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之前主動談到中國統一問題,這也說明,特朗普和拜登不一樣,不糾結于所謂的政治正確,而是更加現實,更多地考慮美軍到臺海來的后果。因此對于兩岸統一,特朗普是一個有利因素。 目前的消息是,特朗普敲定訪華,甚至傳言說帶上頂尖CEO天團!無論真假,都說明:一個強大的中國對特朗普的吸引力,尤其是可以得到的好處,遠遠大于和“臺獨”頑固勢力一起綁上戰車的恐懼。
對于啟動統一的顧慮,大家高度關注貿易問題,擔心被制裁。客觀地看,這方面不需要擔心。一個是加班加點印鈔票的,一個是加班加點做產品的,中美的合作是必然,誰也無法阻擋。在這種情況,與特朗普的商人本性高度契合。
所以,秦安戰略更關注的問題是,特朗普敲定訪華,遭遇中國軍力分水嶺,其任內是否有助于解決臺灣問題?
國內權威媒體報道,據日媒《日經亞洲》6月28日消息,美國官員正在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訪華行程制定計劃,今年晚些時候,特朗普或將率領由數十名首席執行官組成的代表團訪問中國,包括特斯拉CEO馬斯克、英偉達CEO黃仁勛、貝萊德CEO芬克以及OpenAi的CEO奧特曼等數十個商業大佬。美國最頂尖的商界精英,幾乎全數到齊。
特朗普訪華,有明確的商貿需求,媒體報道說以中東的盆滿缽滿為標準。如果這樣,恐怕要無功而返。但對于中國來說,堅持和為貴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路,以及世界第一的全門類產品生產能力,都可以為特朗普解燃眉之急,緩解其國內憤怒的討伐,中美之間各取所需完全是可能的。
尤其是聚焦解決臺灣問題,我們需要關注的,有兩個重要的背景。
其一,普京訪華并罕見停留4天,突破歷史記錄背后有內涵。早在6月22日,俄羅斯總統助理烏沙科夫突然宣布:普京將于8月31日至9月3日訪華,行程長達4天。
消息一出,立馬引發全球關注,因為這是普京執政25年來首次在一個國家停留如此之久。烏沙科夫連用兩個“非常罕見”強調其特殊性:“即便是對最親密的盟友,總統也從未超過3天。”
中國和俄羅斯的“肩并肩、背靠背”,不僅有雙方領導人的遠見卓識,兩國基本情況的彼此依靠,也有戰爭慣犯拜登之流的拼力撮合,包括北約秘書長這種攪屎棍的潤滑作用,讓美國和北約成了中俄共同的最大威脅。美國一屆又一屆的政客,鍥而不舍地推動中俄深化合作。
這其中,有兩個老同志比較另類。一個是已經走了的世紀老人基辛格,其極力阻止中俄走到一起,但沒有扛過拜登;另一個就是特朗普,已經采取了與俄羅斯的接觸行動。不久前,普京也特別表示對特朗普的贊賞,美俄關系正在逐漸正常化。
其二,中國軍力全面突破,碾壓性效果逐漸擴散。毫無疑問,最具標志性的中國軍力突破示范,是巴基斯坦用中國的殲-10、預警機和導彈,碾壓性地超視距秒殺印度來自西方的先進戰機“陣風”。
看到這個結果,除了印度人民在莫迪忽悠下舉國歡呼勝利外,世界安靜了,尤其是整個西方沉默了!事實上,他們從作戰模擬中早已知道了這個結果,但“不見棺材不落淚”,實戰勝于一切。
中國軍力的突破,殲-10的驕人戰績僅僅是冰山一角。最近,好消息不斷傳出:比如,中國航母硬剛外軍雙航母。此次爆出遼寧號航母被外軍雙航母夾擊,是三年前的影像了。現在再來挑釁,恐怕都沒等近身,早就被055鎖定,如果侵犯領空、領海,那根本就回不去了。
再比如,殲-16趕走外機、南昌艦以1對2逼退外艦(非常榮幸,我曾經登上南昌艦)等等,中國力量正在碾壓性崛起。
碾壓性崛起并非自吹自擂,而是建立“巴印57空戰”實戰戰績之上,至少在中國日益強大的空戰體系方面,高精度雷達、先進導彈到優秀戰機,幾乎無懈可擊,中國已經是“近海無敵”。
在以上兩大背景下,聚焦特朗普介入臺海問題,一定是讓其威逼臺灣當局談判回歸,選擇最有利于兩岸同胞的模式。如果開打,中國不怕任何干涉,直接拿下!
因此,特朗普有求于我,就可以談;特朗普來了,就可以談;特朗普唯利是圖,就可以談。
一句話總結:隨時準備以雷霆之勢收復臺灣的同時,要善于展示力量、積極展示力量、充分展示力量,就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并以“圍島封鎖”的正義行動,促成島內分化和臺軍投誠,以最小代價促成祖國的偉大統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