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向東約30公里處,亞洲最大地下綜合交通樞紐——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又有新進展。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1日)從京投樞紐公司了解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的裝飾裝修已完成95%,配套建設的多條道路也已開放交通。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已于2024年底實現主體結構基本完工,目前正在進行最后的裝飾裝修施工。截至2025年6月底,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完成至95%。到6月30日,地上“京帆”廣場鋪裝施工和園林綠化等施工接近完工;地上附屬用房主體結構完成至30%。此外,樞紐東110千伏變電站也已通過竣工驗收,具備對外受電條件,為整個工程機電設備聯調聯試打下了基礎。其作為樞紐工程第一個通過竣工驗收的單體項目,為工程后續高效順利開展竣工驗收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成功的經驗。
配套工程方面,截至6月30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配套建設的通運西路、紫運中路和楊坨一街等道路及隨路的市政設施等已經實現通車開放交通,剩余玉帶河大街、京哈南側路、站南路等配套道路工程已完成至50%。配套周邊給水、中水、雨污水等主要管線接口建設完成。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是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確定的服務全國的客運樞紐之一,是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落實北京市總體規劃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標志性工程。其采用“站城融合”設計理念,也被稱為“地下樞紐地上城”。其交通功能置于地下,有效緩解大型交通樞紐對區域地面交通、城市發展的擾動影響;地上則是“城市會客廳”,將開發130余萬平方米的辦公、商業空間和酒店、住宅。
按照計劃,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將于2025年底基本建成,具備投運條件。目前施工人員正在緊張沖刺,努力按預期實現分期接入、分期開通的目標。項目開通后,從城市副中心站15分鐘可直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5分鐘可到達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和河北唐山站,1小時可到達河北雄安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
攝影/北京青年報
北京事、天下事、身邊事,就關注"京城大峰峰"微信公眾號,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吧。歡迎轉發分享微信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