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長沙,人最多的地方其實不是五一廣場步行街,那里是外地游客青睞的天堂。本地人最中意的遛彎休閑處還是湖南烈士公園。
2025年7月2日上午,市民在湖南烈士公園躍進湖風雨橋上休息。羅艾敏攝
這里是長沙城的“綠肺”,因為這里有年嘉湖、躍進湖,環湖散步健走是數代長沙人的成長記憶。其實這里之前還有很多大小湖泊,被先后填掉后,南湖漁場變成了南湖大市場。很多人不知道,躍進湖也差點被悄悄蠶食,變成樓房、變成別墅。
2002—2003年,有開發商擬填埋21畝湖面建房,經《三湘都市報》報道及市民強烈聲討,終被市政府叫停;2008年6月,新出臺的公園東大門規劃又試圖將這片歷史填湖區用于辦公建設。面對危機,《三湘都市報》連續多年追蹤報道,反映市民呼聲。2008年7月,多方努力下,被侵占的湖域逐步恢復。
“烈士公園要變相填湖修樓”
引市民反對
從東門步入烈士公園,直行百米便可見到一片U形湖泊——躍進湖。這片位于烈士公園東北部、水面面積200余畝的湖泊,原為瀏陽河的一個河彎。1958年,因京廣鐵路改道(原入長沙段即今芙蓉路)需鋪設路基,遂將河灣北部填筑,使其與年嘉湖共同構成了如今的烈士公園湖景。
作為公園第二大湖泊,躍進湖在長沙市民心中意義非凡,它不僅僅是一處風景,更是城市防洪調蓄的關鍵屏障。數年前,這片寂靜的湖泊卻幾度遭遇填湖。
2008年6月,一份名為《湖南烈士公園東大門區修建性詳細規劃》(公示期為2008年6月30日至7月29日)吸引了《三湘都市報》記者的注意。規劃顯示,躍進湖北片用地約20畝,原為湖南三湘物業公司填湖而來,將交由烈士公園做公園辦公區。
但記者調查發現,這一規劃與《長沙市規劃管理局控制性詳細規劃(中心區D片)》和《長沙市市區地表水體保護(藍線)規劃(2006-2020)(六湖六場)》兩大規劃明顯沖突。后者劃定躍進湖常年水面面積為18.65公頃,保護面積18.3公頃。并明確要求“沿公園已修建的現狀水面岸線,綜合規劃劃定保護藍線”的界線,規定保護措施為“保護范圍執行《城市藍線管理辦法》和本規劃相關規定”。而躍進湖北片用地正在水體保護藍線范圍之內。
2008年7月11日,三湘都市報報道《烈士公園要變相填湖修樓?》版面。
“烈士公園要變相填湖修樓?”7月11日,報道一經發布,便引發市民熱議,近百名市民致電《三湘都市報》反對變相填湖,并要求召開聽證會。
“誰填的就應該誰挖出來!”長沙市前政協委員、高級工藝美術師、攝影家羅斯旦得知這一消息后十分憤慨,他向記者展示了他拍攝的80余張躍進湖歷史照片,記錄了躍進湖“曾經的美麗”。在他看來,躍進湖不僅不能填,更應恢復原來的名字,讓后人銘記歷史。
躍進湖獲救了,市長現場調研終拍板
事實上,早在2000年4月30日,長沙市水利局就向市政府辦公廳發出《關于請求保留躍進湖排水安全所需水面的請示》,請示中說明躍進湖地域為所在區域地勢最低點,也是附近14平方公里集雨和排污的總出口,對周邊填湖造地的趨勢表示了擔憂,建議市政府調整區域規劃,保留躍進湖水面。該請示在當年5月份得到了時任長沙市市長譚仲池的肯定性批示。
但時隔不久,2002年至2003年,湖南三湘物業公司開始填埋躍進湖,欲將其打造為豪宅區。經本報報道及市民強烈聲討后,市政府出面制止了這一事件,明確“按照我市城市控規要求,烈士公園躍進湖地段作為水面和綠化用地的性質不許變更”,要求湖南三湘物業公司“立即停止填湖行為,并迅速恢復該湖本來面貌。”
五年過去,被填埋的水面卻一直未得到恢復,也未作他用。直到2008年《湖南烈士公園東大門區域修建性詳細規劃》公布。
這塊地該不該用?怎么用?2008年7月14日,記者前往長沙市園林局、長沙市規劃局采訪。長沙市園林局工作人員認為,“應以2005年通過的《湖南烈士公園總體規劃修編》為準,爭議地塊作為辦公區。”同時,應由規劃部門進行協調。長沙市規劃局也表態,還湖還是建樓,會盡快給市民一個明確的答復。
正在眾人為躍進湖的命運捏了把汗時。時任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劍飛拍了板。
2008年7月15日,他親臨現場,查看了躍進湖爭議地塊,并表示,“長沙因山而秀,因水而美,群眾心中有對水的懷念和加強水資源保護的意愿,因此一定要還湖于民,任何建筑都不得填充水面。”
2019年1月,湖南烈士公園東門十余年的爛尾別墅群開始拆除。潘顯璇 攝
風雨十六年,躍進湖終歸寧靜
躍進湖要還湖了!得知了這一消息,市民們紛紛慶祝。“太好了!真是個好消息!感謝政府開明的態度,也感謝貴報為市民做了件大好事!”羅斯旦十分高興,連說三個“好”。
一名在湘全國人大代表也表示,“填湖造地是一種拿水不當水的行為,只有還湖于民,才能不辜負長沙山水洲城的盛名。”
2008年7月24日,當記者再次來到躍進湖時,東北角21畝地已經按規劃實現了81%的面積恢復水面,還湖面積達到10361平方米。剩下的19%的面積將改造成綠色景觀。
此后的十多年間,躍進湖如一顆溫潤的碧玉,靜靜依偎在烈士公園的懷抱里,無聲地陪伴著世代長沙市民。2019年,當盤踞湖畔14載的爛尾別墅群轟然倒下,躍進湖也終于抖落時光的塵埃,完整地回歸了屬于它的清寧懷抱。這里,如今已變成新增綠地,成了親子新空間、戀人的天堂。
2025年7月2日上午,湖南烈士公園躍進湖北片區域正在施工。羅艾敏攝
今年,躍進湖將迎來“生態新裝”——作為長沙市紅旗渠調蓄池躍進湖配套整治工程項目的核心工程,這座承載著城市水安全使命的湖泊,即將完成調蓄池、景觀棧橋、生態塘與濱水景觀帶的整體蛻變。當蜿蜒的棧橋凌波延伸,當溢流污染控制系統悄然運轉,這里不再僅是市民記憶中的碧波,更將升華為融合防洪韌性、生態修復與詩意棲居的城市綠地。
在熱心市民的呵護下,在《三湘都市報》幾代記者的追蹤呼吁下,在歷屆長沙市政府的干預下,長沙城市中心的“綠肺”終于能夠自在呼吸了。
全媒體評論員 張軍 全媒體記者 羅艾敏 視頻 劉文
微信改版了
現在刷到我們的推文全憑緣分
拜托大家把三湘都市報“設為星標”
讓我們的緣分更深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