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日訊 今年以來,德州市立足實際,以城鄉社區文化書院建設為重點,聚焦文化與生活融合,引入多元社會力量,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元共建”的公共文化服務格局,建設服務全體居民全生命周期的開放式文化書院,讓優質文化資源深入基層。
在齊河縣馬集鎮黃河第一驛站,來自馬集鎮中心小學的90余名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黃河閘口,傾聽黃河故事,領悟黃河精神的磅礴力量。“今天我們參觀了潘莊引黃閘,學到了很多關于黃河的知識,了解到了很多詩句,讓我對我們的母親河有了更深的了解。”齊河縣馬集鎮中心小學學生曹安歌說。
活動中,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先后參觀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黃河文化傳承教育基地、田園民宿、水利文化展廳、驛站會客廳、“汀塾”文化書院等場所。“依托‘黃河第一驛站’優勢資源,我們將現代生活方式與傳統文化、自然生態相結合,構建起‘可看、可研、可品、可創’的多元文化新場景,適應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文化需求。”齊河縣馬集鎮黨委副書記、武裝部長王奇介紹說。
今年以來,在城鄉社區文化書院建設上,齊河聚焦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按照“一社一品”原則,打造一批彰顯美德要求、適應群眾需求、融入生活環境的文化書院,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與此同時,齊河還實施城鄉社區文明實踐陣地改善拓展提升工程,打造集圖書閱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文化社區,構筑以文化書院為中心、文明實踐陣地為支點的 “一中心多支點”開放式陣地服務體系。
“我們盤活基層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將分布在社區轄區內的文化公園、城市書房、手造工坊、村史館等基層公共文化空間串點成線、連線成面,構建城鄉一體多元物理文化新空間。同時,建設各具特色的書房,以‘閱讀+書店’‘閱讀+藝術’等服務形式,建成引領閱讀、多元融合的新業態,提高公共文化服務實用性,真正讓書院文化‘活起來’。”齊河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主任王建表示。
閃電新聞記者 鄭秀程 德州臺 孫志超 齊河融媒 戚曉東 王舒儀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