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1
本文字數:1671,閱讀時長大約3分鐘
作者 |第一財經 程程
韓國卷心菜價格相較以往上漲了70%,澳大利亞生菜價格上漲300%,歐洲橄欖油價格上漲50%,美國蔬菜價格上漲80%……一項研究顯示,受極端高溫影響,近年來數十種食品出現短期價格飆升并通脹加劇的現象。
負責該研究的巴塞羅那超級計算中心和歐洲央行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們分析了2022年至2024年間全球發生的16起極端氣候事件。主要作者科茨 (Maximilian Kotz) 表示,相關食品價格飆升通常與高溫、干旱和強降水條件有關,這些天氣事件“從歷史角度來看是完全史無前例的”。
該研究發現,食品價格往往會在極端高溫或干旱發生后一兩個月內出現變化。研究人員還警告稱,隨著氣候變化加劇,這種模式可能會變得更加普遍。
科茨稱:“與30至40年前相比,極端天氣現象變得更加強烈和頻繁,我們預計只要溫室氣體排放量繼續上升,這種情況就會持續下去。”
3月28日,顧客在美國紐約市一家超市購買食品(新華社 圖)
特定食品價格上漲明顯
此前已有分析顯示極端天氣對食品總體價格的影響通常較為緩慢,但上述研究顯示極端高溫導致多個具體食品價格出現了更劇烈的價格上漲,進一步推高通脹。
例如,西班牙南部在2022年和2023年遭遇了長期干旱,該國橄欖油產量占全球產量的40%以上。受高溫影響,歐洲橄欖油價格去年1月同比上漲50%。美國主要蔬菜產地加州和亞利桑那州于2022年遭遇了史無前例的干旱,另一農業大州佛羅里達州也遭遇了颶風的襲擊,上述因素導致美國蔬菜生產價格當年11月同比上漲80%。 2022年,澳大利亞東部發生的特大洪災也引發生菜短缺。據報道,一顆冰山生菜的價格高達約12 澳元,漲幅超過300%。快餐巨頭肯德基在當地的餐廳不得不在漢堡里放入卷心菜以代替生菜。
研究還稱,食品價格飆升的影響通過貿易從單一地區波及全球各地。例如,加納和科特迪瓦生產了全球近60%的可可。受兩國的持續干旱和高溫影響,全球可可市場價格在2024年4月較上年上漲了約300%,這也導致英國的可可價格上漲三倍,巧克力價格也隨之飆升。類似的效應也出現在2024年,越南和巴西因遭遇熱浪和干旱而導致全球咖啡豆價格上升。
研究稱,食品價格上漲將影響糧食安全,氣候更炎熱且通常更貧窮的國家物價上漲幅度更大。此外,食品價格飆升可能產生更廣泛的經濟影響,使經濟體更難控制整體通脹。例如,上周,英國6月份通脹率意外上升至18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達3.6%。外界降低了對英國央行進一步降息的預期,部分原因是食品價格上漲。
報告還稱,食品價格上漲還對選舉結果有重大作用。“很明顯,生活成本在去年美國大選中發揮了一定作用。”科茨表示。
極端氣候對通脹影響獲得更多關注
研究人員在報告中稱,極端天氣預計會持續下去,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遏制全球變暖將是降低食品價格通脹風險的關鍵。
可以看到,金融機構和政策制定者正在越來越多地關注高溫與通脹的關系。
例如,匯豐銀行去年8月表示,與過去在其金融模型中使用的水庫水位相比,追蹤氣溫上升的趨勢逐漸成為預測印度食品通脹的更好方法。經濟學家表示,灌溉系統的改進減輕了降水變少的影響,但目前還沒有保護農作物免受極端高溫影響的解決方案。
歐洲央行本月初公布的調整措施表示,該機構在制定貨幣政策時,已將氣候變化與“自然退化”影響納入系統性考量。
歐洲央行執委會委員埃爾德森(Frank Elderson)稱,高溫與通貨膨脹、國內生產總值等關鍵經濟指標之間的聯系不容忽視。埃爾德森表示:“想想2022年那個異常炎熱的夏天,食品價格通脹率上升了0.4到0.9個百分點”,并且“對德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造成了相當大的打擊”。
“無論是制定新的政策工具,評估抵押品資質,還是未來調整資產購買策略,自然風險因素都將成為核心考量維度。”埃爾德森表示,忽視這類風險將導致監管機構無法完整評估銀行體系的信貸風險,“這已經成為維護金融穩定的關鍵環節”。
微信編輯| 蘇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