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7月2日消息:6月30日至7月2日,“教師和教育者作為終身學習者和終身學習的促進者”國際研討會在上海師范大學隆重舉行。來自16個國家的20位教育政策制定者、學者與實踐者,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身學習研究所首席項目協調官Raul Valdes Cotera先生等15位國際專家齊聚上海,與中國終身教育領域的多位專家一起,圍繞教師終身學習的全球實踐、政策框架與未來路徑展開深度對話。
開幕式上,由上海師范大學校長、終身學習與發展研究院院長袁雯教授帶領研究團隊所著的新書《終身教育新論》正式發布。
上世紀60年代,保羅·朗格朗在《終身教育引論》中明確提出終身教育理念,引發全球關注。作為理念,朗格朗強調,教育應當是面向人人、覆蓋一生的,人人享有優質終身教育的權利;作為概念,終身教育是個體一生教育與學習的總和,支持一個人終身不斷的成長。
新近出版的《終身教育新論》通過對比保羅·朗格朗《終身教育導論》中的洞見與中國教育的現狀,提出了“教育即終身教育”的大教育觀,旨在通過三個重新,嘗試探討新時期終身教育的新發展方向:
一是重新梳理中國式終身教育的背景和緣由,即:中國式的終身教育從何而來?為什么今天的中國更迫切地需要實施終身教育?
二是重新界定中國式終身教育的概念和理念,即:什么是終身教育?什么是中國式終身教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什么樣的終身教育?終身學習成果的價值是什么?
三是重新思考中國式終身教育的藍圖和實踐,即:如何構建服務全民高質量學習的終身教育體系,有哪些問題、困難和挑戰?這種終身教育體系有哪些實施路徑,各實施主體需要做出哪些改變?
本次研討會的重要任務在于六個國家案例的分析、討論。來自中國、南非、智利、芬蘭、德國、卡塔爾的學者代表用6個迥異的教師教育模型呈現了世界的多元和趨勢的共性。
此次國際研討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身學習研究所(UIL)與上海師范大學(SHNU)重大合作項目“教師作為終身學習者:教師教育終身學習的國際研究、政策和實踐(2023-2026)”的重要推進,該項目旨在為世界范圍內相關政策、研究和實踐提供依據。
下一步,雙方將聯合發布包含文獻綜述、政策分析、案例研究在內的“教師作為終身學習者”全球綜述報告,并推進課程框架、監控框架和工具以及培訓模塊的開發和驗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