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7月3日電題:輕車壯馬更從容——多地推動破解“小馬拉大車”問題
新華社記者
“以前一個星期光是開證明、填表格就占了一半的工作量。”四川成都新都區大豐街道高堆社區黨委書記尹婷坦言,光是辦理“居住證明”這一項,就要好幾道程序。“現在用‘社區簡政通’,動動手指頭,證明幾秒鐘就出來了!”
“小馬拉大車”是長期困擾基層的問題,黨中央對此高度重視。近年來,中央相關部門強化制度保障,地方黨委和政府狠抓問題整改,曾經長期困擾基層的“開不完的會議”“填不完的表格”“迎不完的檢查”等問題有所緩解。
2024年,中央相關部門按照“壯馬、輕車、暢路、聚力”的思路,研究制定關于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的若干措施,切實推動為基層減負賦能。
全市累計取消社區(村)級組織工作事務249項、機制牌子669個、示范創建461項、證明事項37項、表格(系統)822個、微信群6089個……北京市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2024年3月到8月,北京市集中開展規范社區和村級組織工作事務、機制牌子和證明事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取消表格系統和示范表彰6項,微信群30個,以往重復性、機械性案頭工作明顯減少;街道會議“短實精”,組織社區每周一會、多會合一,定期分享特色案例……談起基層工作變化,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街道希格瑪社區黨委書記胡永珍感到輕松不少。
“街道大幅削減績效考核指標,社區工作者得以從繁雜事務中抽身,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核心業務中,提高工作效能。”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街道柳蔭街社區黨委書記范麗麗告訴記者,近一年來,柳蔭街社區書記工作室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前往西城、海淀、朝陽的多個街道和社區,針對黨建協調委員會如何發揮作用、老舊小區改造、居民議事協商等工作開展學習交流,充分發揮“小陣地”的“大能量”。
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問題,既需要“輕車”減負,還需要“壯馬”賦能。
山東省探索整治“鄉鎮街道權責不對等”問題,選取23個縣(市、區)的335個鎮街開展試點,將6個領域106項行政處罰權賦予鎮街。
“我們感到‘腰桿’直了起來!”山東東營墾利區郝家鎮黨委副書記盧建岳感慨道。
“之前我們沒有行政執法權,對私搭亂建、占道經營‘看得見管不著’。”盧建岳告訴記者,得益于鎮街賦權改革的實施,區行政執法局下沉3名執法人員集中辦公,已累計處理行政違法行為261項。
“小馬”拉不動“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人、缺力量。
“大娘,來這邊吃餃子,一會還有呂劇表演哩!”3月29日,在東營廣饒縣廣饒街道月河社區“圍爐煮餃話睦鄰”活動現場,社區工作者宋佳慧正忙著組織活動,“從網格員變為社區工作者,身份變了,干勁足了。”
“以前,網格員、社區工作者兩支隊伍多頭調度、融合不暢。現在,不僅網格員、社區工作者融合了,16名社區工作者中5名競聘上‘全崗通’崗位,成為社區工作的骨干力量,工作更有盼頭有勁頭。”月河社區黨委書記趙迎春說。
減負不減責,松綁不松勁。
據悉,下一步中央相關部門將持續指導各地強化黨建引領,堅持問題導向,認真落實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問題的政策舉措,推動資源、服務、管理向基層下沉,讓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有更多時間、精力和能力辦好惠民利民實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