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家期待已久的白玉蘭獎已經落下了帷幕,最終大家期盼的“最佳女主角”獎也花落宋佳之手,同期入圍的有劉亦菲、馬伊俐、閆妮、楊紫,都是演技實力滿滿的演員,競爭十分有力,宋佳能拿到也是不負眾望。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當天白玉蘭頒獎典禮出席現場,入圍的劉亦菲卻突然臨時缺席了典禮,然后一直沉默至今,眾人戲說紛紜,有人傳她是因為得知自己沒拿獎才不去的,如今的她不僅被白玉蘭工作人員嘲諷,甚至官媒也下場點名批評,到底發生什么事了呢?
在今年5月26日第30屆白玉蘭獎入圍名單揭曉,劉亦菲憑借都市情感劇《玫瑰的故事》中“黃亦玫”一角首次入圍最佳女主角,這是她演藝生涯的重要里程碑,說明她的演技獲得了主流獎項認可。
在《玫瑰的故事》中,劉亦菲突破性地塑造了一位經歷人生起伏的現代女性,從校園到職場,從青澀到成熟,她以細膩入微的表演完整呈現了角色的成長軌跡。
劇中的產房中崩潰戲和愛人病逝后的哭戲等關鍵場景,她通過精準的微表情控制和富有張力的肢體語言,用十分令人動容的演技爆發力,讓不少人不禁感同身受。
在白玉蘭獎評選前,劉亦菲已經憑借該角色橫掃多項前哨獎項,包括2025電視劇導演大會年度女主角、2025中國電視劇品質盛典年度卓越品質之星、第3屆中國電視劇年度盛典年度女演員等重要榮譽。
這一系列獎項使她成為白玉蘭獎歷史上首位實現“前哨大滿貫”的演員,為最終奪魁增添了重要籌碼和基礎。
《玫瑰的故事》作為年度現象級劇集,取得了35.7%的收視峰值和豆瓣8.2的高口碑評分,劇中探討的現代女性成長議題引發廣泛社會共鳴,而劉亦菲對角色的精準詮釋被認為是劇集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本屆白玉蘭獎最佳女主角競爭異常激烈,堪稱“神仙打架”,雖然競爭激烈,但《玫瑰的故事》的社會影響力、劉亦菲的突破性表演以及前哨獎項的全面認可,都使其成為奪獎熱門人選。
但五天前白玉蘭頒獎已然落幕,十分可惜的是劉亦菲并未摘得最佳女主角的桂冠,但她臨時缺席白玉蘭典禮卻讓人議論紛紛。
白玉蘭獎頒獎前夕,劉亦菲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這位向來以敬業著稱的女演員,為了參加提名晚宴,竟然推掉了LV的重要活動。
要知道這種國際大牌的邀約可是圈內藝人維持咖位的絕佳機會,她這一舉動,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在她心里,白玉蘭獎的分量非同一般,而她在《玫瑰的故事》中的精彩演繹也確實獲得了認可,成功入圍“最佳女主角”提名。
頒獎當天紅毯上星光熠熠,讓人意外的是,《玫瑰的故事》劇組的主要演員悉數到場,人手一支象征劇名的黃玫瑰,這架勢明顯是來為劉亦菲撐場面的。
可就在眾人翹首以盼之際,女主角卻遲遲不見蹤影,鏡頭捕捉到那些手持玫瑰的演員們,雖然面帶微笑,眼神卻頻頻望向紅毯入口,期待與失望交織的神情格外耐人尋味。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那束寓意美好的黃玫瑰在鏡頭前顯得愈發落寞,前一天還為了提名晚宴推掉重要活動,今天卻在關鍵時刻缺席,這樣的反差著實令人費解,現場氣氛頓時變得微妙起來,各種猜測也隨之而來:她是不是提前知道了結果,所以選擇不來當“陪跑”?
更耐人尋味的是就在頒獎禮前,包括新華社在內的多家官媒都曾高調宣布本屆白玉蘭獎所有提名者將全員出席,這不僅是簡單的新聞報道,更像是主辦方與入圍者之間的默契約定,代表著對這場行業盛事最基本的尊重,劉亦菲的缺席無疑打破了這份約定。
白玉蘭獎主辦方的反應相當迅速,典禮剛結束官方就發布了一條意味深長的文案:“尊重規則,方獲同行尊重”。短短十個字,卻像一記響亮的耳光,直指那些不守規矩的人,隨后官媒紅星新聞也跟進報道,點名要求劉亦菲給出合理解釋。
面對劉亦菲的缺席,最流行的說法是“上海暴雨導致禮服被泡”,這個解釋卻經不起推敲,作為頂級明星,劉亦菲背后有專業團隊運作,怎會因一件禮服就缺席如此重要的場合?這種牽強的解釋反而讓“輸不起”的說法顯得更有說服力。
如果說缺席只是有失風度,那么真正讓她與獎項失之交臂的,恐怕是更為敏感的原因,在官方公布的提名名單中,劉亦菲名字后面標注著“美國”二字。
翻開白玉蘭獎的歷史,自2007年第13屆以來,最佳男女主角從未頒給過非中國籍演員。這已成為業內心照不宣的規則。劉亦菲此前也曾因國籍問題在金鷹獎評選中被移出名單,作品可以贏得提名,但在角逐國家級榮譽時,國籍這道無形的門檻依然難以跨越。
本屆白玉蘭獎“最佳女主角”競爭異常激烈,五位提名者馬伊琍、楊紫、閆妮、宋佳和劉亦菲都是實力派演員,各自手握多部代表作,深受觀眾和專業評委認可,評委會主席陳寶國更是以嚴謹著稱,反復觀看所有提名作品,力求評選公正,最終宋佳脫穎而出拿下獎項。
其他提名者如楊紫雖然未能獲獎,但全程參與活動,楊紫此前接受采訪時坦言,即便獲獎希望不大,也希望能借此機會與同行交流學習。
相比之下劉亦菲的缺席讓不少觀眾感到失望,甚至質疑其氣度,有人認為她“輸不起”,也有人猜測是國籍問題所致,但無論如何公眾人物的每個舉動都會被放大解讀。
至于劉亦菲是否會回應此事,白玉蘭獎的評審標準未來是否會調整,目前都還是未知數,但這次事件無疑再次引發了人們對演藝圈規則與潛規則的思考。
藝人對獎項的重視程度、團隊間的明爭暗斗、以及公眾人物面對榮譽與失落時的不同選擇,劉亦菲的缺席或許有她的苦衷,但在聚光燈下每一個選擇都會被放大解讀。
大家怎么看這件事呢?歡迎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