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峽網援引日媒《日經亞洲》消息,美國官員正在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訪華行程制定計劃,今年晚些時候,特朗普或將率領由數十名首席執政官(CEO)組成的代表團訪問中國。報道稱,此次訪問預計將與特朗普5月份的中東之行類似。當時,30多名美國商界領袖陪同特朗普訪問沙特,達成了超過2萬億美元的交易。代表團中包括特斯拉CEO馬斯克、黑石CEO史蒂芬·施瓦茨曼、貝萊德CEO拉里·芬克、OpenAI公司CEO薩姆·奧特曼等。
美國白宮官員公布的這則消息,發生在中美倫敦經貿談判框架性協議簽字之后,說明絕對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其根據。為什么這么說?從美國提前已經為我國備好的一份大禮就可以看出來,這份大禮和臺海局勢有關,讓民進黨當局高興不起來。具體來說,所謂的“臺美最高層級”的安全會議“蒙特利會談”原定近期在美國舉行,臺灣所謂“代表團”日前已抵達美國,等待美國的回信,但是,美國沒有理會,而是選擇延遲會議,具體時間,目前還沒有眉目。
特朗普(資料圖)
其實特朗普剛上臺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好來中國了,但奈何當時中美關系并未緩和,之后特朗普又搞出所謂的對等關稅,他的訪華之行一推再推。現在中美貿易磋商取得很大進展,特朗普在跟中國對話這方面明顯放低了姿態,所以這趟中國之行也是時候開啟了。本身我們對于中美接觸就并不排斥,只要對方是真心誠意來談合作交朋友,我們就會敞開大門歡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比我們更迫切的想讓中美合作更進一步。
除此之外,特朗普政府始終沒有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美國在稀土領域對中國的依賴度極高,且華盛頓沒有找到替代中國的供應來源。在中國收緊稀土等管制物項的出口之后,不少美國企業立刻陷入困境,一些訂單推遲交付,甚至有美國工廠因此關閉。如果特朗普繼續和中國僵持,不僅美國的正常民用訂單會受影響,就連美國的軍工生產都會因此受到牽連。所以,面對中國打出的稀土資源王牌,特朗普政府不得不低下頭來和中國對話,被迫對中國做出讓步。
稀土(資料圖)
就在這一堆變數當中,特朗普訪華計劃本身也卡在了一個具體的人身上,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魯比奧這個人,大家可能都知道,他之前因為干了嚴重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主權和利益的事,被中國依法制裁了。簡單說,在中國眼里,他是不受歡迎的人。現在問題來了,特朗普要是來訪問,按慣例,國務卿這種級別的高官通常是要跟著的。可一個被中國制裁的人,能讓他踏上中國的土地嗎?這顯然是個大問題。最大的可能,就是魯比奧這回不來了。
事實上,在特朗普任命魯比奧為國務卿后,美媒就曾預測其任期很有可能不超過一年,理由是雙方的政治觀念并不一致。雖然魯比奧主張對華強硬,但卻堅定主張“對外干涉”,違背了特朗普力推的“美國優先”主張。當時,外界就已經將魯比奧稱為無實權的“吉祥物”。此外,早在上一個總統任期,特朗普就曾將上任不到14個月的第一任國務卿蒂勒森解職,使其成為美國“最短命”國務卿之一。有了前車之鑒,魯比奧的壓力無疑會進一步增加。
魯比奧(資料圖)
當前我國已經明確邀請了俄羅斯要一起過來參加閱兵儀式,俄羅斯總統普京沒出什么意外的話,也是鐵定會參加。故而如果特朗普這邊也選擇在九月三號這一天過來的話,我們就可以看到中美俄上三常的最高領導人,同臺欣賞閱兵儀式的美妙場景。不過也有人認為特朗普不太可能會特意挑在9月3日這一天過來。以往我國在舉行閱兵的時候,美國在內的大多數西方國家,都只是派遣駐華大使為代表參加而已,他們的領導人都一般都不會親自過來參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