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家好,我是土木小生。
首先聲明:我并不懂車,我自己也沒有車,僅僅只是大致認識一些車的牌子和商標,但是也并不清楚具體的型號、配置和價格,今天的文章內容僅僅只是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沒有任何歧視的意思,請勿過度解讀。
今天坐同事的車,一上車就看到安全帽、反光衣、雨傘,丟在車后座,還有點泥巴,車外面也有很多灰塵,一看就是工地佬的車。
所以今天干脆就寫一寫混工地的人都開什么車:
首先是總包這邊,我覺得有個時代的間隔,也有些身份的差異,不知道是否能夠描述準確,還是按奮斗型和繼承型來區(qū)分吧:
對于小鎮(zhèn)做題家類出身的奮斗型管理人員,升到項目班子成員以后,基本上都能達到小康生活的水平,這時候買房買車都相對比較看重面子一些,會買新房,也會買相對好一點的車子,這都是人之常情,畢竟是靠自己的努力走上來的,在能力范圍內稍微享受下,無可厚非。
而對于繼承型的管理人員,項目班子成員或者更高級別的領導,相對要低調一些,房子雖然是老破小,但基本都在市中心,價值不菲,屬于是低調奢華價格貴的類型,車子也相對沉穩(wěn),帕薩特、豐田比較常見。
而90后管理人員更注重實用性,現(xiàn)在很多都是買電車或者油電混動的車,考慮通勤省油多一點,沒那么講究排場。
好像現(xiàn)在90后甚至00后的管理人員,都更加認可自己的牛馬身份,在消費方面比的是誰買的東西更便宜,誰花的錢更少,而不是比誰更加揮金如土,挺好。
2
下游單位的話,總體分三種類型吧:小包工頭、大包老板和工程二代。
小包工頭們,比如做勞務清包工的,或者是做帶班的,買車也是更看重實用性,東風、寶駿、五菱比較多,如果是小轎車的話,很多都是一年兩桶油的類型,年前開回去,年后開過來放工地,拿個罩子罩上,平時很少開,因為吃住都在工地,用車需求并不大。
大包老板,什么叫大包,咱就不多解釋了,干工程的應該都懂,這些老板的車就比較有排場上檔次了,我在工地上見過最好的車應該是勞斯萊斯,當時給我都驚呆了,因為一般這種級別的老板,是能夠影響一個項目的生死,但是一般都不會親自來工地的。
所以后來再在工地上見到那些邁巴赫、大G、寶馬啥的,也就不那么驚訝了。不過,越是年輕一點的老板,車子越看重實用性,現(xiàn)在買商務車的比較多,反正都是司機開。
工程二代,尤其是那些大包老板們的二代,在沒有真正掌權獨當一面之前,其實是有點慘的,家里的奔馳寶馬豪車隨便開,但因為家里長輩認為:你吃住都在工地或者在家里,都沒有花錢的地方啊,要錢干嘛?想談戀愛就從工地上給你發(fā)一份工資,不超過一萬塊,當零花錢用。
所以,我見過不少工程二代天天在工地混,大部分時間是在辦公室,但確實工作是比較認真的,各項工作都會參與,也挺辛苦的,但是這些在長輩眼里都是應該的。然而,豪車停在工地上,嫌油耗高停車費貴,寧愿打車出行……
哦對了,工地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人群:土方佬。老一輩的土方老板,不開個路虎攬勝、不膀大腰圓脖子上掛個金項鏈,都沒人瞧你……新一代的土方老板,相對收斂了很多,我看很多都是開的奔馳SUV型的,具體型號就不清楚了。
3
所以說工地是個很神奇的地方,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車,見到各種各樣的人,雖然說人靠衣裝馬靠鞍,但是有時候這條定律在工地上并不適用。
有些開個十來萬的小破車,或者很有年代感的老式車,實際上卻是市中心好幾套房的中產(chǎn);
有些老板開奔馳寶馬等豪車,卻可能連拖欠工人的幾千塊錢工資都拿不出來,甚至手機里和銀行卡里,常年都沒有幾百塊錢,因為錢一到賬就先還了貸款;
有些打工人咬牙買了明顯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車子,僅僅只是為了春節(jié)回家的時候有點面子,然后其他11個月咬牙在工地上冒著嚴寒酷暑打工還債。
從整體趨勢來說,現(xiàn)在大家都越來越不那么愛面子,越來越看重實用性和自我認可性,我只有這個能力,我就只做這個級別的消費,減少消費減少負債。
挺好的,自己能力范圍內,該享受就享受,超出自己能力的,咱也不強求。
努力奮斗,順其自然。
所以,在工地上班的你,開的是什么車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