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占理兒。
這兩天刷手機,被一條新聞晃了眼——美國“大而美”法案。這名字聽著挺喜慶,像超市促銷標語。
但翻完法案內容,我倒吸一口涼氣:這哪是“大而美”,分明是“大而狠”——狠在劫貧濟富,狠在拆東墻補西墻,狠在拿普通人的明天給富人墊腳。
雖然這法案截止今天,因為修改太大還需要再次獲得眾議院通過,才能付諸實施。可全世界還是忍不住擔心,畢竟這樣的“劫貧濟富”政策,肯定也會影響到咱們。
為了說清楚這法案到底怎么回事,我琢磨了幾個小故事,跟大家分享下‘它’是如何“劫貧濟富”的。
窮人省包煙,富人省套房
先說法案里最“亮眼”的減稅政策。
法案說要延續2017年的減稅措施,還特別加了“取消小費和加班工資納稅”“提高遺產稅免稅額”。
聽起來好像還挺貼心?別急,咱們拉兩個典型人物聊聊。
第一位:紐約長島的老約翰,75歲,退休前是華爾街投行高管,家里有三套別墅、兩個信托基金,存款八位數(當然是美元)。
他最近正為遺產分配頭疼——按原來的稅法,孩子繼承遺產得交40%的稅,光是那三棟別墅就得剝層皮。但法案一通過,遺產稅‘免稅額部分’提高了,還說“隨通脹調整”。
比如原來遺產1000萬就要繳稅,現在提高到1300萬,這多出來的300萬就不用繳稅了。
老約翰掐指一算:“嘿,這波能省300萬!夠孫子上哈佛讀十年了。”
另一個是密歇根底特律的麗莎,32歲,在汽車廠打兩份工——白班流水線,夜班兼職便利店收銀員。她每月加班60小時,加班費是全家(老公失業,倆娃上小學)的“命錢”。法案說“取消加班工資納稅”,麗莎算了下:每月加班費3000美元,原來交稅200多,現在省200。她挺高興,結果轉頭看到新聞:食品券要砍,醫保要收緊。
老約翰省的300萬,夠麗莎一家不吃不喝攢125年;麗莎省的200塊,不夠老約翰孫子買一盒雪茄。
這就是法案里的“減稅”:富人手里的蛋糕越切越大,窮人碗里的粥,表面多了勺糖,底下卻被抽走了半鍋米。
面包和藥片,說沒就沒
法案里另一條“重點”是砍福利:醫療補助砍近萬億,食品券砍2300億,領食品券的年齡從54歲提到64歲。
得州達拉斯的單親媽媽瑪麗,今年48歲,在快餐店當服務員,工資1800,但是養活12歲兒子和80歲患有糖尿病的母親。
以前,瑪麗每月能領400美元食品券,老母親的胰島素、降壓藥靠醫療補助報銷,也能省不少錢。
如果法案落地,她的食品券可能就領不到了,老母親買藥的費用也需要自己承擔大部分。
更糟糕的是,一旦法案實施,可能很多生活必需品都會漲價,通脹進一步加劇。
更扎心的是,法案說“削減福利是為了減少財政赤字”,但轉頭就給國防撥了1500億買無人機,3500億建邊境墻。
有人可能說:“瑪麗怎么不找更好的工作?”可她初中畢業,也沒學過啥技術,除了快餐店和超市,哪有企業愿意要?
電動車“急剎車”,太陽能“陰了天”
法案里還有條“騷操作”:取消電動車稅收抵免,風電、太陽能項目的補貼只給到2027年底。
咱們說兩個普通人——西雅圖的軟件工程師杰克,和愛荷華州的農場主湯姆。
工程師杰克35歲,環保主義者,本來打算今年換輛特斯拉,“政府補貼7500美元,又能免稅,車價能壓到4萬左右,正好能負擔。”
如果法案出來,補貼沒了,又不免稅,同款車要5萬多。
農場主湯姆今年50歲,在愛荷華州有2000畝農場,三年前貸款500萬建了座小型太陽能電站,“靠政府補貼,前兩年剛回本,今年打算擴大規模。”
但法案說“2027年后沒補貼”,銀行聽說這消息,直接不貸款給他了。湯姆現在每天在電站轉悠,看著3000塊太陽能板曬太陽,嘆氣:“要是關了電站,我得賣地還債,20個跟著我干的老鄉得失業。”
更諷刺的是,法案取消清潔能源補貼的同時,石油巨頭們的稅收優惠一分沒少。
錢花在哪了?邊境墻和無人機,還是醫院和學校?
法案里最“豪氣”的,是提高債務上限5萬億美元,用于國防和邊境安全支出——1500億給無人作戰系統(自殺式無人機、無人潛艇),3500億給邊境墻和移民警察。
咱們對比個場景:
亞利桑那州邊境小鎮,新修的邊境墻有8米高,頂上裝著鐵絲網,每隔50米有攝像頭。建這面墻花了20億,夠建10所小學、5所社區醫院。
但當地的小學呢?200個學生擠在80年代建的破教學樓里,教室沒空調,夏天熱得孩子流鼻血;社區醫院呢?因為醫療補助被砍,護士從15個減到8個,病人排隊能排到馬路上。
另一個場景在弗吉尼亞州的軍事基地,新到的自殺式無人機整整齊齊排著隊,工程師們調試設備:“這玩意能飛200公里,炸個卡車沒問題。”
但基地附近的退伍軍人醫院里,68歲的越戰老兵老鮑勃捂著腰呻吟:“我的關節炎犯了,醫生說要做理療,可醫院沒錢買新設備,得等三個月。”
一邊是往邊境扔錢建墻,一邊是社區醫院連臺理療儀都買不起;一邊是給無人機“喂”錢,一邊是退伍老兵疼得睡不著覺——這就是法案里的“支出優先級”:安全(保護富人的資產)比民生重要,武器(嚇唬窮人)比醫療重要。
前面這幾個故事,都是筆者編造出來的,可能并不那么真實,只是為了說明這個“大而美”的法案會發揮的“功效”而已,大家不要當真。
咱們通過這幾個故事會發現一個問題,這個法案到底“美”了誰?
按照美國專家的說法,這法案短期能“刺激經濟”——富人多了錢會投資,企業多了錢會擴張。
可數據不會說謊:未來十年,最富的1%家庭收入上漲2.3%,最窮的20%家庭收入跌2.3%;聯邦債務要增3.3萬億,利息支出占GDP比例翻倍到6%。
換句話說,現在富人吃大餐,窮人啃饅頭;未來,窮人不僅啃不上饅頭,還得幫富人還賬單。
特朗普說7月4號前必須通過。我查了日歷,7月4號是美國獨立日——當年他們喊著‘人人生而平等’鬧獨立,現在呢?”
是啊,當年的“獨立”是為了反抗壓迫,現在的“大而美”,倒像是一場精心設計的“壓迫儀式”:用減稅討好富人,用砍福利逼迫窮人更拼命打工,用能源政策維護傳統資本,用債務上限透支未來——所有的刀都磨得锃亮,所有的血都流向同一個方向。
這哪是“大而美”?這是一場極少數人的狂歡,是多數人的寒冬。
而更可怕的是,這樣的寒冬,可能才剛剛開始,并且刺骨的寒風恐怕會吹進我們的家里。
全文完,感謝閱讀,喜歡請三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