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訪問蘇聯時,斯大林給予了他最高的禮遇,但是,斯大林對毛主席的一個稱呼,卻讓人很不舒服。
什么稱呼呢?就是斯大林稱呼毛主席為“先生”,而不是“同志”。
這個現象,是毛主席的翻譯師哲最早發現的。
毛主席到達莫斯科的當天晚上,斯大林就舉行了一次歡迎晚宴,對待毛主席的態度也非常友好,但是,師哲卻發現了一個現象,就是斯大林稱呼毛主席時,都是說的“毛澤東先生”,而不是“毛澤東同志”。
要知道,黨內稱呼“同志”就是對對方的認可,當年葉挺給毛主席寫信申請重新入黨,毛主席回信時,把“葉挺軍長”改成了“葉挺同志”,就讓葉挺感動得熱淚盈眶,認為自己受到了極大的認可。
而在俄語里,“同志”和“先生”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詞語,斯大林不可能弄混,所以,他稱呼“毛澤東先生”,肯定是有原因的。
等到會議結束后,師哲就向中國駐蘇聯大使王稼祥說了這件事,王稼祥其實也注意到了,但他勸師哲不要多想,毛主席這次來蘇聯,是想讓蘇聯多援助新中國的各項建設,不要節外生枝。
但是,師哲心里一直過不去這個坎兒,就在下一次宴會時,向斯大林提出了這個問題,說:“斯大林同志,我們中國人非常尊敬您,一直稱呼您為‘同志’,但是我很奇怪,您為什么稱呼毛澤東為‘先生’,而不是‘同志’呢?”
斯大林聽后,一下子愣住了,可能他也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現場的氣氛有點尷尬。
不過,斯大林很快就笑著說:“對,是同志,應該稱同志。”
從那以后,斯大林每次稱呼毛主席時,都改成了“毛澤東同志”。
那么,斯大林之前為什么要稱呼毛主席“先生”而不是“同志”呢?他自己當然不會解釋,但我們也可以分析一下。
在中國革命早期,斯大林支持的中共領導人是王明,后來雖然接受了毛主席成為新的領導人,但他對毛主席其實并不是很了解,而且后來發生的幾件事,也讓斯大林對毛主席很有意見。
比如在二戰時期,斯大林先后六次給毛主席發電報,要求八路軍配合蘇軍作戰,但毛主席都沒有同意;
還比如在解放戰爭后期,斯大林支持蔣介石提出的“劃江而治”,要求毛主席接受這個意見,不要渡江,但毛主席嚴詞拒絕,堅持渡江,最終統一了全國。
這些事,都讓斯大林對毛主席很不滿,說他是“麥淇淋式的馬克思主義者”。
什么意思呢?因為蘇聯人把麥淇淋當作黃油的代替品,不是真正的黃油,這個稱呼的意思就是說,毛主席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而是一個“代替品”。
或許正是這個原因,讓斯大林心里一直沒有把毛主席當成自己的“同志”,而是用“先生”來代替,直到師哲提出了這個疑問,才讓他意識到了這一點,連忙改了過來。
對于這個問題,毛主席其實也是心知肚明的,后來多次說過:提起斯大林,我就一肚子火,他多次干涉中國革命,不讓我們干這個,不讓我們干那個,總之就是不承認我們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
不過,等到毛主席取得了最后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后,斯大林還是轉變了自己的態度,對新中國給予了很大的幫助,這一點也是值得肯定的。
正如毛主席所說,斯大林雖然犯錯很多錯誤,但他仍然是一位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國際共產主義戰士,可以三七分,功勞是主要的,錯誤是次要的。
(參考資料:《歷史的真跡:毛澤東兩訪莫斯科》《毛澤東與斯大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