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達大家都不陌生,本是劉璋下屬,后與張松、法正暗中投靠劉備;關羽被圍麥城時,派廖化前往上庸求救,孟達勸劉封不要發兵救援,間接促成關羽敗走麥城;之后孟達投降曹魏,后來又想復歸蜀漢,被司馬懿急行軍斬殺。
不論是正史中,還是《三國演義》中,孟達都是一個反復無常的小人。今天,我們聊聊孟達的父親孟佗,也是一個善于鉆營的小人,靠著給宦官張讓行賄,走上人生巔峰:
借雞生蛋的營銷高手
《三國志·明帝紀》中,裴松子注引漢趙岐《三輔決錄》為我們展示了孟佗是如何發跡的,孟佗發跡的過程,不但精彩,其手段之高超,恐怕今天的很多營銷專家也難以企及。北宋大文豪蘇軾,曾有一句詩提到孟佗的鉆營行為:
將軍百戰竟不侯,伯郎一斗得涼州。
孟佗,字伯郎,是涼州扶風平陵(今陜西咸陽)人。漢靈帝時期,中常侍張讓把持朝政。熟悉漢末三國歷史的人,對于張讓、趙忠等十常侍肯定不陌生,漢靈帝常對人言:“張常侍是我父,趙常侍是我母”,堂堂皇帝喊兩個太監父母,可見其昏庸無道。
不過,也可看出張讓、趙忠之權勢滔天。話說孟佗,做官不是很順利,于是他開始下了一盤棋。由于張讓權勢滔天,所以張讓的家奴們也是水漲船高,頗有威風。孟佗曲線迂回,不斷賄賂張讓的家奴,連續幾年的時間,孟佗家里的錢財都花完了。
張讓的家奴們,從沒有受到過這種待遇,既感激又慚愧,于是問孟佗想要什么?孟佗回答:想讓你們跪拜我一下。家奴們一聽,這件事情容易啊,奴才不就是天天給人下跪的嗎。
由于想巴結張讓的人太多了,門口的車經常聚集幾百輛,有的人連續等幾天也見不到張讓。這一天,孟佗故意來的最晚,而張讓的家奴們看見孟佗的車遠遠到來,就跪拜在路邊,徑直帶著孟佗的車進入張讓家里。
當時圍在張讓家周圍的人都非常吃驚,認為孟佗與張讓關系密切,等到孟佗回到家里之后,都爭著把財物供給孟佗。孟佗轉手又把收到的財物全部送給張讓,于是張讓非常高興,算是認識了孟佗這個人。孟佗這一手,玩的屬實漂亮,典型的借雞生蛋!
用葡萄酒行賄的鼻祖
他又以蒲桃酒一斛遺讓,即拜涼州刺史。他生達,少入蜀。
更有意思的是,孟佗最后走上人生巔峰,居然是靠著一斛葡萄酒。與張讓建立了初步的關系后,孟佗又從別處搞來了一斛葡萄酒送給張讓,不久孟佗就被朝廷任命為涼州刺史!
葡萄酒這么珍貴嗎?葡萄,古稱蒲桃、蒲陶。據《漢書·西域傳》:大宛國以蒲陶為酒,可見在漢朝,葡萄酒是從西域來的,所以顯得尤為珍貴。魏文帝曹丕就是葡萄及葡萄酒的忠實粉絲,曾專門下詔論述,葡萄是天底下最好吃的水果,稱“他方之果寧有疋之者?”
另據《后漢書》記載,建寧三年(公元170年),涼州刺史孟佗派遣從事任涉率五百敦煌兵馬,戊己司馬曹寬、西域長史張晏率焉耆、龜茲、車師前后部,共三萬余人,討伐殺侄自立的疏勒王和得,攻打楨中城,連攻四十多日無法攻克,便引軍撤退。
東漢末年,桓帝、靈帝寵信宦官,橫征暴斂,最終釀成了黃巾起義爆發。所謂上行下效,皇帝都沒個正形了,下邊的大臣,也大多數都是孟佗這種靠著鉆營取仕的小人了。父親孟佗就是個鉆營、唯利是圖之人,能指望孟達講究什么忠義嗎?
參考資料:《三國志》裴松之注、盧弼《三國志集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