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發展生機勃勃,村莊環境干凈整潔,文明鄉風沁潤心田……夏日時節,漫步于石家莊的廣袤鄉村,處處洋溢著蓬勃生機,一幅產業興旺、和美宜居的畫卷躍然眼前。
近年來,石家莊市堅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多措并舉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以黨建紅色畫筆,積極繪就和美鄉村圖景。
以“黨建鏈”引領“產業鏈”,推動黨建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石家莊培育出一批特色種植、鄉村旅游、農產品加工等富民產業,將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激活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
黨建賦能 奏響產業興旺曲
日前,記者走進靈壽縣陳莊鎮西灣村的田間地頭,只見百畝蘋果種植基地內綠意盎然,枝頭綴滿了長勢喜人的果實,在陽光下格外耀眼。
“西灣村發展以蘋果為主的種植產業,是經過征集黨員群眾意見建議確定下來的。這兩年,我們為脫貧戶免費提供了7000棵蘋果樹苗和65萬株的紅薯苗,栽種蘋果樹220余畝,紅薯200余畝。今年村集體種植蘋果樹100畝,可為村民和村集體年增收50萬元以上。”陳莊鎮西灣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志愿介紹,西灣村位于該縣西北部山區,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水質好,再加上這里特有的富含有機質的沙性土質,非常適合蘋果種植。
近年來,西灣村黨支部充分發揮堡壘作用,立足資源稟賦,明確了發展“優質蘋果+采摘旅游”林上經濟和“花生、紅薯種植”林下經濟,實現“林上林下都是金”的產業發展思路。
如今,在西灣村,規模化、科學化、標準化的種植,不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了集體收入,更讓許多村民在家門口捧上了“金飯碗”,實現了穩定就業。
同樣,在贊皇縣黃北坪鄉松會村,碩果累累的葡萄園散發著誘人的果香,清新秀麗的村居鱗次櫛比,處處流露著傳統村落的神韻。
“根據地理環境和土質特點,我們按照‘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葡萄產業。”松會村村“兩委”相關負責人說。
松會村憑借依山傍水的自然優勢,圍繞避暑度假和休閑采摘目的地定位,借助縣里文旅游、康養游、鄉村游、夜間游等新業態的東風,發展起極具人氣、財氣、煙火氣的夏日旅游,不少游客慕名而來。
黨建引領聚合力,產業發展添動能。在石家莊,越來越多村莊像西灣村、松會村一樣,在黨建引領下,積極探索“黨建+鄉村振興”的新模式,將黨建工作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形成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
黨建聚能 鄉村蝶變煥新顏
整齊排列的農家小院干凈整潔,美觀的小菜園生機勃勃,一條條筆直的硬化入戶路,像銀色絲帶般將散落的農家小院串聯起來,勾勒出寧靜祥和的鄉村畫卷。
眼前的一幕,正是鹿泉區宜安鎮堅持黨建引領,深入推進鄉村振興的成果。
漫步在宜安鎮東焦西隊村,黨員干部們正活躍在街頭巷尾。他們手持掃帚、鐵鍬、抹布等清潔工具,仔細清掃路邊的雜物垃圾,拔除頑固雜草,認真擦拭健身器材和休閑座椅,不放過任何一處衛生死角。
“現在村里環境干凈整潔,連空氣都格外清新,每天生活在這里,心情都跟著舒暢起來!”村民張潔談及村莊變化,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我們推行‘黨員包片、群眾監督’管理機制,把人居環境整治成效的評判權交到群眾手中。”東焦西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東磊介紹,“群眾發現的問題會在公示欄‘公開晾曬’,倒逼責任落實。同時嚴格執行‘門前三包’制度,引導村民主動參與房前屋后的環境整治,讓群眾既是環境治理的‘主力軍’,也是成效驗收的‘監督員’,共同打造干凈、美麗、宜居的新農村。”
同樣,在趙縣謝莊鎮,該鎮建立起“鎮——村——網格” 三級責任體系,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任務細化分解到具體責任人。通過 “黨委推動、支部領動、干群行動” 三級聯動模式,推動黨建引領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深度融合。
在黨員干部的示范帶動下,村民逐漸轉變觀念,從“要我整治”變為“我要整治”,形成了“干部帶頭干、黨員主動干、群眾跟著干”的良好氛圍,共同奏響了人居環境整治的“協奏曲”,為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黨建蓄能 鄉風文明潤人心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
鄉村全面振興,鄉風文明是基石保障。近年來,石家莊市多措并舉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大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走進藁城區興安鎮張村南街的德善驛站,前來兌換物品的村民臉上洋溢著喜悅:“參與垃圾分類、幫忙調解鄰里矛盾都能攢積分,今天終于能換日用品啦!”現場,工作人員快速核驗積分臺賬,洗衣粉、香皂等實用物資整齊碼放,見證著文明實踐的“雙向奔赴”。
“積分制就像一把金鑰匙,打開了基層治理的新密碼。”張村南街村村“兩委”負責人介紹,村里將遵守村規民約、參與志愿服務、弘揚家風家訓等行為轉化為可量化的積分,構建起“以行動換積分、以積分兌獎勵”的良性循環機制。如今,德善驛站不僅是物資兌換點,更成為凝聚民心、傳播新風的精神陣地。
作為藁城區鄉村治理創新的標桿樣本,德善驛站折射出全區深化移風易俗的生動實踐。近年來,該區將移風易俗融入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通過全域推廣德善驛站,引導群眾從“被動接受”轉向“主動參與”,讓文明理念浸潤鄉土。同時,各村組建由黨員骨干、鄉賢能人構成的道德評議團和人民調解隊,以“分組包片”模式開展人居環境巡查、矛盾糾紛調解,用榜樣力量破除陳規陋習,讓文明新風如春風化雨般滋養鄉村。
“移風易俗絕非一朝一夕之功。”藁城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強化黨建引領,創新“線上+線下”宣傳矩陣,完善長效管理機制,推動移風易俗工作向縱深發展,讓文明新風吹遍田間地頭,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精神動能。
來源:石家莊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