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愚人節那天,香港娛樂圈發生了一件讓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事。
當天香港文華東方酒店24樓,一個身影如蝴蝶般飛撲而下,那一刻整個華語娛樂圈的天空都暗了。
張國榮這個在熒幕上光芒萬丈的男人,永遠地定格在了47歲。
說起來也是巧合,偏偏選在愚人節這天,經紀人陳淑芬當時接到哥哥的電話,讓她到酒店來接自己。
陳淑芬當時還沒覺得有什么不對,急匆匆趕到酒店門口等他,可萬萬沒想到,等來的卻是這樣一個噩耗。
當消息傳出后,很多粉絲都不敢相信,畢竟是愚人節,大家都覺得這肯定是媒體搞的惡作劇。
直到看到那些現場照片,聽到陳淑芬哭著證實,人們才意識到這一切都是真的,那種崩潰的感覺,至今想起來都讓人心痛。
要知道張國榮當時在娛樂圈的地位有多高,《霸王別姬》讓他在國際影壇閃閃發光。
不光是電影,哥哥在音樂上的成就同樣驚人,他是第一位在韓國大紅大紫的華人歌手,那個年代韓流還沒起來,反倒是我們的張國榮征服了韓國觀眾。
說到這里,你就能想象當時這個消息對整個華語娛樂圈,造成的沖擊有多大。
葬禮那天的場面更是讓人心碎,唐鶴德在眾人攙扶下出現,趴在棺木旁一聲聲地哭喊,那種撕心裂肺的痛苦,任何人看了都會動容。
可你以為事情就這么簡單嗎?其實,哥哥的離世背后,隱藏著更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而這些秘密,直到最近才被王晶一點點揭開……
關于張國榮為什么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這么多年來一直有各種各樣的猜測。
有人說是抑郁癥,有人說是感情問題,還有人說是事業壓力,可真相往往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
就拿哥哥去世前最后一頓飯來說吧,這里面就藏著不少玄機,那天中午,張國榮約了室內設計師莫華炳吃飯,這頓飯吃得挺奇怪的。
吃著吃著,哥哥突然要抄莫華炳的身份證號碼,后來莫華炳才知道這是要在遺囑中給他留點東西。
更離奇的是,哥哥還問了莫華炳一個問題:如果你病得很重,無藥可醫了,你會怎么辦?
莫華炳當時想得比較簡單,說可能會吃安眠藥,萬一被人發現還能及時救回來,可張國榮的回答卻讓人毛骨悚然,他說想死的話,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跳樓。
現在想想,這哪里是隨口一說,分明就是在為幾個小時后的悲劇做鋪墊。
哥哥這種對死亡的態度,其實早就有跡可循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張國榮小時候最依賴的人不是父母,而是家里的保姆六姐,這個女人幾乎承擔了母親的角色,陪伴了哥哥整個童年,可后來六姐因為鼻咽癌去世了。
他說六姐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與其一直和病魔斗爭受罪,不如早點告別人世,也算是脫離苦海了。
其實是表面上是在說六姐,其實也是在表達自己對疾病和死亡的態度,當一個人覺得活著比死更痛苦的時候,死亡在他眼里就不是終結,而是解脫,這種想法一旦在心里扎根,就很難再拔掉了。
可這些還不是最關鍵的,真正壓垮哥哥的最后一根稻草,竟然和一個內地大佬有關。
王晶最近在短視頻平臺上爆料說,張國榮生前一直有個導演夢,想要自己拍電影證明實力。
這個想法其實很好理解,畢竟哥哥已經在演員和歌手的身份上都達到了巔峰,想要新的突破也是人之常情。
可拍電影需要錢,而且是大錢,這時候一個神秘的內地大佬出現了,他非常欣賞張國榮的才華,承諾出資支持他當導演,這個消息對當時正在和抑郁癥作斗爭的哥哥來說,簡直就是救命稻草。
可這個世界上最殘酷的事情,就是給你希望然后再把它奪走,就在哥哥滿懷期待地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那個內地大佬突然出事了。
資金斷了,電影拍不成了,那些已經談好的演員怎么交代?那些制作團隊怎么安排?最要命的是,哥哥本來就因為抑郁癥而脆弱的心理狀態,怎么承受得了這樣的打擊?
張國榮是個特別有責任心的人,他不能容忍自己對別人有所承諾卻無法兌現,就像,他明明知道公開和唐鶴德的戀情會招來非議,但還是選擇坦誠面對,這就是他的性格。
現在突然要食言,要讓那些信任他的朋友失望,這種心理壓力可想而知。
王晶爆出這個內幕之后,很多網友都在猜這個內地大佬到底是誰,可我覺得,知道是誰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件事讓我們看清了一個事實,有時候擊垮一個人的,往往不是那些顯而易見的困難,而是那些突如其來的希望破滅。
可這些還只是表面的原因,張國榮真正的痛苦到底來自哪里?他留下的那封遺書里,又隱藏著什么樣的秘密呢?
當所有的疑云散去,當所有的猜測都塵埃落定,我們最終還是要面對那個最殘酷的現實,哥哥真的走了,他留下的那封遺書,字字泣血,看得人心都碎了。
“呢一年未好辛苦”短短幾個字,卻道盡了哥哥內心的煎熬。
一個在臺上光鮮亮麗的巨星,私下里卻承受著這樣的痛苦,更讓人心疼的是結尾那句“我一生人無做壞事,為何會這樣”,這簡直就是對老天爺的質問,對命運的不甘。
看到這里,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奇怪,張國榮到底經歷了什么,為什么會寫下這樣絕望的話?其實,這一切都要從他患上抑郁癥說起。
說起抑郁癥,現在大家都知道這是一種很嚴重的心理疾病,可在那個年代,人們對這種病的認識還很有限。
很多人覺得這就是想太多,或者是矯情,根本沒把它當回事??烧嬲洑v過的人才知道,這種病有多可怕。
哥哥的抑郁癥絕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這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從小他就生活在一個缺乏溫暖的家庭里,父親忙著做生意還到處花心,母親整天愁眉苦臉,家里根本沒有什么溫情可言。
這種原生家庭的創傷,其實早就在他心里埋下了陰霾的種子。
長大后進入娛樂圈,表面上看起來風光無限,可背后的心酸又有幾個人能懂?
早期的時候,哥哥在《英雄本色》里演得那么好,可觀眾一看到他出場就開始噓聲一片,和周潤發出場時的熱烈掌聲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種差別待遇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種折磨,更別說本來就敏感的張國榮了。
為什么會有噓聲?說白了還是因為他的感情取向,那個年代的社會觀念比較保守,同性戀很難被大眾接受。
可這些外界的壓力還只是表面的,真正可怕的是抑郁癥帶來的身體折磨,哥哥后來的癥狀越來越嚴重,整個人都變了。
以前那個溫文爾雅的張國榮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容易發怒、身體顫抖的病人。
他開始失眠,頭發大把大把地掉,四肢也變得乏力,手控制不住地顫抖,最要命的是,他開始害怕見人,害怕別人看到他現在的樣子。
我覺得對哥哥來說,最痛苦的可能不是身體上的折磨,而是心理上的落差,他曾經站在舞臺上接受萬眾矚目,曾經是無數人心中的偶像。
就在這種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哥哥的精神狀態越來越差,他承受著來自外界的惡意攻擊,承受著病魔的折磨,還要承受著內心的自責和絕望。
現在每年4月1日,依然有無數粉絲去悼念哥哥,大家說“張國榮之后再無張國榮”,這話一點都不夸張。
斯人已逝,但他留下的作品和精神財富將永遠伴隨我們。
正如那句話所說,他只是去了另一個世界繼續唱歌,在那里,沒有偏見,沒有傷害,只有無盡的掌聲和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