產業資源的深度融合。
經濟專委會著力構建“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黨建融合工作新模式,通過創新打造產業鏈對接服務平臺,在促成實質性戰略合作的同時,顯著提升產業鏈協同效能,切實增強區屬企業發展信心,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在嘉定這片充滿希望與活力的土地上,黨建的紅色引擎正以磅礴之力驅動著產業與生態的深度變革。“融合型黨建”經濟建設專委會將黨的工作融入經濟發展最活躍的經絡上,聚焦三大重點產業強鏈補鏈,構筑“組織建在鏈上、服務沉在鏈上、資源聚在鏈上”的黨建新模式,為新能源產業注入澎湃的“紅色動能”。
來源:區經委
編輯:李藍玉
點贊分享給身邊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